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3篇 |
免费 | 141篇 |
国内免费 | 5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篇 |
综合类 | 84篇 |
化学工业 | 37篇 |
金属工艺 | 3篇 |
机械仪表 | 2篇 |
建筑科学 | 38篇 |
矿业工程 | 66篇 |
能源动力 | 5篇 |
轻工业 | 6篇 |
水利工程 | 5篇 |
石油天然气 | 894篇 |
无线电 | 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 |
冶金工业 | 14篇 |
原子能技术 | 8篇 |
自动化技术 | 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51篇 |
2019年 | 47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37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55篇 |
2011年 | 75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55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70篇 |
2006年 | 64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38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39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生气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化学动力学方法,以西山窑组煤成气为例,模拟计算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的生气过程。结果表明,该区中下侏罗统煤系地层主要生气期为燕山运动期,约占最终生气量的80%,并以白垩纪为主。因此,对应绝大部分天然气的生成,燕山运动形成第一排背斜圈闭对该中下侏罗统煤成气成藏意义重大。而喜马拉雅运动则最终决定该区天然气的成藏条件:一方面对第一排背斜圈闭的构造调整(包括油气在原生油气藏中的继续保存和向次生油气藏的转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区天然气的资源前景;另一方面所形成的第二、第三排背斜圈闭可聚集烃源岩晚期热解及原油二次裂解所生天然气。 相似文献
102.
彩南油田多源混合原油的油源(一)——烃源岩基本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物标志物特征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存在4套烃源岩,其中,二叠系烃源岩生烃潜力大,是最好也是最主要的烃源岩;三叠系烃源岩次之;侏罗系和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丰度变化大,生烃潜力低于二叠系和三叠系。这4套烃源岩在埋藏浅的地区尚处于未成熟或低成熟阶段,但在阜康凹陷均达成熟—高成熟阶段,具备了生成大量原油的热演化条件。4套烃源岩抽提物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差异明显,二叠系烃源岩以富含β-胡萝卜烷、伽马蜡烷、C28和C29甾烷、几乎不含重排甾烷以及C27甾烷含量很低为主要特征;三叠系抽提物以富含Ts、C29Ts和重排甾烷以及伽马蜡烷含量低为主要特征;侏罗系烃源岩抽提物碳同位素明显重于二叠系和三叠系,δ^13C值一般大于—28‰,Pr/Ph值一般大于3.0,以富含五环萜烷、C29甾烷和贫三环萜烷、伽马蜡烷、C27和C28甾烷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3.
彩南油田原油属特殊类型,原油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物分布研究以及地质分析表明它们属于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原油的混合原油。原油全油稳定碳同位素计算表明,无论是侏罗系原油与二叠系原油混合还是与三叠系原油混合,在彩南油田原油中侏罗系烃源岩的贡献均为50%~65%。生物标志物绝对含量拟合计算表明,侏罗系烃源岩的贡献平均为62%,三叠系为15%,二叠系为23%。与彩南油田原油类似的原油仅分布于阜康凹陷侏罗系三工河组以上地层中。因此,该类原油主要来源于阜康凹陷侏罗系烃源岩,其次为二叠系和三叠系烃源岩。图3表1参15 相似文献
104.
苏里格气田地震预测技术效果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的气藏属于大面积分布的低压、低含气饱和度气藏,主要储集层为上古生界河流相叠合砂体,以高分辨率二维地震为基础的储集层预测在该气田的发现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分析近年地震预测效果的基础上,从野外采集、原始资料品质、处理及解释等方面分析影响预测精度的主要因素,根据寻找富集高产区的开发生产需求,建议加强基于全三维数据体的叠前多属性分析、以测井资料和地层等时格架约束储集层反演、开展弹性波反演技术研究,并建议在积极开展地震资料品质攻关的基础上,进行适量的三维VSP及多波地震的试验攻关。图6表2参12 相似文献
105.
吐哈盆地巴喀油田特低渗砂岩油层裂缝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巴喀油田中侏罗统砂岩属特低渗透裂缝 孔隙型储集层 ,平均渗透率为 0 .3× 10 - 3μm2 ;地下基质岩块孔隙度为7.4%,渗透率为 0 .16× 10 - 3μm2 。砂岩储集层发育的主要裂缝类型有构造层理缝、正向正交缝、斜向正交缝和羽裂等 ,裂缝宽度一般为 0 .3~ 3 .2mm ,纵向切深为 0 .1~ 0 .8m ,水平延伸长度为 0 .2~ 2 .1m。裂缝以半充填为主 ,其分布受岩性、层厚和构造位置的影响 ,纵向、横向均呈带状分布 ,被裂缝切割而成的基质岩块尺寸取决于裂缝频率 ,岩块长轴方向以北西西向为主 ,与构造轴向基本一致。图 3表 4参 8 相似文献
106.
四川盆地阆中—南部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油气勘探一直未能取得突破,前期研究认为是由于缺乏丰富的马鞍塘组、小塘子组优质烃源岩所致。结合区域沉积环境,从烃源岩发育情况、储层发育情况、油气运移通道以及油气藏保存情况等几个方面入手,对该区须家河组油气勘探潜力进行了分析。结合邻区广安气田的勘探成果,研究指出:尽管阆中—南部地区马鞍塘组、小塘子组缺乏有效的烃源岩,但须家河组烃源岩仍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须家河组三段具有一定的生烃条件,须家河组五段具有较好的生烃条件;油气运移条件分析表明,天宫院、金星场和石龙2井等部位处于油气运移的有利通道上,有利于油气的聚集成藏;从油气成藏条件的配置情况来看,须四段是该区须家河组取得油气重大突破的主力层段。 相似文献
107.
温米油田开发阶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吐哈盆地温米油田含油层段为例,探讨在陆相油田开发阶段进行油藏范围内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提出了一种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及测井约束地震反演资料进行湖泛面识别和对比的新方法.通过岩层组合关系、自然伽马及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岩矿分析和X衍射分析,对工区低伽马泥岩的成因及其层序地层学意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低伽马泥岩是在湖泛时期由于富含放射性的钾长石和云母等矿物受到抑制而沉积形成的,因此,低伽马泥岩可作为湖泛面识比的标志.应用测井约束反演资料,可对湖泛面及高分辨率时间地层单元进行高精度的追踪对比.据此,建立了温米油田三间房组含油层段(高位体系域)的高分辨率时间地层单元格架,从而为储层流动单元及渗流屏障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8.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深层天然气扩散系统及损失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天然气扩散系统”是指在地层剖面中具有1个或2个扩散源、天然气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扩散运移的一套地层体系。主要有4种类型:①扩散源与上覆扩散源皆为正常压实气源岩;②扩散源为正常压实气源岩,上覆扩散源为欠压实气源岩;③扩散源为欠压实气源岩,上覆扩散源为正常压实气源岩;④扩散源与上覆扩散源皆为欠压实气源岩。依此划分了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深层天然气扩散系统,分析各扩散系统的演化特征。按照扩散系统计算,该区侏罗系天然气扩散损失量为2706×108m3,白垩系登娄库组二段天然气扩散损失量为4630×108m3,表明该区深层天然气扩散损失量应主要来自登二段气源岩,而不是侏罗系气源岩。认为以往的计算结果夸大了侏罗系天然气扩散损失量,低估了该区深层侏罗系含气远景。图4参3(梁大新摘) 相似文献
109.
���³�����ػ�������������Ȼ����Դ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川西地区新场气田生产层位是上株罗统蓬莱镇组。以往观点认为“侏罗红层”不具生烃能力。新场气田的气源来自上三叠以须家河组陆相含煤碎屑岩系。通过对新场气田蓬莱镇组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的初步研究,探讨了川西地区侏罗系是否具备生烃能力,是有过液态石油烃生成和运移过程等问题。沥青饱和烃生源构成表明,沥青变异前的的油田两部分构成,即上伏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和侏罗系暗色泥岩供给的原油。色谱特征和族组成碳同位素资料表 相似文献
110.
吐鲁番盆地桃树园剖面三叠系与侏罗系生物地层界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吐鲁番盆地桃树园剖面八道湾组下部的孢粉、植物化石,确认层5~8含有孢粉Aratrisporites,parataeniaesporites,Taeniaesporites等三叠纪的重要分子,同层共生植物有Clathropterisplatyphyla晚三叠世常见分子;层9出现了孢粉Cyathiditesminor,Clasopolisannulatus,Quadraeculinaanelaeformis等侏罗纪常见分子,同层产有植物Pityophylumlongifolium和Baieracf.gracilis等具侏罗纪特征的分子。因此认为桃树园剖面三叠系与侏罗系的生物地层界线应划在八道湾组下部的层8与层9之间,在这一界线上下的孢粉植物群主要特征既具有明显的区别,又具有承前启后的连续性和过渡性。该剖面三叠系与侏罗系的生物地层界线距离郝家沟组与八道湾组的岩石地层界线为3095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