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3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136篇
电工技术   69篇
综合类   179篇
化学工业   81篇
金属工艺   88篇
机械仪表   37篇
建筑科学   548篇
矿业工程   188篇
能源动力   56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128篇
石油天然气   733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12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1篇
冶金工业   20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5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辽河西部凹陷曙 1 0 3块潜山由中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泥粉晶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组成 ,其主要储集空间为溶蚀孔洞、裂缝及微孔微缝等。根据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曲线特征 ,选择自然伽马、密度、声波时差及电阻率作为评价指标 ,对于不同的读数段赋予不同的分值。在对某一储层段进行评价时 ,先分别得出各项指标的分值 ,相加后再与储层评价标准对比 ,即可确定该储层段的类别。经与曙 1 0 3块潜山各井的开采现状对比表明 ,该方法得出的储层评价结果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992.
缝洞型碳酸盐岩潜山油藏研究现状及技术展望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储层孔隙主要为裂缝和溶洞,其中溶洞是主要的储集空间,裂缝是主要的渗流通道。由于其空间分布的不规则性和缝洞本身的多尺度性,使得其开采机理、开发方式和如何高效开发仍是一个难题。文章从该类油藏地质特征入手,详细描述了其油藏类型和开发方式研究、以及缝洞渗流特征和数值模拟研究的进展,指出了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推荐了有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3.
坡面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土壤侵蚀量预报模型有经验模型和物理成因模型两大类。主要从这两个方面人手,介绍了国内外坡面土壤侵蚀量预报模型研究的主要成就,指出了现有模型的不足。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土壤侵蚀模型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4.
针对当前基于聚类技术的医学图像分割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密度聚类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DSLDC-MIS。该方法在DENCLUE数据组织和密度函数构造的基础上,采用最优梯度技术实现动态步长的爬山算法分割医学图像组织。实验结果表明,DSLDC-MIS能很好地实现医学图像分割,比DENCLUE有更高的时间效率,更好地控制了聚类数目,更高的一致性和对比度。  相似文献   
995.
随着我国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所面对的勘探开发对象越来越复杂,需要寻找的圈闭越来越小、越来越隐蔽,对地震资料的成像精度、分辨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潜山储集层作为油气聚集和埋藏的重要场所之一,往往具有丰富的地质储量,但其地质构造情况复杂、裂缝发育,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从而导致潜山油气勘探难度较高。以华北某油田潜山及潜山内幕为研究对象,在三维地震资料基础之上,通过开展精细三维地震解释、地震属性分析和地震波吸收系数分析等工作,深入研究了该区潜山及内幕的构造、裂缝发育情况、吸收系数等。研究认为,古潜山裂缝发育、储集性能良好,钻探有利区域应为中高构造部位,并通过进一步研究论证,分别就潜山面及潜山内幕提出了两口滚动开发井井位。  相似文献   
996.
为探讨辽西低凸起JZ25-1S太古界潜山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来源,分析了太古界潜山原油物性、族组分、稳定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并与古近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该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和太古界潜山原油主要为轻质和中质原油;族组分具有中等饱和烃、高芳香烃、高非烃+沥青质的特征;原油碳同位素分布在-26.2‰~-24.4‰,族组分同位素分馏效应小;色谱曲线明显见到生物降解形成的“鼓包”,单高峰—后峰态为主,Pr/Ph一般在1.3左右,Pr/nC17、Ph/nC18均为高值;原油的甾萜烷特征表现出伽马蜡烷丰度较高、C27重排甾烷和4-甲基甾烷含量中等,甲藻甾烷含量低,规则甾烷C27、C28、C29指纹呈不对称的偏“V”或“L”型分布。但JZ25-1S-4D井和JZ25-1-10D井太古界原油与上述原油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JZ25-1S地区古近系和太古界潜山原油主体为辽西凹陷沙三段、辽中凹陷沙一段烃源岩混合来源,其母质来源于具有一定盐度的弱还原环境,以藻类等浮游动植物输入为主,且原油成熟度较高,受生物降解严重。JZ25-1S-4D井和JZ25-1-10D井太古界潜山原油来源于辽西凹陷沙三段烃源岩,为淡水弱还原环境,原油成熟度高,受生物降解较弱。  相似文献   
997.
Given that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rovskite crystallization and interfacial trap densities, buried interfacial engineering is crucial for creating effective and s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Compared with the in-depth studies on the defect at the top perovskite interface, exploring the defect of the buried side of perovskite film is relatively complicated and scanty owing to the non-exposed feature. Herein, the degradation process is probed from the buried side of perovskite films with continuous illumination and its effects on morphology and photoelectronic characteristics with a facile lift-off method. Additionally, a buffer layer of Piperazine Dihydriodide (PDI2) is inserted into the imbedded bottom interface. The PDI2 buffer layer is able to lubricate the mismatched thermal expansion between perovskite and substrate, resulting in the release of lattice strain and thus a void-free buried interface. With the PDI2 buffer layer, the degradation originates from the growing voids and increasing non-radiative recombination at the imbedded bottom interfaces are suppressed effectively, leading to prolonged operation lifetime of th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As a result, th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an optimized p-i-n inverted photovoltaic device reaches 23.47% (with certified 23.42%) and the unencapsulated devices maintain 90.27% of initial efficiency after 800 h continuous light soaking.  相似文献   
998.
The charge recombination resulting from bulk defects and interfacial energy level mismatch hinder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PCE) and stability of carbon-based inorganic perovskite solar cells (C-IPSCs). Herein, a series of small molecules including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EDTA) and its derivatives (EDTA-Na and EDTA-K) are studied to functionalize the zinc oxide (ZnO) interlayers at the SnO2/CsPbI2Br buried interface to boost the photovoltaic performance of low-temperature C-IPSCs. This strategy can simultaneously passivate defects in ZnO and perovskite films, adjust interfacial energy level alignment, and release interfacial tensile stress, thereby improving interfacial contact, inhibiting ion migration, alleviating charge recombination, and promoting electron transport. As a result, a maximum PCE of 13.94% with a negligible hysteresis effect is obtained, which is one of the best results reported for low-temperature CsPbI2Br C-IPSCs so far. Moreover, the optimized devices without encapsulation demonstrate greatly improved operational stability.  相似文献   
999.
陈兆  王海林  蒋源 《矿冶工程》2022,42(4):17-21
以实际工程为依托,针对浅埋连拱隧道暗挖施工稳定性问题,研究了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支护结构、中隔墙等结构的应力分布情况以及地表沉降等指标的动态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中导洞开挖过程中,上台阶开挖对围岩应力影响较明显; 隧道施工完成后中隔墙上最大应力达7.03 MPa,侧洞拱腰及拱顶部位存在应力集中,大小为0.7~1.55 MPa; 侧洞靠近中导洞的上台阶初支结构拉应力达1.67 MPa,侧洞远离中导洞的上台阶初支结构压应力达4.48 MPa; 侧洞靠近中导洞侧台阶开挖时中隔墙应力增幅明显,掌子面远离监测面超20 m后施工对中隔墙无影响; 地表沉降最大部位位于隧道轴线处,沉降最大值为7.20 mm,沉降区域半径约25 m。  相似文献   
1000.
黄勇  潘夏辉  林志斌 《煤矿安全》2022,53(2):210-218
为研究深埋弱胶结软岩巷道的变形破坏规律并确定合理的控制对策,以余吾煤矿南翼总回风巷工程为例,通过改变应变软化模型参数来反映弱胶结软岩的泥化以及膨胀特征,对巷道掘进过程中围岩的应力、变形以及破坏规律展开数值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锚喷+注浆+反底拱联合支护控制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常规锚喷支护条件下,深埋弱胶结软岩巷道顶底板以及两帮围岩的径向位移将在巷道向前掘进24 m后达到734.2、490.3、549.6 mm,同时,它们的松动区深度将分别增至5.6、2.8、3.0 m,而塑性区深度则扩展至9.5、8.8、13.7 m;而采用锚喷+注浆+反底拱联合支护后,巷道围岩径向位移和塑性区深度将分别减小91%~94%和71%~74%,且达到稳定的时间也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