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49篇
化学工业   5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51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0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ABSTRACT

Smart homes promise to significantly enhance domestic comfort, convenience, security and leisure whilst simultaneously reducing energy use through optimized home energy management. Their ability to achieve these multiple aims rests fundamentally on how they are used by householders, yet very little is currently known about this topic. The few studies that have explored the use of smart homes have tended to focus on special-interest groups and be quite short-term. This paper reports on new in-depth qualitative data that explore the domestication of a range of smart home technologies in 10 households participating in a nine-month field trial. Four core themes emerge: (1) smart home technologies are both technically and socially disruptive; (2) smart homes require forms of adaptation and familiarization from householders that can limit their use; (3) learning to use smart home technologies is a demanding and time-consuming task for which there is currently very little support available; and (4)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that smart home technologies will generate substantial energy savings and, indeed, there is a risk that they may generate forms of energy intensification. The paper concludes by discussing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policy, design and further research.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意大利连轧机轧制原理及其轧辊工作状况的分析,在大量试验基础上,成功地对轧辊进行了国产化研制.严格选定材料,并根据不同序号的轧辊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工艺方法,经过反复实践,轧辊无论是在耐磨性、表面质量、孔型精度、使用寿命等方面,都超过了进口轧辊,为工厂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3.
活性污泥性能是倒置A2/O-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研究了活性污泥培养和反应器启动阶段,考察了活性污泥性能及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好氧池活性污泥MLSS由3 460 mg/L增加至6 100 mg/L,粒径d50由27.8μm增至59.8μm,活性污泥培养阶段,COD、NH3-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85.7%,97%,87%;反应器启动阶段,COD、NH3-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91.9%,99%,96.5%。  相似文献   
34.
35.
利用离子束注入的方法对丁醇发酵菌株拜氏梭菌(Clostridium beijerinckii) NCIMB 8052进行诱变,筛选得到了突变株拜氏梭菌(Clostridium beijerinckii) CN18,相对于出发菌株,该突变株的丁醇产量从9.9 g/L增加至12.8 g/L,提高了29.3%;总溶剂产量从13.4 g/L增加至18.2 g/L,提高了35.8%。该突变菌株连续传代20次,溶剂产量稳定,菌株无明显退化。使用含木质素降解产物的培养基对该菌株进行连续培养驯化,最终获得一株耐木质素降解产物的高产突变株,命名为拜氏梭菌(Clostridium beijerinckii) CN88,其耐受木质素降解产物的质量浓度提高至1.0 g/L。在0.6 g/L、0.8 g/L、1.0 g/L的抑制物质量浓度下发酵,可分别产总溶剂15.2 g/L、14.4 g/L、12.7 g/L。  相似文献   
36.
以酒精含量为7%vol的苹果酒发酵醪液为驯化介质,对引进的醋酸杆菌20056进行驯化与诱变选育。采用紫外诱变的方法,确定最佳诱变条件为诱变时间40 s、诱变距离40 cm、菌液稀释度10-5,此时细胞致死率为82.15%。15株诱变菌株通过诱变效应、产酸实验、定性实验等验证,结果表明经过初步筛选的UV-3、UV-6、UV-11三株正突变菌株,产酸总量分别和诱变前的原菌株相比分别提高了20.45%、23.73%、24.61%,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峰值分别是原菌株的2.7、3.5、3.7倍。紫外诱变有效的提高了苹果酒发酵醪液中的酒精转化力,为优势醋酸菌的选育提供了简便、有效的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37.
本实验通过反复驯化的培养方法将两歧双歧杆菌驯化成耐氧耐酸耐胆盐的优良菌株。在耐氧驯化时,通过增加培养基中的氧气分压的方法进行驯化;在耐酸驯化的过程中,通过降低培养基的初始pH值的方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牛乳培养基中耐氧驯化后的双歧杆菌的增殖比例为42000%,而原始菌的增殖比例仅为8333%,且前者的凝乳时间较后者短,为后者的2/3;再经过耐酸驯化的菌株在低pH值条件下的产酸性能也大为提高,且耐酸性明显优于未经驯化的菌株;最后再经过胆盐驯化的菌株在胆盐浓度为0.5%时培养后也有较高的活菌数,说明其对胆盐的忍耐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38.
通过剖析聚苯乙类装置进口反应器技术特性、结构特点,对聚苯乙烯反应器国产化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9.
高诚鹏 《福建建筑》2011,(11):69-72
本文通过对福建交警指挥中心监控大楼的竖向控制,介绍内控法投放轴线所构成的矩形网实施过程,并进行轴线投放精度分析和误差归化改正方法探讨。  相似文献   
40.
异化和归化策略是解决翻译中文化因素的两种不同途径。中国现代陶艺基于传统陶瓷文化发展而来,其翻译不可避免要涉及文化因素。本文通过对景德镇一些优秀的现代陶瓷艺术家艺术作品的翻译进行分析,试图探讨在现代陶艺作品的翻译中如何恰当地运用异化和归化策略,更为淋漓尽致传达出作品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更好地促进陶瓷艺术文化的对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