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2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132篇
综合类   186篇
化学工业   180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27篇
矿业工程   98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816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21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充足的有机质是油气生成的物质基础,有机质丰度决定了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因此获取页岩有机质丰度对指导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在选取川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下段泥、页岩作为研究对象的同时,利用总有机碳含量作为有机质丰度评价指标,对泥、页岩样品化验得出的有机碳含量和对应深度的测井数据进行拟合,得出总有机碳含量的计算公式,并依据不同测井响应参数的选取,总结出 3 种测井计算方法,相应地回归出 3 个计算公式,在研究区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Δ lg R-密度法和密度-铀多元回归法得出的有机碳含量与样品实测的有机碳含量符合程度较高;单井纵向上表现出龙马溪组有机碳含量在下段底部附近较高,具有由底部向上逐渐降低的趋势;密度-铀多元回归公式计算的误差最小,表现出较强的适用性,可在长宁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2.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测试技术和储层综合评价方法对姬塬地区长8砂岩成岩作用及有利成岩相带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长8砂岩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压实作用造成砂岩中原生孔隙丧失;受酸性成岩环境影响,长石类不稳定矿物发生溶蚀,产生的溶蚀孔隙有效地改善了孔隙的连通性和渗透性,成岩早期形成的绿泥石粘土膜保留了大量原生粒间孔,保持了较好的储层物性。结合成岩作用和沉积特征,研究区可划分出4种主要成岩相带。长石溶蚀成岩相和绿泥石膜—粒间孔成岩相是最为有利的成岩相带,分布在刘卯塬—堡子湾一带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区,以及小涧子一带三角洲分流河道交汇处的砂体发育区。  相似文献   
113.
苏里格气田召51井—统41井区储层属于典型的致密储层.因此,搞清楚致密储层的成因、寻找有利储层是该区施行天然气有效勘探与开发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物源分析与岩心观察,并结合岩石薄片、阴极发光及扫描电镜等实验分析,认为研究区砂岩以低成熟度的岩屑砂岩和岩屑质石英砂岩为主.对储层孔隙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以晶间孔和粒内溶孔为主.研究区砂岩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交代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形成致密性储层的主控因素.通过对研究区砂岩成岩相的分析,认为中等压实、高岭石充填、溶蚀相与中等压实、高岭石充填、方解石充填、溶蚀相是储层的主要成岩相.研究认为研究区储层致密的根本原因是其孔隙空间细小、连通性较差所致.  相似文献   
114.
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昆北断阶带下干柴沟组下段沉积了一套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具有重要的油气储集意义。利用录井、钻井岩心、地震、测井以及粒度分析等手段,详细研究了辫状三角洲的沉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昆北断阶带辫状河三角洲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三个亚相类型。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为辫状河道和洪泛平原两个微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可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水下分流间湾五个微相。纵向上,经历了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滨浅湖的演化过程,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发育河道多期次叠加,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道化作用较弱。平面上,受两大物源体系影响,发育两个主河道,河道化程度横向差异较大。同生期断层是制约辫状河三角洲发育的首要因素,物源供给制约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分布和物质构成,古地貌制约辫状河三角洲的形态分布。综合各种地质因素,建立了柴西南昆北断阶带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15.
CO2 驱油是通过注气井将液态 CO2 注入到地下储层,进而驱替油气到生产井的一项特殊采油技术,它不仅能提高采收率,而且还可以封存 CO2,减少碳排放,对环境保护和油田生产具有双重效益。 结合课题研究,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 CO2 驱油技术的基本原理,总结了 CO2 驱油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对 CO2 驱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对时移地震、井间地震、微地震、VSP 及 AVO 等 CO2 驱油地震监测技术进行了讨论,为 CO2 驱油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6.
横波速度是进行叠前地震反演和叠前地震属性分析的必要资料,但目前绝大多数钻井都缺少横波测井资料。本文通过常数胶结模型分析了岩石速度的影响因素,岩石固体部分的黏土成分、孔隙度、胶结分数、沉淀模型以及配位数等参数都会影响计算结果,流体部分的饱和度、气油比以及流体混合方式也会影响计算结果。结合Gassmann方程和常数胶结模型,本文将固结分数作为反演过程中的可调因子,利用岩石的纵波速度反演得到岩石的胶结分数值,进而进行横波速度预测。通过对实际测井数据的处理,证明该方法能准确有效地预测出横波速度。  相似文献   
117.
页岩储层孔隙发育特征是页岩储层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页岩油气赋存机理研究的基础。提出了通过“基质类型—孔隙产状—孔隙成因”划分孔隙类型的方案。利用氩离子抛光和场发射扫描电镜技术观察孔隙发育情况,根据基质类型和孔隙产状,识别了4类孔隙:粒间孔、粒内孔、有机质孔和微裂缝,并根据孔隙成因将粒间孔分为碎屑颗粒间原生孔、黏土矿物片体间孔和颗粒间溶蚀孔,将粒内孔分为长石颗粒内溶蚀孔、黏土矿物片体内孔和黄铁矿晶体间孔。有机质孔主要为有机质颗粒内的微裂缝和有机质内孤立分布的孔径较小的孔隙。微裂缝主要表现为纹层缝或页理缝。综合孔隙图像分析、低温液氮吸附实验结果、孔隙结构参数与矿物组成、有机碳含量和有机质成熟度等参数相关性分析,认为沉积条件、成岩作用和有机质热演化控制了孔隙的形成和保存。半深湖—深湖沉积环境下,富有机质页岩中发育重力流成因的薄层砂质纹层,纹层段碎屑颗粒含量高,有利于形成碎屑颗粒粒间孔、碎屑颗粒粒内孔和顺层微裂缝。早期成岩作用阶段形成黄铁矿,有利于形成黄铁矿晶间孔,但黄铁矿也是压实作用的主要参与者;压实作用造成粒间孔和粒内孔的孔径变小和孔体积降低,碎屑颗粒和黄铁矿与有机质颗粒间呈凹凸接触,有机质孔在压实作用下闭合导致有机质孔不发育;溶蚀作用促进长石粒间溶孔和长石粒内溶孔的形成,一定程度改善储层质量。在成熟度达到一定阶段(RO≈0.75%)后,开始出现有机质孔。有机质孔发育程度差,一方面受成熟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可能是压实作用造成的。此外,富有机质泥页岩渗透性较差,烃类被吸附在有机质表面或溶于干酪根内部,造成干酪根体积膨胀也可能是有机质孔不发育的一种原因。  相似文献   
118.
XX33-1S油田河流相储层具有横向变化大、砂体钻遇率低以及一砂一藏的特点,增加了勘探难度。为了快速高效评价该油田,运用层序约束下储层宏观描述技术、砂体边界及内部精细描述技术和砂体定量描述技术,寻找井外潜力砂体,并对砂体开展精细刻画与定量描述,实现评价阶段快速寻找储量、精细落实规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9.
李洪娟  覃豪 《测井技术》2016,(5):578-582
徐深气田火山岩岩相类型多样,且岩相控制岩性的成因和孔隙结构类型,使得应用中子—密度测井曲线交会和电阻率与孔隙度交会图识别储层流体效果差。针对火山岩流体识别问题,对不同岩相储层的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将成因和测井响应特征相近的岩相归类为爆发相和溢流相,根据天然气在测井响应上的特征,应用三孔隙度、横纵波时差比值、核磁共振分岩相构建综合参数,并分岩相建立了火山岩储层流体识别标准。应用该标准对徐深气田的新井进行流体识别,经21口井39个层试气验证,识别准确率达89.1%。  相似文献   
120.
泥质质量分数是指示碎屑岩岩性变化的重要指标,其对岩石物性及弹性性质均具有重要影响。对于深层致密油储层,准确预测地层岩性变化尤为重要。文中以塔中X井区孔隙型海相致密碎屑岩地层为研究对象,利用孔弹性Biot理论获取地层岩石弹性参数,重点探讨了孔隙纵横比(α)对地层岩性变化点的指示作用。目的层的基质矿物体积模量(K_o)主要分布在20~60 GPa,基质矿物剪切模量(μ_o)主要分布在10~25 GPa;随着泥质质量分数(V_(sh))的增加,孔隙型岩石的α值逐渐降低,具有分段性,砂岩的α值分布在0.25~1.00,泥岩的α值分布在0.01~0.25;岩性转折点所对应的α值为0.25,Vsh为40%,岩石体积模量(K_s)为40 GPa,孔隙度(ф)为3%,转折端孔隙度可以为储层物性下限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