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8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40篇
电工技术   3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444篇
化学工业   179篇
金属工艺   16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33篇
矿业工程   23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2735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双河油田江河区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挖潜对策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根据双河油田江河老区的构造特征及开发现状,系统分析了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并对该区的增储潜力做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多种挖潜对策。利用这些技术,在双河油田连续多年不断获得新的发现,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2.
头台油田敖浅1-茂702区块黑帝庙油层砂组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取心资料、测井资料、古生物分析、元素分析、岩石薄片分析、粒度分析等相因素分析,查明了该区研究层段发育的沉积相、亚相、微相类型及特征,建立了相应的识别标志。该区黑帝庙油层发育的沉积相类型有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两种沉积相类型。在平面上,运用层序地层学和地球物理手段预测了砂体的平面分布特征,分析了其在平面上的演化规律。从嫩江组三段早期至嫩江组四段晚期,敖浅1—茂702区块沉积相总体上呈近东西向展布、南北相带变化明显的特点。总体上构成一个向上变粗的进积序列,反映了湖平面收缩的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103.
以码头庄油田为研究对象,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储层精细划分和对比,在储层建筑结构分析基础上划分流动单元,通过对油藏水淹特征研究和剩余油分布预测,探讨了延长油田稳产期的方法和对策,并指导油田开发调整,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04.
大港滩海地区埕海油田馆陶组为底水稠油油藏,采用水平井开发,其测井系列全部为随钻测井,电测曲线仅有自然伽马和电阻率,缺乏物性曲线,影响了油藏描述工作中剩余油分布预测,导致后期调整开发方向不明确、产能建设实施风险大,严重制约了馆陶组的高效开发.针对上述难题,开展了随钻条件下测井曲线物性反演研究,首先采用直方图平移法,以顶部...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岩石相分析,综合电性特征及砂体的空间分布,对桩西油田桩89井区沙二段沉积微相特征及其空间展布进行了分析,查明了沉积微相类型与含油性的关系。认为桩89井区沙二段地层为一套湖泊沉积体系,包括滨湖砂坝、湖坪、生物滩、浅湖砂坝、浅湖泥等微相,其中滨湖砂坝与生物滩微相的储集层含油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6.
卫城油田卫11块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卫城油田卫11块地质特点,从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分析入手,研究原始地质因素,包括构造、储层沉积的非均质性、流体性质等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人为因素,包括对构造的认识程度、开发过程中开发井网系统部署的合理性、注采平衡情况、压力平衡情况、后期调整井部署情况、采用的采油工艺技术适应性等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揭示了不同类型剩余油形成的原因,指出了剩余油空间展布规律,为调整挖潜剩余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7.
张荣 《现代矿业》2020,36(1):47-49
石灰窑沟铁矿区位于赤峰市北西约80 km处,地处西拉木伦多金属成矿带的南侧,区域位于内蒙古地轴东段与内蒙海西褶皱带接触带,Ⅲ级构造单元为云雾山隆起的北东端和赤峰—铭山大断裂2条构造单元的分界线处,本矿床围岩蚀变具有分带性,是一个受断裂和褶皱复合控制的矽卡岩型矿床。为探讨该矿区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通过近几年对本区地质勘查工作的总结分析,认为该矿床为矽卡岩型矿床,围绕构造发育部位,岩体与地层接触带及附近且与高精度磁测异常套合区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8.
孙亚兰  杨景立 《广州化工》2011,39(12):146+170-146,170
简述了川口油田的地质地貌状况,并对近几年的油井清蜡状况进行了总结。概括了近些年油井清蜡方式发展状况,着重介绍了负压热洗清蜡,分析了油井清防蜡工艺改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9.
利用砂岩的静电吸附在固液界面形成分子膜,从而改变界面的润湿性,驱替出小孔中的残余油,提高驱油效率。对双河油田分子膜提高采收率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分子膜驱油在原来水驱基础上提高驱油效率10%以上,完全满足现场要求。  相似文献   
110.
吴旗油田吴410井区长6油层组流动单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吴旗油田吴93井区油藏为例,在吴93井区沉积微相、储层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选取有效厚度、渗透率、孔隙度、含油饱和度、渗流系数、储能系数、流动层指数和油藏品质指数等八个参数进行流动单元的划分。将长6油藏划分为A,B,C和D四类流动单元。划分结果表明,吴93井区长611和612是该区长6油藏的主力油层,各类流动单元与储层岩性、物性和沉积微相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本次流动单元划分的参数取值,综合评价函数与评价指标,可以客观地反映低渗、低孔、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等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