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9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26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对胜利油田渤南洼陷油气分布、油气特征及烃源岩特征进行了描述,通过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比判断油气来源,并对油气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渤南洼陷的深洼带与断阶带两地区由于烃源岩埋深不同造成油气演化阶段的差异。渤南洼陷沙三段与沙四段油气均为自生自储,其中断阶带地区油气为一期成藏,油气成熟度较低;深洼带地区存在两期油气生成过程,但主要捕获了后期湿气阶段的天然气,气体干燥系数较高,具有分段捕获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2.
霸县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构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霸县凹陷古近系地层为例,分析凹陷的内部结构和层序地层构型。牛东断层及其导致的凹陷结构的“东西分带”与斜坡形态的“南北分段”将霸县凹陷分为3个构造-地貌单元,即南、北、中3段。各段的层序地层构型、物源体系发育程度、沉积体系与砂体成因类型、砂体与构造-地貌配置样式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3.
渤南洼陷深层碎屑岩储集层中的黏土矿物特征及油气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岩心观察、X-衍射分析、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全岩矿物鉴定、岩心物性和含油级别分析测试等手段,揭示了渤南洼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中的黏土矿物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密切关系。研究区黏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伊-蒙混层、高岭石和绿泥石,垂向序列由下到上可分为伊利石-绿泥石发育带、高岭石异常高值带和伊利石-伊-蒙混层发育带3个变化带。不同阶段的黏土矿物主控因素差异导致黏土矿物的演化过程极其复杂,主要分为4个阶段:沉积期主要受沉积环境的影响,黏土矿物以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为主;有机质成熟期主要受成岩作用影响,在酸性成岩环境下高岭石大量产生;构造活动期受烃类侵位和深部流体的影响,在油气聚集区,高岭石得到保存,在岩浆活动区,绿泥石大量生成;油气成藏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油层内的高岭石得到保存,油层外的高岭石转化为其他黏土矿物,出现了与油层对应的高岭石含量相对高值带。高岭石的相对高含量带是工业油层出现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4.
孤东地区古近纪辫状河三角洲及曲流河三角洲非常发育,主要由砾岩、含砾砂岩及砂岩等粗碎屑岩组成,是本区重要的沉积相类型。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前辫状河三角洲,其中,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是沉积主体。河道沉积发育,砂体总体呈层状,内部由若干个下粗上细的河道砂岩透镜体相互叠置而成,交错层发育,尤以侧积交错层异常发育为特征,岩性以颗粒支撑的砂砾岩为主。石油地质的综合分析表明,该区辫状河三角洲砂砾岩体的油气储集性较好,是区内较好的储集层之一。  相似文献   
105.
柴达木盆地七个泉地区下干柴沟组体系域和沉积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七个泉地区地质录井和测井曲线资料分析,在下干柴沟组下段识别出2个沉积体系域。体系域主要为湖侵体系域和湖退体系域,其中储集体类型较为丰富,主要为扇三角洲砂体和深湖-伴深湖浊积砂体。将测井层序分析结果和地震储集层预测技术相结合,以体系域进行地震属性分析和沉积相编图,预测在七个泉地区东南部的三角洲前缘和北部的湖底扇砂体能够形成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106.
本文运用地质、测井约束条件下的地震综合反演技术,对博士庄地区下第三系内陆河湖相薄层砂体进行了以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为主要内容的石油成藏条件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石油成藏系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综合分析并初步预测了该区下第三系沙二、三段含油目的层系的石油运聚成藏条件、富集规律及其有利的圈闭类型和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07.
在东营凹陷纯梁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中发现了Paleodictyon遗迹化石,其遗迹组构具有高丰度和低分异度的特征。观察发现,湖相Paleodictyon不仅比海相Paleodictyon的网孔长度和潜穴直径小得多,且网格形态趋于不规则化。通过对遗迹化石的遗迹组构分析,初步推测Paleodictyon形成于与浊流有关的深湖’半深湖环境,这一认识丰富了Paleodictyon遗迹化石的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108.
江汉盆地下第三系潜江组和新沟嘴组是主要油气勘探目的层,水化学资料较多。本文以下第三系潜江组、新沟嘴组和白垩系渔洋组的水化学资料、试油成果为依据,研究了江汉盆地白垩-下第三系水化学特征与油气分布关系,将江汉盆地划分为有利区、较有利区和较差区三种油气保存区。  相似文献   
109.
含油气盆地不同地区油气分布层系及富集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以统计资料及前人成果为基础,探讨了渤海湾盆地不同凹陷古近系油气富集的差异性及主控因素。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含油气凹陷油气富集类型可归为三类:前古近系型、古近系型和新近系型,以古近系富集型凹陷为主。古近系油气具有"东富西贫"、"不同层系分区性明显"等分布特点,平面上油气集中分布于盆地东部地区富油凹陷,纵向上以烃源岩层系及邻近的沙河街组三段、二段最为富集,向上、向下层段依次减少。多种因素控制了不同凹陷古近系油气差异性富集:凹陷生烃条件从根本上控制了不同凹陷的油气富集差异,盆地东、西部地温场及烃源岩演化的差异是造成"东富西贫"油气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不同烃源岩层系生烃差异性和主力生烃层系、生储盖组合和断层输导作用控制了油气纵向富集层系。  相似文献   
110.
为了从机制上解释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和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差别大的原因,从盆地结构、物源体系和沉积充填等基础地质条件出发研究两个盆地深水区的成盆、成烃条件,重点聚焦于古近系主要烃源岩发育时期的沉积充填特征,探索其烃源分布模式,为客观评价南海北部深水区资源潜力提供参考。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和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早渐新世的沉积体系构成差异大,与当时的盆地结构和物源背景的差别有关。早渐新世是南海北部深水区主力烃源发育期,珠江口盆地深水区为断-坳结构,深水区白云、荔湾凹陷分别具有各自统一的沉积、沉降中心,接受周缘隆起带和盆外古珠江水系的大型物源注入,在海湾环境下发育大型三角洲体系;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为断陷结构,在南北两侧台阶和中央低地发育多排具有一定分隔性的小凹陷群,受海南岛南部水系和越南秋盆河水系等短程物源的影响下,在封闭-半封闭海湾环境里发育障壁海岸体系和一系列小型三角洲。由于沉积体系控制烃源岩的类型和分布,从沉积体系构成差异的角度,探讨了两个盆地深水区烃源分布模式的特点和有利烃源分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