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4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165篇
电工技术   48篇
综合类   425篇
化学工业   341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60篇
矿业工程   53篇
能源动力   171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2004篇
石油天然气   2137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冶金工业   22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97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391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GIS技术支持下的滑坡涌浪灾害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水波动力学模型,结合GIS技术,开发形成滑坡涌浪灾害快速评价系统软件(FAST),该软件由前处理模块、涌浪计算模块和后处理模块组成,能够按滑坡失稳类型处理涌浪计算,能够更直观地展示水质点、剖面线、水面和水体的高程变化情况,具有易入手、易操作、高效率和可视化等特点。以三峡库区巫峡茅草坡滑坡为例,应用FAST预测该滑坡失稳后的涌浪效应,验证FAST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模拟结果表明茅草坡滑坡失稳会造成最大的涌浪高度为25 m,最大涌浪爬高为12.5 m,滑坡发生444.5 s后以2.5 m的最大爬坡浪到达巫山县城。该技术方法为快速合理确定水库崩滑体涌浪灾害预警范围及风险管理评价等工作提供一套新的分析手段和可视化平台。  相似文献   
12.
汪夔万 《新建筑》2010,(3):107-111
三峡工程给库区城市带来了巨大变化,作为城市传统特色区域的滨水区相对衰落,库区半淹城市普遍重视滨水区再造复兴,力争再建富有活力、面貌一新的特色滨水区。以三峡库区中心城市万州长江北岸滨水区再造的规划设计及建设实践为例,探索三峡库区半淹城市滨水区再造的规划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3.
徐震  石广甫 《特种结构》2005,22(1):4-6,78
地基处理是污水厂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采用大功率、大直径振冲碎石桩结合锚桩的方法解决地基液化、沉降、承载力和池体抗浮等综合问题 ,达到了既充分利用土体固有的特性、又经济合理的处理目的 ,并对应用中引发的共同作用、底板计算等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An application of classifier systems to time variant,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problems is described, the aim of the work being to assess the suitability of the technique for deriving control strategies. The difficulties of allocating credit to classifiers where co-operating sequences of rules have to be developed are discussed and methods for overcoming some of the difficulties are covered. The training of the classifier on two problems, the first containing a single, surface water reservoir and the second two reservoirs is used to develop technique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lassifiers possess an ability to learn about the domain. However the resulting operating strategies are not appropriate for the oper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systems. The work indicates that in their current format, classifier systems cannot learn to operate systems where long, interdependent chains of decisions are involved.  相似文献   
15.
为了用有限的岩石试样在室内进行大量的岩石力学试验测试,对直径10mm、长度20mm的小型岩石试件进行开发、制作。同时对S.Okubo等(2002)开发的透明围压容器进行改进,其围压可达10MPa左右。用此改进的试验设备对小型岩石试件进行三轴压缩试验。通过对田下凝灰岩的试验,由小型试件得到的力学参数——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与用常规试件获得的试验结果相一致。而且在载荷速率交替变换的试验中,用一个小型试件就可获得应力一应变曲线的载荷速率相关性。通过对三峡库区周边滑坡地带采集的岩石试样的测试,成功获得不同岩石的强度特性曲线及表示载荷速率相关性的参数。  相似文献   
16.
白碱滩油田六中区克下组为冲积扇沉积,储集层非均质性严重,在对这类储层进行综合评价时,除了用到孔隙度、渗透率和泥质含量等常规评价参数外,在这里增加了变异系数、突进系数和级差三个参数,使得非均质性的作用在储层综合分类评价中得到充分体现;然后应用聚类分析将储集层分为3种类型,其中1类储层最好,2类储层次之,3类相对较差;最后对每个单层中3类储层的分布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导油田的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7.
小浪底水库支流众多,支流库容占总库容的41.3 %,干支流倒回灌对干流洪水演进和库区淤积过程有重大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了考虑干支流倒回灌影响的水库一维明流及异重流耦合模型。推导了不同类型倒回灌引起的水沙控制方程附加项,并提出了相应的水沙耦合形式的浑水明流与异重流控制方程。针对不同的倒回灌形式提出相应的倒回灌流量计算方法:对于干流水位涨落引起的干支流倒回灌,提出了零维水库法在使用有限体积法的数学模型中的实现方法;对于异重流向支流的倒灌,采用考虑支流底坡影响的异重流倒灌流量公式计算。将这两种方法与已建立的水库一维明流与异重流耦合模型结合,模拟了2006年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实验的完整过程,对库区内水位下降、上游段冲刷及人工异重流形成与发展均做出了较为准确地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干支流倒回灌过程对于异重流厚度变化过程和调水调沙出库沙量有显著影响,对于汛前泄水阶段库区水位下降速度也有一定影响,支流淤积在一次异重流过程淤积总量中可达43.5%。相对于简化干支流倒回灌过程的计算方法,该模型对异重流排沙比的预测效果更好,证明其有助于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调水调沙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8.
运用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了纵向砂体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结果表明,当油田综合含水率为98%时,水驱剩余油饱和度为40.13%,可动油饱和度为13.41%,油层存在非均质性,在剩余油饱和度相对高的部位仍有一定潜力;濮南沙二上2 3油藏平均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可以在特高含水油藏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油井脱气是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它直接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不仅给采油工作带来困难,而且将会影响油层的采油速度和采收率,解决油井脱气问题,现场措施及手段很少,通常通过油藏部门进行分析后制定井下工艺措施进行治理,但卡气作业涉及人员多、工作量大,成本高。在多年的油井管理中,针对脱气油井能否实现通过油藏知识利用现场工作制度的调整实现治理脱气现象一直是现场探索的课题。如何实现既可以减少油井作业,又可以延长电潜泵的使用寿命,我们始终将油井脱气的现场治理作为油井精心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以地质油藏为基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诊断、规划、处理形成一套治理脱气的有效方法,以具备参考价值的E1-2井治理的典型性形成总结。  相似文献   
20.
扶余油田泉四段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有利区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远峰  邓南涛  杨勇  贺永红  梁卫卫  孙德瑞 《当代化工》2014,(8):1474-1478,1481
针对扶余油田泉四段储层地质研究现状及不足,综合利用地震、测井、钻井、化验分析资料,以储层地质学及沉积岩石学为指导,首先开展小层划分与对比、沉积微相、微构造、储层特征等方面的基础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并预测了有利挖潜区带。研究表明研究区泉四段可划分为13个小层,主要储集砂体为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储层经历了机械压实、胶结等成岩作用,次生孔隙不发育,总体上属于中孔-中渗性储层。沉积微相展布及储层的岩性、物性、非均质性是研究区泉四段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正向微构造,断阶及河道侧翼等区域剩余油潜力较大,I类潜力区是下一步挖潜工作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