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73篇
  免费   2727篇
  国内免费   1168篇
电工技术   1573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2236篇
化学工业   1696篇
金属工艺   408篇
机械仪表   644篇
建筑科学   4602篇
矿业工程   2569篇
能源动力   724篇
轻工业   612篇
水利工程   2154篇
石油天然气   3471篇
武器工业   159篇
无线电   1602篇
一般工业技术   911篇
冶金工业   883篇
原子能技术   156篇
自动化技术   2166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22篇
  2022年   693篇
  2021年   763篇
  2020年   899篇
  2019年   701篇
  2018年   644篇
  2017年   852篇
  2016年   901篇
  2015年   963篇
  2014年   1615篇
  2013年   1269篇
  2012年   1773篇
  2011年   1831篇
  2010年   1382篇
  2009年   1355篇
  2008年   1320篇
  2007年   1504篇
  2006年   1388篇
  2005年   1136篇
  2004年   927篇
  2003年   848篇
  2002年   694篇
  2001年   566篇
  2000年   425篇
  1999年   336篇
  1998年   250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塔中地区西北部石炭系已开发TZ10、TZ40等多个海相碎屑岩油藏,CⅢ油组(石炭系III油组)含砾砂岩段为其主要的产油层段。通过岩心观察、分析化验资料、测井及地震资料等对含砾砂岩段的沉积相类型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石炭系含砾砂岩段主要为细砂岩、含砾细砂岩,形成多期相互叠置的正韵律砂体,砂岩岩石类型以岩屑质石英砂岩、岩屑砂岩为主,成熟度中等;发育冲刷面、滞留沉积、平行层理、交错层理等层理构造;砂岩粒度概率曲线以2段式为主,悬浮总体含量较高;含砾砂岩段灰色泥岩、褐色泥岩均有发育;泥岩微量元素反映出淡水、咸水古盐度特征;测井形态组合、三维地震属性均显示河道沉积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研究区CⅢ油组含砾砂岩段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发育三角洲平原的分支河道、越岸沉积以及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支河道、支流间湾、河口砂坝及席状砂等多种微相类型。辫状河三角洲河道的频繁侧向迁移垂向上形成了砂体的多期叠置,平面上形成了砂体的大面积分布,成为良好的油气储集体,寻找以河道砂体为主的岩性地层油藏是滚动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992.
松辽盆地肇源地区镜质体反射率(Ro)—深度(H)曲线在石炭系—二叠系顶部不整合面呈连续变化,表明石炭系—二叠系为后期深埋藏.通过Suggate标准图版确定研究区最大古地温梯度为石炭系—二叠系早白垩世抬升剥蚀前的古地温梯度.结合流体包裹体发育部位和均一温度可知石炭系—二叠系地层存在2期充注.研究表明,肇源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后期深埋藏存在二次生烃,为二次生气有利区.  相似文献   
993.
南海北部西沙海域发育大量的生物礁,活跃于整个新近纪,蕴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对西沙海域高精度地震数据及钻井数据的研究表明,早中新世时期,少量的生物礁初始发育于地势高点之上。至中中新世早期,生物礁进入了全面发育阶段,礁体类型众多,如点礁、台地边缘礁、塔礁等,广泛分布于西沙隆起西部的斜坡之上。在发育过程中,随着水体的加深,生物礁逐渐向隆起等地势高部位迁移。至中中新世晚期,进入衰退阶段,以马趾礁、台地边缘礁为代表,主要分布于西沙隆起之上。晚中新世以来,生物礁的发育进入了淹没阶段,并以垂向生长的环礁为代表,主要分布于西沙隆起之上的岛礁周缘。构造作用和相对海平面变化为西沙海域新近纪生物礁发育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其中构造断裂产生的构造高点控制生物礁初始发育的位置,后期基底构造沉降和相对海平面变化控制了生物礁发育演化的各个阶段,三级相对海平面周期性浮动也影响了生物礁旋回性的退积过程。  相似文献   
994.
盆地沉积环境研究对于预测储层分布及分析储层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在岩石学、沉积构造、古生物 学、沉积序列及测井相研究的基础上,对冀东油田高北斜坡带沙三段(Es3)沉积环境特征进行研究。 结果 表明:Es3 沉积期为扇三角洲-滨浅湖沉积环境;沉积序列为 Es33 沉积期湖盆萎缩→扇三角洲发育、Es32 沉积期湖盆扩张→扇三角洲萎缩、Es31 沉积期湖盆再度萎缩→扇三角洲发育;高尚堡油田北东向中央构 造带的隆起过程使得研究区存在 2 个相对独立的沉积分区。 通过探讨沉积环境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 认为: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是形成储层砂体的主要沉积体;储层砂体的分布和发育规模均受到 扇三角洲发育特征的控制;沉积环境变化导致岩性在横向和纵向上有所变化,并引起储层非均质性增强。  相似文献   
995.
近年来,针对蠡县斜坡提出了以岩性-地层油藏为主的精细勘探目标,这对沉积相的精细划分和重新认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岩心、录井及测井资料,精细刻画了蠡县斜坡沙三上亚段和沙一下亚段的沉积特征,并确定了有利储层的分布范围。结果表明:在沙三上亚段沉积期,辫状河道和辫状河泛滥平原较发育;在沙一下亚段沉积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滨浅湖滩坝较发育。对研究区有利储集砂体物性的统计表明,储集性能由好到差依次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辫状河河道砂体、滨浅湖滩坝砂体、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体。在沙三上亚段沉积期,研究区中部的同口镇和辛桥村-旧城村一带发育紧邻泛滥平原泥质烃源岩的辫状河河道沉积,为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有利地区;在沙一下亚段沉积期,研究区旧城村-西柳村一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滨浅湖滩坝沉积,为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潜力区。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川东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硅质页岩的成因,选取川东南涪陵页岩气探区钻井岩心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XRD)、光学显微镜、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开展了岩石的矿物组成、微观形貌和成分与结构特征研究。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下段页岩的矿物组成以石英为主,向上至龙马溪组中部和上部石英含量逐渐降低,黏土矿物含量明显增加。镜下观察到大量具清晰圈层状生长结构和针状结构的生物残体和碎屑,特别是在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下段尤为丰富,外观具有放射虫和海绵骨针的典型形貌特征。前者内部具有明显的圈层和外部裙边状结构,碎屑骨架与内部充填物质均为微晶石英;碎屑间更小粒级的石英颗粒则多呈不规则球状或椭球状,自形程度低,充填在矿物基质中,应属生物硅质溶解再沉淀形成的自生石英。后者则以较完整和碎屑两种形式呈分散状分布在矿物基质中。五峰—龙马溪组高丰度硅质生物及其硅质重结晶产物的存在,为该段硅质页岩的生物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具有古生产力恢复、水体沉积环境追溯、微观孔隙结构和岩石力学分析等多方面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利用临兴地区下石盒子组沉积砂体的重矿物、阴极发光、微量元素等资料,运用统计、计算等方法,确定出研究区下石盒子组的储层碎屑颗粒来源,并结合盆地周缘喷发出的火山物质探讨物源对储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下石盒子组砂岩中碎屑颗粒物源主要来自盆地北部阴山山脉,其母岩岩性为片麻岩相、变粒岩相、麻粒岩相及混合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火山岩等,主体由前寒武纪变质岩构成,填隙物物源主要为盆地周缘火山喷发形成的凝灰质。在物源控制下,下石盒子组砂岩骨架颗粒组分具有高含量岩屑特点,但由于水流的分异作用,千枚岩、泥板岩等塑性岩屑常存在于中砂级以下的砂岩中,在压实作用下破坏储层储集性能,粒度较粗的砂岩则因具有高含量刚性颗粒特点仍然可以形成优质储层;而同沉积的火山物质因不受水流分异作用的影响而广泛存在于各粒级砂岩中,因其具有塑性特征,在压实作用下加剧了储层致密化。火山物质为绿泥石环边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抑制石英加大边,在接受溶蚀后形成良好储层。由于物源区母岩长石矿物含量较低,粒内以及粒间孔隙多数由火山物质的溶蚀所提供。因此,火山物质相对于母岩区碎屑颗粒对储层的影响更大,是导致储层致密化以及非均质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8.
为弄清火烧山地区二叠系平地泉组低渗透储层原油成藏规律,在烃源岩评价和原油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储层物性对多期原油成藏控制作用分析。研究表明,火北和火烧山背斜烃源岩均处于低成熟阶段,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导致的储层物性差异是造成这两个地区原油性质不一致的重要因素。火北储层岩石颗粒细小,压实作用较强,孔隙度、渗透率较低,储层物性较差,其对应的原油成熟度低;火烧山背斜储层孔隙度较高,渗透率相对较好,原油成熟度高于火北地区,具有混源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火烧山地区二叠系平地泉组致密油控藏模式:火烧山背斜储层物性较好,具“两期成藏”的特征,原地低成熟原油仅占据部分孔隙,后期还捕获了经断裂向上调整而来的火东向斜的成熟原油;而火北地区储层致密,孔隙空间大部分被自身源岩低成熟原油充注,表现出“自生自储  相似文献   
999.
川东北普光地区礁滩型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岩心、铸体薄片、压汞、扫描电镜、物性等资料,对四川盆地普光地区长兴-飞仙关组礁滩型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岩石成分非均质性、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孔隙类型非均质性、裂缝类型非均质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普光地区长兴-飞仙关组储层在岩石成分和孔隙结构上表现出较强的微观非均质性,而在孔隙类型和裂缝类型上表现出弱非均质性。综合分析认为,普光地区长兴-飞仙关组礁滩型储层为中等微观非均质性储层。该研究方法对相似地区的礁滩型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山西省大同市吴官屯侏罗系辫状河沉积露头观察、测量及成因分析,对该露头进行了3~5级构型解剖。此处沉积体垂向发育三期辫状河道砂体,期次之间发育稳定的细粒沉积物;在单期河道砂体内部,发育辫状河道和心滩两个4级沉积构型单元,其中,心滩主要为辫状河砂体类型;在单一心滩内部,发育多个增生体,增生体之间界面处发育沟道及落淤层,均为细砂岩充填,未见泥质夹层。在以上解剖基础上,综合其它同类型辫状河心滩沉积特征,最终得到了粗粒辫状河心滩级次及内部细粒沉积单元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