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400篇 |
免费 | 1217篇 |
国内免费 | 96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93篇 |
综合类 | 1426篇 |
化学工业 | 1605篇 |
金属工艺 | 784篇 |
机械仪表 | 973篇 |
建筑科学 | 950篇 |
矿业工程 | 622篇 |
能源动力 | 779篇 |
轻工业 | 211篇 |
水利工程 | 1005篇 |
石油天然气 | 1506篇 |
武器工业 | 528篇 |
无线电 | 79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540篇 |
冶金工业 | 405篇 |
原子能技术 | 196篇 |
自动化技术 | 7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145篇 |
2022年 | 328篇 |
2021年 | 339篇 |
2020年 | 345篇 |
2019年 | 324篇 |
2018年 | 308篇 |
2017年 | 408篇 |
2016年 | 532篇 |
2015年 | 504篇 |
2014年 | 612篇 |
2013年 | 789篇 |
2012年 | 730篇 |
2011年 | 861篇 |
2010年 | 645篇 |
2009年 | 706篇 |
2008年 | 649篇 |
2007年 | 852篇 |
2006年 | 775篇 |
2005年 | 640篇 |
2004年 | 596篇 |
2003年 | 509篇 |
2002年 | 472篇 |
2001年 | 373篇 |
2000年 | 293篇 |
1999年 | 281篇 |
1998年 | 263篇 |
1997年 | 191篇 |
1996年 | 206篇 |
1995年 | 185篇 |
1994年 | 165篇 |
1993年 | 112篇 |
1992年 | 100篇 |
1991年 | 79篇 |
1990年 | 49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38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4篇 |
1975年 | 2篇 |
1959年 | 3篇 |
1956年 | 1篇 |
195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收集的甬江河口洪枯季细颗粒泥沙运动实测资料,基于垂线平均含沙量突变处对应的垂线平均流速作为该时刻泥沙起动流速的概念,统计获得不同水沙条件下的细颗粒泥沙起动流速数据;比较经典细颗粒泥沙起动流速公式对甬江河口泥沙的适用性,发现张瑞瑾、沙玉清、窦国仁经典公式的计算结果偏大,唐存本、张红武公式的计算结果偏小,窦国仁公式的计算精度最高。通过分析各公式出现误差的原因,引入泥沙水下容重对黏结力影响的修正项,对窦国仁公式进行修正,收集与甬江河口泥沙粒径范围接近的系列水深变化范围内包括粉沙质和淤泥质的细颗粒泥沙起动流速资料对修正公式进行验证,最终拟合得到可适用于大、小水深下的黏性细颗粒泥沙起动流速公式。 相似文献
52.
53.
述了塑料材料摩擦、磨损的研究概况,详细阐述了摩擦因数、载荷、温度、速度、润滑、表面粗糙度pv值和热性能等因素对塑料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介绍了磨损的衡量标准和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54.
阐述了双进双出磨煤机BBD4060 bis分离器结构特性及工作原理,绘出了磨煤机在额定出力附近分离器特性曲线。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了各挡板角度下的一次风速及煤粉细度,认为燃用现用煤质应设定相对较粗的煤粉细度,将分离器的挡板角度调整到60°。 相似文献
55.
双机组风力机尾流互扰及阵列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合理布置风力机,尽量减小风力机尾流的影响,提高风电场效率,采用Fluent 6.3软件,结合尾流理论分别对单机、2台串列、并列及错列布置的风力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比较单机风力机下风向流场分布和尾流模型计算结果,验证数值模拟合理性;比较单机及各种布置方式的输出功率、流场分布,对风力机间相互影响及互扰损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串列布置时,下风向叶轮对上风向机组发散状尾流有收敛作用,下风向机组受上游尾流影响较大,功率明显降低;并列及错列时被干扰机组受参考机组尾流挤压,但功率受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6.
现行有关抗震规范的液化判别方法大多使用标贯试验方法,最大判别深度不超过20 m,而近些年来的地震灾害调查显示超过20 m的饱和砂土深层液化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为此,基于Kayne场地液化数据库和修正的双曲线模型,建立了临界剪切波速液化判别公式,其判别成功率可达到80%以上。以西藏某水利枢纽为例,结合现行规范中的判别方法,对比分析并评价了本文剪切波速液化判别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对于埋深20 m以内的饱和砂层,《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2016)中规定的标贯判别方法得到的液化判别结果最为安全;(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中规定的剪切波速液化临界曲线,对埋深超过20 m的饱和砂层液化判别过于保守,在高地震烈度时可导致极其密实的砂土被判别为液化,但在Ⅶ度时,该法对埋深10 m以内的浅层砂土的液化判别结果偏不安全;(3)对于高地震烈度区或者埋深超过20 m的深层液化判别来说,本文剪切波速方法既能克服《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判别方法过于保守的弊端,又能得到相对合理的液化判别结果。当场地缺少标贯数据或者需要对埋深超过20 m的砂土进行液化判别时,本剪切波速判别液化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