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99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9篇
轻工业   465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70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Preterm infants are at increased risk for invasive neonatal bacterial infections. S. epidermidis, a ubiquitous skin commensal, is a major cause of late-onset neonatal sepsis, particularly in high-resource settings. The vulnerability of preterm infants to serious bacterial infections is commonly attributed to their distinct and developing immune system. While developmentally immature immune defences play a large role in facilitating bacterial invasion, this fails to explain why only a subset of infants develop infections with low-virulence organisms when exposed to similar risk factors in the neonatal ICU. Experimental research has explored potential virulence mechanisms contributing to the pathogenic shift of commensal S. epidermidis strains. Furthermore, comparative genomics studies have yielded insights into the emergence and spread of nosocomial S. epidermidis strains, and their genetic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implicated in invasive disease in neonates. These studies have highlighted the multifactorial nature of S. epidermidis traits relating to pathogenicity and commensalism.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 the known host and pathogen drivers of S. epidermidis virulence in neonatal sepsis and provide future perspectives to close the gap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S. epidermidis as a cause of neonat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相似文献   
662.
革兰氏阳性食源性致病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肉制品中常常出现的肉毒梭菌(Clostridiumbotulinum)、产气荚膜杆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ngenes)、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cereu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等五种重要的G+食源性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流行病学特征、检测方法和控制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63.
2006—2010年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2006-2010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公布的2006-2010年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共收到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报告2 023起,累计发病62 920人,死亡967人.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最多,分别占40.09%和61.92%;有毒动植物引起的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分别占30.70%和17.64%.化学物引起的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分别占17.99%和9.90%.结论 微生物病原菌是导致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64.
HACCP体系中应用噬菌体控制动物性食品中的食源性致病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源性细菌疾病是当今世界上最广泛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动物性食品生产过程中,屠宰前、后许多加工环节,动物性食品都可能被致病菌污染,这些环节成为HACCP体系中的关键控制点.近年来,有关噬菌体作为生物抗菌制剂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本文针对动物性食品生产过程中,应用噬菌体控制HACCP体系关键控制点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噬菌体制剂在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领域中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5.
设计了食物致病菌快速检测一体化系统。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采用TiO2纳米线束为敏感元件设计微生物免疫传感器,以高集成度芯片AD5933设计阻抗检测电路来通过电化学阻抗谱法测量该传感器中TiO2纳米线束的阻抗变化量,实现了致病菌数量的快速检测。以大肠杆菌为例作为实验样本对检测一体化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一体化系统可以快速检测出食物中存在的大肠杆菌,检测周期约为1 h,系统的检测下限为4.5×102cfu/mL,传感器在扫描频率为1 000 Hz~10 000 Hz之间表现出来的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666.
多粘类芽孢杆菌极端嗜热多肽的纯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加热法从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LM–3菌株的发酵液中纯化得到2个极端嗜热多肽。平板拮抗实验表明,5μL纯化多肽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抑菌率达89.6%。SDS–PAGE电泳显示纯化多肽分子量介于6000~7000u之间。多肽复性后,其中之一对稻瘟病菌表现出强的拮抗活性,命名为APPLM3(Antagonism Polypeptide from Paenibacillus polymyxa LM–3);另一个则无此活性,命名为PPLM3(Polypeptide from Paenibacillus polymyxaLM–3)。APPLM3经氨基酸测序,获得了其N–末端5个氨基酸序列(H2N–ANDPR);以该序列为靶序列在NCBI上进行相似性检索,发现其可能与3个假设蛋白(或推导蛋白)相关。APPLM3为首次报道的兼具极端嗜热性和稻瘟病菌拮抗活性的小分子多肽。  相似文献   
667.
活性炭净水工艺微生物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16SrDNA的焦磷酸测序法对北京某水厂活性炭净水工艺各单元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砂滤对细菌多样性影响较小,活性炭工艺使菌群多样性升高。活性炭颗粒上的细菌群落结构与各工艺出水差异明显。α,β和γ变形菌纲是工艺出水和活性炭上的优势菌,活性炭池可以有效去除α变形菌纲和γ变形菌,但加氯消毒后的出厂水中α变形菌纲比例很高。出厂水中的第一优势菌为嗜氢菌属,含量高达86.2%。出厂水和活性炭颗粒上发现了9种潜在致病菌,如短波单胞菌、黄色单胞菌和鞘氨醇单胞菌等,但相对丰度较低,对饮用水安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68.
669.
6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