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80篇
  免费   2480篇
  国内免费   4160篇
电工技术   145篇
综合类   1741篇
化学工业   863篇
金属工艺   113篇
机械仪表   107篇
建筑科学   6303篇
矿业工程   5233篇
能源动力   279篇
轻工业   96篇
水利工程   1832篇
石油天然气   4327篇
武器工业   18篇
无线电   3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90篇
冶金工业   664篇
原子能技术   48篇
自动化技术   12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497篇
  2021年   680篇
  2020年   666篇
  2019年   563篇
  2018年   535篇
  2017年   670篇
  2016年   759篇
  2015年   729篇
  2014年   1130篇
  2013年   1027篇
  2012年   1449篇
  2011年   1482篇
  2010年   1086篇
  2009年   1127篇
  2008年   1022篇
  2007年   1159篇
  2006年   1150篇
  2005年   1182篇
  2004年   954篇
  2003年   782篇
  2002年   569篇
  2001年   474篇
  2000年   456篇
  1999年   416篇
  1998年   316篇
  1997年   306篇
  1996年   230篇
  1995年   237篇
  1994年   206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和什托洛盖盆地北缘泥盆系海相烃源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地表露头样品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资料,从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等方面,对和什托洛盖盆地北缘沙尔布尔山泥盆系海相烃源岩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和布克赛尔组灰岩有机碳平均含量为0.31%、呼吉尔斯特组有机碳平均含量为0.72%,校正后分别达到中等烃源岩、好烃源岩的标准;有机显微组分以腐泥组为主,有机质类型全部为Ⅰ型;热演化程度适中,处于成熟阶段。虽然露头样品风化严重,导致各项分析测试数据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但沙尔布尔山地区泥盆系海相烃源岩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是毋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992.
湖南涟源凹陷中、上泥盆统烃源岩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涟源凹陷中、上泥盆统烃源岩厚度一般在500m以上,厚度大,分布广。根据野外露头烃源岩的观察研究,结合井下样品的室内测试分析结果,从烃源岩的分布、类型和有机质的类型、丰度、成熟度等方面对涟源凹陷中、上泥盆统烃源岩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涟源凹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Ⅰ、Ⅱ型为主;涟源凹陷内有机质总体热演化程度较高,但不同的层段或地区热演化程度不同;中、上泥盆统有机质处于以甲烷气为主的过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993.
渤海湾盆地资源潜力和进一步勘探方向的探讨   总被引:24,自引:12,他引:24  
从目前勘探现状来看,渤海湾(陆上)盆地属于油气勘探的成熟盆地,但资源量的研究表明,目前探明储量为85亿多吨,与总资源量190亿t相距甚远,探明程度仅为45%.以往的勘探工作集中于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地层.文中探讨了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烃源岩的分布在纵向和横向上与油气成藏的联系,渤海湾盆地构造演化过程与油气成藏的关系,以及渤海湾盆地更深层次下古生界地层的烃源岩成藏的可能性,提出了“普查浅层,滚动中间(下第三系),探索深层”的勘探战略.  相似文献   
994.
潜江凹陷潜江组页岩油因其独有的陆相盐湖沉积特征导致储层"甜点"预测困难,亟需开展基础性的岩石物理实验研究,以明确页岩油储层不同岩性、物性和地震弹性参数间的变化规律.为此,对研究区F井的47块岩心进行了岩石物理声学测试,并结合常规物性测试,系统地分析了盐间页岩油储层地震弹性性质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识别岩性的参数,确定了对有...  相似文献   
995.
黄骅坳陷枣北地区沙三段火山岩油藏储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法在岩石、岩相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黄骅坳陷枣北地区沙三段火山岩油藏的储集空间类型和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目的寻找储层中油气聚集规律。结果本区火山岩主要有玄武岩、玄武质火山碎屑岩、沉积火山碎屑岩和辉绿翁岩四大类;岩相为溢流相、爆发相、火山沉积相及次火山岩相;储集空间为孔隙和裂缝;储层类型为宏观孔缝型、微细孔缝型、孤立气孔型和裂缝型。结论储集空间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分布;油气主要聚集于溢流相玄武岩宏观孔缝型储层中,火山碎屑岩、沉凝灰岩中发育的微细孔缝型储层亦是重要的含油层。  相似文献   
996.
中国北方含油气盆地中、新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北方地区众多的含油气盆地类型使得各盆地中的沉积物充填、成岩演化和储层性质有较大的差异,并最终导致了成岩类型的多样性、成岩演化的多向性和成岩机制的复杂性。中、新生界碎屑岩储层的基本特征是①发育冲积扇—河流—(扇)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主要油气砂体为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中的辫状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以及滨—浅湖中的滩坝砂体,其次为扇三角洲、浊积扇或湖底扇和河流等砂体。②砂岩储层的成分成熟度较低,以岩屑砂岩为主,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从早到晚砂岩的成分成熟度趋于降低,与盆地构造演化的活动性逐渐增强是一致的。③砂岩以原生粒间孔隙为主,它的发育程度基本决定了储层性质的优劣;北方地区除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统等少数地区发育溶蚀孔隙以致成为主要的储集空间外,大多数油气盆地从整体上讲,砂岩中原生孔隙的相对比例在50.0%以上,是砂岩储集空间的主要构成部分。砂岩孔隙类型的变化明显地表现出4个发育特点。④砂岩的成岩压实作用是储集性质的主要控制因素,各地区砂岩的压实减孔量占总减孔量的比例在50.0%?94.0%之间,基本上是胶结减孔量的2.0?10.0倍。因此,在北方含油气盆地中,研究砂岩的压实减孔规律对成岩作用和钻前储层性质的预测是十?  相似文献   
997.
应用声学岩石物理模型进行储层流体性质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与声学岩石物理模型相结合进行复杂岩性储层的流体识别的方法。建立了双重孔隙各向异性岩石物理模型。利用测井曲线计算孔隙度、泥质含量、石英颗粒的体积模量与剪切模量等岩石物理模型所需的输入参数。应用该模型估算岩石在含水饱和、含油饱和条件下的纵、横波时差曲线,然后计算相应的纵横波速度比、泊松比等弹性参数。对比实测的弹性参数与模型估算的弹性参数,根据其大小关系识别储层流体。2口井的实际测井资料处理表明,利用岩石物理模型识别储层流体结论与常规测井解释结论、试油结论均相符,这为复杂岩性储层的流体识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8.
以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为起因的缝洞储集体是缝洞型油藏油气储集的基本地质单元。缝洞型油藏的开发强调缝洞储集体内部和不同缝洞储集体之间的连通性,即缝洞单元是缝洞型油藏开发的基本单元。国内外文献对缝洞储集体和缝洞单元缺乏明确的定义,对缝洞单元的划分也在不断的探索中。以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油藏为背景,提出了缝洞单元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分布模式,建立了缝洞单元的划分原则与划分方法。在研究塔河油田的缝洞储集体分布、流体性质分布、油井产能分布与井间连通性的基础上,对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主体开发区初步划分出15个缝洞单元,为塔河油田的进一步调整与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9.
疏松砂岩储层物性参数敏感性物理模拟实验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赵群 《石油学报》2006,27(4):93-96
利用物理模拟技术制作了一组微弱胶结、非固结高孔隙度人造样本.疏松砂岩储层物性参数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与致密砂岩相比,疏松砂岩的弹性波速度对孔隙度的依赖性较弱,胶结物的性质对疏松砂岩岩石物理特性有重要影响.在纯砂岩中加入粘土或少量的粒间胶结物,会使弹性波速发生明显的变化;胶结温度影响岩样抗压强度.温度过低,会使胶结程度不够,固结强度较低;温度过高,岩样将变得松散.  相似文献   
1000.
如今油田开发主要使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来模拟预测剩余油分布状况,而利用地球物理流体预测信息作为约束条件并结合常规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进行联合反演,其预测结果既能满足油田开发动态数据规律,又能反映流体在空间的变化特征。本文尝试利用永3断块纵波和横波测井资料及渗透率、孔隙度、岩相等静态参数,结合开发动态参数,通过岩石物理标定,建立不同流体状态下的地球物理响应量板;再将叠前地震反演流体预测数据投影到设定的油藏数值模拟网格,利用标定的岩石物理模板将每个网格上的地震反演数据换算为含水饱和度,进而获得油藏动态信息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