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61篇
  免费   2508篇
  国内免费   1389篇
电工技术   358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438篇
化学工业   1543篇
金属工艺   2110篇
机械仪表   3747篇
建筑科学   1680篇
矿业工程   4277篇
能源动力   1424篇
轻工业   802篇
水利工程   475篇
石油天然气   6546篇
武器工业   343篇
无线电   190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79篇
冶金工业   1718篇
原子能技术   90篇
自动化技术   2291篇
  2024年   140篇
  2023年   408篇
  2022年   712篇
  2021年   845篇
  2020年   884篇
  2019年   639篇
  2018年   651篇
  2017年   911篇
  2016年   1070篇
  2015年   1165篇
  2014年   2002篇
  2013年   1640篇
  2012年   2518篇
  2011年   2722篇
  2010年   1836篇
  2009年   1792篇
  2008年   1651篇
  2007年   2123篇
  2006年   1962篇
  2005年   1774篇
  2004年   1357篇
  2003年   1366篇
  2002年   1130篇
  2001年   1068篇
  2000年   926篇
  1999年   748篇
  1998年   533篇
  1997年   442篇
  1996年   428篇
  1995年   351篇
  1994年   268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A study was carried out using simulation to investigate driver responses to lineside signals and signs at various approach speeds. The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were: (1) to find out whether train speed would significantly affect signal/sign reading; (2) to examine at which point certain types of signs or signals could be detected or recognised, and (3) to determine a speed cut-off level above which certain types of signs or signals are no longer recognisable or detectable. Fifty-seven train drivers from 12 Train Operating Companies in the UK participated in the trials. Twenty different types of lineside signs and ten types of signals were tested under six different approach speeds ranging from 100 to 350 km/h (62–218 mph). Driver performance measures were ‘time remaining to the signal/sign’ at the point of detection or recognition, and reading error rate. The results showe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train speed on driver responses to lineside signals/signs and demonstrated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driver responses to signals/signs and approach speed. This has been used to estimate a maximum approach speed limit within which a specific signal or sign can be correctly detected or recognised. The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a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52.
铜线材酸性高速电镀致密光亮锡、锡铜合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寻找低成本、低腐蚀、低污染高速电镀锡、锡铜合金工艺 ,在含光亮剂、柔软剂DL0 1、0 2、0 3的硫酸槽中在不同的电流密度、不同的搅拌速度下 ,在Φ0 .5mm的铜线上电镀Sn和Sn Cu合金镀层。DL0 1、0 2的主要成分是无芳香族的希夫碱 ,DL0 3的主要成分是醇醛缩合物。结果表明 ,在含有DL0 1、0 2、0 3和 35g/LSnSO4 ,137g/LH2 SO4 的镀液中 ,在Jc=10~ 90A/dm2 ,v=16 0~ 314m/min时 ,所得镀层致密、柔软、光亮。在含CuSO4 ·5H2 O 0 .5 ,3.5g/L的硫酸镀槽中 ,在Jc=9,18A/dm2 ,v=16 0m/min时获得了致密、柔软、光亮的Sn (0 .3%~ 0 .6 % )Cu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53.
涡轮钻具在高陡构造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涡轮钻具在秋参1井的应用情况,详细叙述了涡轮钻具在山前高陡构造快速钻进及防斜打直方面的优点,与常规钻井相比,机械钻速明显提高,钻井周期明显缩短,钻井成本明显下降,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4.
TK40 6H侧钻短半径水平井是西北石油局在塔河油田利用已钻无产能直井井眼侧钻钻水平井而布署的第一批短半径水平井 ,也是国内目前已钻的最深的短半径水平井 ,设计侧钻造斜井深在 5 30 0m以下 ,施工难度大 ,该批短半径水平井的钻成并获得良好的产能 ,使国内水平井钻井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本文主要从该油田短半径水平井钻井的技术难点入手 ,对TK40 6H侧钻短半径水平井的设计和施工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并通过主要工艺技术分析 ,阐明了技术实施的着眼点和配套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5.
二维多孔数控钻床加工路径的生成及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印刷电路板 PCB的加工是二维多孔数控钻的典型。实践表明加工同一零件不同的走刀路径其长度相差极大。为提高生产率 ,应使刀具的走刀路径尽量短 ,这其实是大型的 TSP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种路径的生成方法 ,分析了各自的适用场合。并用实例验证所提出的路径生成方法可极大地提高实际钻孔的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56.
随着开关磁阻电机的调速控制系统日臻完善,因其优越性能使得在各行业得到迅速推广,但在煤矿井下的特定环境中使用该调速系统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7.
黄龙林  潘杰 《真空》2002,(2):24-25
罗茨真空泵机组因配用前级泵不同和所处工作压力范围的差异,相应其抽气速率变化较大,设计中应根据具体工况条件及真空系统使用要求,力求使罗茨真空泵机组体现好的适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58.
钻井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分析钻井污水的来源及钻井污水共同的特点。阐述了国内外钻井污水处理的方法,即电絮凝浮选法、混凝-气浮-过滤法、机械过滤法和过滤-吸附-反渗透法和化学混凝-强化固液分离法以及絮凝剂作用机理,即压缩双电层机理、吸附电中和作用、吸附架桥作用和沉淀物网捕作用。提出要进一步开展絮凝机理研究,为今后研制性能更好的钻井污水处理剂新型产品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絮凝剂要在防腐、杀菌等方面起一定作用,使絮凝剂产品多样化和多功能化,以提高絮凝效果;在优选絮凝剂产品的基础上,加强对絮凝处理工艺的研究,规范各种处理措施,将会对提高处理效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欠平衡钻井技术及其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着重介绍了欠平衡钻井的适用范围、关键技术、特殊工具、钻井工艺要求以及一些在古潜山大缝裂缝性储层中的应用实例,并对欠平衡钻井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这对国内进一步开展欠平衡钻井技术工作(特别是对于古潜山大缝裂缝性储层)具有一定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0.
电潜泵中压变频调速系统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潜泵中压变频器输出端产生高次谐波和脉冲电流 ,对电潜泵电动机的绝缘性能和轴承寿命造成不利影响。为此 ,提出 3项改进对策 :①采用谐振软性开关逆变电路 ,使功率开关器件在零电压条件下导通 ;②在变频器逆变输出端设置电抗滤波器抑制高次谐波电流 ;③改变电动机内部结构 ,如加大定子槽宽 ,增加转子导条尺寸 ,变星接法为星 角接法 ,采用绝缘轴承等。实践证明 ,采取改进对策后 ,不仅提高了电潜泵的产量 ,而且变频器滤波后电动机端的过电压明显减小 ,电潜泵和电缆的寿命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