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75篇 |
免费 | 687篇 |
国内免费 | 38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1篇 |
综合类 | 312篇 |
化学工业 | 343篇 |
金属工艺 | 83篇 |
机械仪表 | 42篇 |
建筑科学 | 93篇 |
矿业工程 | 181篇 |
能源动力 | 40篇 |
轻工业 | 42篇 |
水利工程 | 7篇 |
石油天然气 | 4063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3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87篇 |
冶金工业 | 43篇 |
原子能技术 | 25篇 |
自动化技术 | 1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6篇 |
2023年 | 165篇 |
2022年 | 264篇 |
2021年 | 260篇 |
2020年 | 272篇 |
2019年 | 272篇 |
2018年 | 222篇 |
2017年 | 223篇 |
2016年 | 243篇 |
2015年 | 228篇 |
2014年 | 269篇 |
2013年 | 249篇 |
2012年 | 259篇 |
2011年 | 341篇 |
2010年 | 272篇 |
2009年 | 220篇 |
2008年 | 141篇 |
2007年 | 175篇 |
2006年 | 141篇 |
2005年 | 153篇 |
2004年 | 126篇 |
2003年 | 111篇 |
2002年 | 73篇 |
2001年 | 82篇 |
2000年 | 81篇 |
1999年 | 77篇 |
1998年 | 89篇 |
1997年 | 67篇 |
1996年 | 62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9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百色盆地那坤地区古近系那读组发育一套湖相碳酸盐岩,综合研究表明碳酸盐浅湖为其主要沉积背景,从中划分出滨湖、浅湖、颗粒滩3个亚相及其若干个微相。其沉积相展布具有自南向北颗粒滩与浅湖相间分布的特征,位于那百隆起与那坤低潜山带北西段相衔接的部位滩核微相分布面积最大。沉积作用和微相展布规律主要受古气候、古地形及水动力状况等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2.
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简称沙四下段)至孔店组广泛发育陆相红层沉积。迄今已经在东营、惠民、渤南等地区发现了该套红层作为储层的油气藏并部分投入开发。研究表明,济阳坳陷沙四下段-孔店组红层属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洪水漫湖沉积,其储层主要为洪水沟道、扇中辫状河道及漫湖砂坪沉积的细砂岩、粉砂岩,自上而下发育了以原生孔隙为主至次生孔隙为主的5个储层孔隙带,具有他源成藏的特点,其主力烃源岩为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简称沙四上段)及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简称沙三下段),沙四下段-孔店组也具备较大生烃潜力。已有发现表明主要为断块圈闭油藏及构造 岩性复合圈闭油藏,可初步分为以断裂及砂体作为主要油气输导层的4类成藏模式。济阳坳陷沙四下段-孔店组红层有利勘探面积1.2×104 km2 以上,具备广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03.
YM1-2构造带位于塔北隆起西部英买力低凸起构造单元内,整体表现为一寒武系盐上大型穹隆背斜,形成于海西期,定型于印支期。期间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发育有大量断裂,构造样式多样,成因机制也非常复杂。通过蚂蚁追踪等技术的应用,对YM1-2三维区断裂进行精细解释,能有效指导对断裂的刻画与认识。首次把研究区内所有断裂划分为4期,即中加里东期、早海西期、晚海西期、海西-印支期,并对每期断裂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分析,为断裂与油气成藏关系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4.
东海平湖油气田八角亭构造H4b油藏具有储层薄、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且采用多分支水平井开发模式,加大了储层描述和油藏建模难度。以钻井和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直井精细地层对比和叠前反演技术来预测储层展布特征,充分应用水平井钻进轨迹调整储层描述结果,将目标油藏作为单砂体—流动单元复合体进行地质建模,并利用水平井在砂体内钻进轨迹长、物性参数横向覆盖面广的优势,结合地震属性约束方法,最终建立了符合地质动、静态现状的精确模型。 相似文献
105.
湘西三岔地区牛蹄塘组黑色岩系有机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子地区下寒武统广泛发育了1套黑色岩系,被认为是中国南方4套海相烃源岩之一。但由于该套烃源岩时代老、有机质成熟度高,故对其有机岩石学特征探讨还没有定论。通过光片、薄片的对比观察,结合扫描电镜和能谱等分析,详细研究了研究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的有机岩石学特征,并尝试性地探讨了其油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湘西三岔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的有机质可划分为有形态组分、无形态组分。其中有形态组分又可分为植物藻类组(层状藻类体、结构藻类体Ⅰ、结构藻类体Ⅱ)、动物有机组、细菌型的菌类体及混合型海相镜质体;无形态组分主要为微粒体和沥青质体。从观察到的有机质组分反映了该套黑色岩系的生源母质具有多重属性,但从统计的各组分含量上来讲主要为浮游菌藻类、底栖宏观藻类、浮游动物和底栖海绵等,其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和Ⅱ型。系统的有机岩石学研究表明有机质差异主要是由母质类型的差异所造成,宏观底栖藻类和大型低等水生植物(如浅海底栖叶状体植物)的发育是形成Ⅱ型有机质的主要因素。对牛蹄塘组有机岩石学特征的分析为该套黑色岩系的油气生成潜力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6.
茫崖坳陷下第三系有机酸形成演化及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有机酸的形成及分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烃源岩的有机质在向干酪根及油气的转化过程中不断地释放出酸性成分 ,释放的有机酸进入储集层水体将改变水介质性质 ,使地层水由碱性变为酸性 ,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通过恢复地层中的有机酸形成过程 ,正确确定烃源岩排酸量及介质中有机酸的浓度 ,有助于预测研究区储集层次生孔隙的形成、发育和分布状况。文中应用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的实测数据 ,建立了研究区内Ⅱ型干酪根的有机酸生成及演化模式。以模式为指导 ,结合地层压实理论定量恢复E23 和N1 两套烃源岩的有机酸形成演化过程及空间展布特征 ,指出潜在的储集层次生孔隙发育带分布于油泉子构造、咸水泉构造、南翼山构造和南乌斯构造等。图 2表 1参 4(徐怀民摘 ) 相似文献
107.
108.
储层伤害诊断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油气尾保护以预防为主。在储层伤害发生后,判断伤害的断型及伤害的程度,根据研究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油井和注水井造成储层损害的主要原因归为6类,并分别计算其相关参数,根据算值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