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6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182篇
电工技术   648篇
综合类   92篇
化学工业   29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6篇
建筑科学   20篇
矿业工程   26篇
能源动力   31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1232篇
无线电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1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济阳坳陷孤南洼陷油气生成与聚集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孤南洼陷是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内的一个洼陷,该洼陷具有很好的油气成藏条件。洼陷内发育沙三段和沙一段两套良好的生油岩,同时它们又是区域盖层。储集居主要包括第三系碎屑岩和中生界火山碎屑岩。本区圈闭多与断层有关,圈闭的形成与油气的运移聚集有良好的配置关系。两套生油岩分别对应着两个成藏期。根据两套生油岩,两个成藏期可以识别出两个油气成藏系统,两个成藏系统的油气形成与分布规律不同,它们既相互独立,又通过断层和不整合联结。断层对本区油气藏的分布起控制作用,靠近洼陷中心的边界断层是油气富集的主要地区,同时也是勘探远景区。  相似文献   
72.
受NNE向同沉积断裂的影响,东海盆地丽水-椒江凹陷表现为伸展断陷型盆地。对该区断裂构造的追踪对比和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该地区控盆断层具有典型的分段式、幕式时空演化特点;在断层活动过程中,不同区段的断裂在倾向和走向方向上产生明显的差异性,形成一种过渡性构造即构造转换带;在构造转换带处隐伏圈闭和有利砂体是油气长期运移的有利指向,对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迈陈凹陷东部构造演化及其对构造样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震、钻井、测井资料,将迈陈凹陷新生界自下而上划分为长流组一流沙港组、涠洲组和新近系—第四系3个构造层,分别对应凹陷的陆相断陷、断拗过渡和海相拗陷3个构造演化阶段.这3个演化阶段之间的转变导致了凹陷构造格局的2次转变:始新世末期盆地构造格局由北东向转为近东西向;古近纪末期盆地整体抬升剥蚀,由断陷转变为区域拗陷.下部构造层区域应力以纯拉张为主,主要发育伸展构造样式;中部构造层区域应力场以拉张-走滑为主,主要发育伸展-走滑构造样式;上部构造层断裂发育较少或不发育.  相似文献   
74.
在系统总结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扇体沉积类型、分布规律、组合特征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钻井、地质与地震资料,建立了砂砾岩扇体的地震识别模式;通过对砂砾岩扇体的地震地质特征的总结,指出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湖盆边缘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砂砾岩扇体;根据扇体的地震识别模式可以在地震剖面上直接寻找各类扇体,并判定其成因及储层物性,分析有利含油气部位和油藏类型,以此来指导勘探部署工作。  相似文献   
75.
�IJ�A������Ȼ���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昌A凹陷是珠江口盆地西部珠三坳陷中面积最大、沉积最厚的凹陷,目前已在该凹陷内及其周缘发现2个含气构造、1个含油构造及6个油气显示构造。凹陷内主要烃源岩为文昌组和恩平组,前者累计厚度超过1500m,排气高峰期在晚渐新世~中中新世,后者累计厚度超过800m,排气高峰期在早中新世~上新世;主要储集层为珠海组的滨海相砂岩,3500m以上,孔隙度16%,渗透率为12.5×10-3μm2;盖层是海湾和浅海泥岩,储盖组合良好,厚度稳定。凹陷中、南部北西西向断裂控制了天然气的聚集和分布。研究表明文昌A凹陷可划分出两个石油体系:恩平组—珠海组和文昌组—珠江组。由于异常高压和北西西向断裂的存在,造就了前者以产气为主;由于缺乏断裂连通异常高压带内的烃源岩,造就了后者以产油为主。最后指出WC9区鼻状构造带以及WC10、WC5区构造带勘探前景非常乐观;WC14—3、WC14—1和WC8—1三个构造带应进行联合开发。  相似文献   
76.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是辽河油田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区,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亟待从整体格局上对天然气成因、成藏与分布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确定下一步勘探方向与勘探潜力。为此,依据该区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含氮特征、干燥系数、碳同位素特征、甲烷氢同位素特征、轻烃特征等),对其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该区天然气具有较明显的混源特征,既表现为不同热演化程度天然气的混合,也表现为不同成因类型天然气的混合;不同层系、不同地区天然气混合比例有着较大区别,总体上以生物-油型混合气和油型-煤型混合气为主;按照成熟阶段来划分则以热解气为主,裂解气和过渡带气各占3%和6%。  相似文献   
77.
福山凹陷流一段沉积时期,主要以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主,同时在半深湖—深湖区发育重力流沉积。以A、B井为例,根据岩心测井资料,对重力流发育特征进行剖析,结合该区的构造特征和沉积背景建立了福山凹陷流一段的重力流沉积平面展布与沉积模式。根据单井相分析识别出该研究区的重力流沉积为远端湖底扇沉积,并分为碎屑流沉积和浊流沉积2种类型。总体垂向上由下至上发育着湖底扇—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的沉积演化序列。该研究将为福山凹陷岩性油气藏的进一步寻找和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8.
渤海湾盆地上第三系油藏形成与勘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渤海湾盆地是一个新生代裂谷盆地,其演化具有早第三纪断陷,晚第三幼坳陷的特点,烃源层位于下第三系,上第三系为河流相沉积,受盖层控制,上第三系油藏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黄骅,渤中和济阳坳陷),多数上第三系油藏位于凸起上和凹陷内大断层下降盘逆牵引构造中,大量勘探实践表明,小规模的低凸起比大规模的高凸起更有利于油气富集,凹陷内聚烃条件差,则利于凸起上聚集油气,断层的运移条件决定了上第三系逆牵引构造油气富集程度,与主断层相交的次数断层晚期活动强,断层密度大且断至层位深,有利于油气运移至上第三系富集成藏,地层与断层的组合关系控制了油气富集部位,海域内的低凸起及富生烃凹陷边缘大断层下降盘的逆牵引构造是上第三系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79.
利用大量烃源岩样品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资料,从烃源岩分布、沉积环境、有机质类型、有机质丰度、烃源岩生烃史以及生物标志物特征等方面,对邦戈尔盆地中部凹陷下白垩统烃源岩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层位暗色泥岩发育;有机质丰度高,整体为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1型;有效烃源岩主要为K组及其下部成熟烃源岩,成熟度为有效烃源岩的主控因素。生烃史模拟表明,K组及其下部的M组、P组烃源岩在晚白垩世及以前都进入过生烃高峰,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并且烃源岩没有二次生烃的可能。生物标志物分析表明,K组烃源岩沉积于半咸水-淡水、弱氧化-弱还原的湖相沉积环境,不同小层及构造位置其沉积环境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0.
沾化凹陷五号桩地区高蜡油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沾化凹陷五号桩地区分布着大量的高蜡油.其蜡质量分数为20%~50%,最高达63.75%。通过对高蜡油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分析,明确了高蜡油中饱和烃、芳烃生物标志物特征,认为该地区高蜡油母质为低等水生生物、藻类和陆源高等植物混源输入,其烃源岩的沉积环境为淡水-微咸水、弱氧化-弱还原的沉积环境。在有机质的演化过程中,有细菌的积极参与。甾烷异构化参数C2920S/(20S+20R)为0.39—0.47,表明高蜡油为成熟油,但其尚未进入高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