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5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89篇
化学工业   38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40篇
矿业工程   68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927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14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ϵ���������뿱̽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川西地区侏罗系为一套巨厚陆相红色碎屑岩沉积,不具备生烃能力,但相继发现了一批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的侏罗系气藏。按烃类来源,这些侏罗系气藏可分为:以上三叠须五段生油岩为气源的近源型气藏和以须二气藏为气源的远源型次生气藏。前者按储层性质则又可细分为致密型和常规型两亚类气藏。气藏类型制约各自的规模、储量和勘探方法。类型划分明确了该区侏罗系气藏的成因。从形成机制出发,认为以须五段为气源的近源型气藏是川西南部、中部的主要侏罗系气藏,是本区今后寻找大中型浅层气藏的主要方向;并提出了对已知侏罗系气藏的扩大勘探,评价出名山-百丈-大塘铺一带是川西地区寻找近源型气藏最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42.
文章主要是对柴达木盆地中东部地区上第三系狮子沟组(N23)生物气及其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生物气成因模拟实验结果,利用盆地模拟系统,确定该层段生物气资源潜力,明确勘探前景。研究表明,狮子沟组气样组分中甲烷含量为98.01%,乙烷和丙烷含量极低,δ13C1值为-67.3‰,δ13CCO2值为-13.7‰,为生物气的特征; 而N23层段稳定快速的沉积/沉降、沉积时寒冷的气候条件和高盐度的水体环境为生物气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有机质类型以Ⅱ2(腐泥腐殖型)和Ⅲ(腐殖型)型为主,有机碳含量相对较高,平均为0.36%;盆地模拟结果表明本区N23层段生物气生气强度一般为(1500~9 000)×106m3/km2,初步估算生物气地质资源量为4267×108m3。2001年在本区的伊克雅乌汝构造钻探伊深1井,于N23层段首次获得生物气工业气流,并上交预测储量295×108m3,展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滇东煤田长坡井田形成的地质背景和晚二叠纪含煤地层沉积特征的综合分析,提出该区晚二叠世为陆缘盆地过渡壳的潮坪聚煤环境和三角洲聚煤环境。海陆过渡环境演化顺序为:碳酸盐台地-泻湖潮坪-浅水三角洲聚煤成煤模式,和局限海底火山地台-泻湖潮坪-浅水三角洲聚煤成煤模式。从晚二叠纪中期末至三迭纪各种聚煤条件充分配合,形成本区主要可采煤层。  相似文献   
44.
新疆北部福海地区上古生界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北部福海地区位于哈萨克斯但古板块的北部边缘,邻接西伯利亚古板块。构造活动强烈,属岛弧及弧后盆地构造环境。上古生界沉积盆地类型不断变化,有洋盆、残留海盆地、岛弧盆地、陆缘弧盆地及陆内裂陷盆地等;岩相类型齐全,深海、浅海、滨海、三角洲及河、湖、沼泽等相均有发育。沉积相带分布复杂,同一地区多种亚相交替发育形成混合亚相带。晚石炭世,海水彻底退出,全为陆相沉积,古气候也相应发生剧变。早二叠世末期基本上结束了古生代的沉积历史,普遍缺失晚二叠世的沉积。  相似文献   
45.
As an integral part of an advanced process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cheme,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spatial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profiles of an oxygen production plant is studied by the design of a nonlinear observer with distributed parameters. The considered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process consists of two adsorbers and each adsorber of two layers. The design of the nonlinear observer with distributed parameters is illustrated for a single adsorption layer, which is described by six quasilinea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related boundary conditions. Thereby, a late lumping approach is used in order to design the injected correction functions in the observer equations and to introduce tuning parameters with a physical meaning. The observer is extended to the entire adsorption process and its simulation shows an excellent convergence behavior.  相似文献   
46.
在楚雄盆地云龙凹陷山品村和背阴山上三叠统剖面泥质烃源岩中检出较丰富的24-正丙基C30甾烷和4-甲基C30甾院。“三芴”系列分布以二苯并噻吩绝对占优为特征,除二苯并噻吩外,还检出高含量的苯并萘噻吩系列化合物。这表明.在晚三叠世未期,云龙凹陷海相沉积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图3表1参16  相似文献   
47.
染色体畸变分析可作为一种估算受照剂量的生物学方法,或作为指标用来评价辐射损伤。在各类染色体畸变中,以双着丝点和环较易识别,且在正常人群中极为罕见,故常被用作观察指标。但此类染色体畸变(即双着丝点或环)是不稳定的,随着受照后时间的延长,畸变率逐渐减低。这是因为含有非稳定性畸变的细胞,其结构上的缺陷,可使细胞分裂过程受到阻  相似文献   
48.
新构造运动对天然气晚期成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0,自引:11,他引:9  
天然气藏的形成是一个散失与聚集的动态平衡过程 ,因此晚期成藏更有利于天然气的保存。对我国中部、西部天然气成藏特征分析表明 ,新构造运动对天然气的晚期成藏起着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 ,主要表现在 4方面 :1晚期成盆有利于气源岩晚期供气 ,晚期快速沉降作用有利于气源岩的晚期快速熟化 ;2新构造运动为天然气晚期成藏提供了新的动力 ;3晚期圈闭的形成控制着天然气的晚期成藏 ;4晚期断裂的形成为浅层气晚期成藏提供了运移通道  相似文献   
49.
LG地区的预探井钻获工业气流后,在该井周围相继钻探了多口井,地质上迫切需要了解储层在横向上的变化情况、气水层在纵向上分布状况和气水界面等。为此,对LG地区10多口预探井及评价井进行了MDT地层测试,较好地解释了二叠系长兴组各个礁滩气藏以及三叠系飞仙关组各个鲕滩气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飞仙关组鲕滩储层中,LG1井与LG001 1、LG001 3、LG001 6井等属同一压力系统,而与LG2井、LG3井和LG6井为不同的压力系统;长兴组礁滩储层中,LG1井与LG2井气层不属同一压力系统,而与LG001 1井、LG001 3井为同一压力系统,LG12井与LG28井为同一压力系统,LG8井和LG11井分别为单独压力系统。该分析结果为单井地层压力分析、气水识别、压力系统分析及后期的储量计算和开发方案的实施提供了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50.
再谈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何鲤  李梅  熊亮  冉飞  廖震 《天然气工业》2011,31(6):28-33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在与邻区香溪群的对比中,目前流行4种地层划分方案,一直以来,对这几种划分方案都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为此,应用层序地层学观点,利用中石油与中石化两大集团的勘探成果,建立层序地层序列,利用野外露头、古生物、年代地层等资料,结合钻、测井层序地层分析与井震标定,提出须家河组与香溪群对比的最新方案,即:①川西-川中须五段对比香四、香五、香六段,须四段对比香三段,须三段对比香二段;②须二段、小塘子组与马鞍塘组向东逐层上超至无沉积,在坳陷西坡的北、中段,须六段遭剥蚀,至南段须三段侧变为香二段;③须二段、小塘子组与马鞍塘组侧变为海相香一段。分析认为,底界面T52是解决安县运动界面与层序地层方案分歧的关键。在安县运动底界面T52之上地震波由NE往SW前积,之下由SW往NE前积,坳陷中心在彭州鸭子河一带。由西往东须家河组与香溪群为T4与T6两条地震波组控制的楔形体,其内以转换面T52为界分别发育各向东、西变薄的楔形体。最后,论述了湖盆东进与南迁过程中沉积中心迁移、物源水系变迁,以及相带展布与勘探领域转换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