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6篇
  免费   1301篇
  国内免费   931篇
电工技术   10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494篇
化学工业   1535篇
金属工艺   156篇
机械仪表   106篇
建筑科学   340篇
矿业工程   301篇
能源动力   203篇
轻工业   764篇
水利工程   216篇
石油天然气   5675篇
武器工业   30篇
无线电   400篇
一般工业技术   600篇
冶金工业   88篇
原子能技术   131篇
自动化技术   791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415篇
  2021年   474篇
  2020年   406篇
  2019年   382篇
  2018年   341篇
  2017年   323篇
  2016年   454篇
  2015年   376篇
  2014年   551篇
  2013年   712篇
  2012年   657篇
  2011年   699篇
  2010年   530篇
  2009年   428篇
  2008年   483篇
  2007年   510篇
  2006年   560篇
  2005年   485篇
  2004年   495篇
  2003年   416篇
  2002年   328篇
  2001年   277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辽河东部凹陷北部不整合类型及油气成藏规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不整合对油气藏形成有重要作用。辽河幼陷东部凹陷北部地区不整合较发育,根据实际资料研究沙三段顶面不整合类型(削截、平行和超覆)和不整合面上下6类岩性接触关系的平面分布。不整合类型和不整合面上下岩性接触关系不同,对油气藏形成的作用不同:下泥上砂的削截和平行不整合可在不整合面之上成藏;下砂上泥的削截不整合易在不整合面之下形成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地层超覆不整合可形成地层超覆油气藏;不整合面上下均为砂岩,可作为沙三段烃源岩生成油气的运移通道;不整合面上下均为泥岩,可起封堵和区域盖层的作用。根据上泥下砂的不整合面分布区有利于形成不整合遮挡油气藏的认识,预测青龙台构造高部位和茨榆坨潜山的低带是有利目标区。图5参12  相似文献   
22.
根据2002年SEG年会部分论文编译而成,包括解释技术和压力预测技术。概要性地介绍了偏移成像技术;新属性技术;自动地震相分析技术;油气检测技术;储层反演技术和2种实用的压力预测技术。  相似文献   
23.
油气输导体系的类型及配置关系   总被引:51,自引:3,他引:48  
将输导体系划分为储集层输导体系、断裂输导体系和不整合输导体系3大类,8种类型,指出输导体系的时空配置关系是决定油气藏的重要因素;着重阐明了输导层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配置关系,认为这些配置关系是影响输导体系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提出了运移级次性的概念,讨论了划分运移级次对油气运移研究的意义,指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邻近玛湖以储集层输导体系和不整合输导体系为主.边缘地区以断层输导体系为主。浅层油气成藏期主要取决于断层的活动期。  相似文献   
24.
油气运移的条件和油气运移的特征决定了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沾化凹陷南斜坡不整合面、断层以及各层系储集砂体的空间配置构成复杂的立体网络通道,决定了油气的运移,控制了油气分布。以断层为垂向运移通道的油气藏常在断层带附近多层叠置;以连通砂体为主要运移通道的油气藏常形成于距烃源层较近或相邻的层位;以不整合面作为运移通道往往可使油气长距离运移形成各种地层油气藏。沾化凹陷南斜坡的油气藏都是油气经过两种或多种输导层阶梯式运移而形成的。砂体、断层和不整合面组成的输导系统的末端和边缘是油气运移的重要指向区。  相似文献   
25.
塔巴庙区块气藏属于低压、低渗气藏,储集层物性差异大、含气级别高,但含气非均质性强,录井解释评价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综合判断储集层物性和含气性方面的研究,分别探讨了钻时与全烃、钻井液性能与全烃、钻井液粘度与全烃、气测显示与测井参数和烃组分与气显示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其相关性及其在塔巴庙区块气层解释评价中的意义及作用。通过相关性研究,不但摸索出定性解释评价气层的方法,同时为今后深入研究录井相关参数关系,探索其内在规律,为实现准确解释评价储集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在分析高含水开发单元特点的基础上,针对该阶段剩余油的品位、分布和油水关系极为复杂、挖潜难度大的技术难点,提出了适合江苏复杂断块油田高含水开发单元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思路和工作程序、技术对策,并在真武油田高含水开发单元进行了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7.
生烃化学动力学在川东北普光气田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普光气田是四川盆地近期发现的规模最大、埋藏最深、资源丰度最高的气田。通过认识普光气田各个烃源岩层的贡献量、生烃关键期与构造演化的关系、油气成藏具体模式等,建立生烃化学动力学模型、标定参数,结合地区烃源岩参数和地史、热史资料,定量描述该地区的生烃过程及油裂解成气过程。认为:普光地区的主力烃源岩为下志留统泥岩;主要干酪根生油期为早二叠世末到早三叠世末期(距今286Ma至240Ma);主要干酪根生气期为中三叠世(距今240Ma至230Ma);主要气源是原油后期热裂解气,原油裂解成气的时间比较晚,主要油裂解成气期为早白垩世(距今144Ma至97.5Ma),从而决定了普光气田的成藏模式为“多期成藏,油气转化,晚期定位”。图2表3参33  相似文献   
28.
三维合成炮叠前深度偏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文生 《石油物探》2003,42(4):448-451
对国际上标准的SEG/EAEG模型进行了三维合成炮叠前偏移研究。与三维单炮叠前深度偏移不同 ,三维合成炮叠前偏移有一个叠前数据的合成过程 ,由于合成后数据量大大减少 ,所以合成炮偏移的计算量要比单炮偏移小得多。阐述了三维合成炮叠前偏移的实现过程 ,给出了相应公式。对SEG/EAEG盐丘模型的一个数据集进行了MPI并行计算 ,取得了良好的成像效果。所作的较多计算表明了三维合成炮叠前偏移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这为野外实际数据的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提供了另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9.
Fourteen commercial polyadipates and a polysebacate were analysed for their components of a molecular mass below 1000 Da, primarily with the aim of generating the background data for measuring the migration of this type of polymeric additives from plasticized PVC (e.g. cling films and gaskets of lids) into foods or food simulants. Sinc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1000 Da varies between the polyadipates, the main components must be identified to enable a correct quantification. Polyadipates differ in the diol used as linker, their termination (acid or alcohol) and in the end‐capping (free alcohols, acetylation, acylation with fatty acids, esterification with octanol/decanol). Gas chromatography (GC) provides good separation, but the material remaining in the column up to high temperatures decomposes and forms a hump in the rear part of the chromatogram. Examples of mass spectra are shown, the most indicative fragments pointed out and spectra of 159 components listed. The polyadipates and the sebacate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tructure, the main components <1000 Da and the fraction of material <1000 Da.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30.
金属迁移能导致混合微电路发生灾难性失效。本文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测试方法-水滴试验法,来测量厚膜电路的实际金属迁移率。用引方法测量时,发现Pd-Ag导体的迁移率最大,Pt-Au导体的金属迁移率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