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7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165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67篇
化学工业   3333篇
金属工艺   125篇
机械仪表   52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22篇
能源动力   133篇
轻工业   10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381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5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9篇
冶金工业   53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8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1.
The hydrogenation of C, CO, and CO2 has been studied on polycrystalline cobalt foil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UHV studies and atmospheric pressure reactions in temperature range from 475 to 575 K at 101 kPa total pressure. The reactions produce mainly methane but with selectivities of 98, 80, and 99 wt% at 525 K for C, CO, and CO2, respectively. In the C and CO2 hydrogenation the rest is ethane, whereas in CO hydrogenation hydrocarbons up to C4 were detected. The activation energies of methane formation are 57, 86, and 158 kJ/mol from C, CO, and CO2, respectively. The partial pressure dependencies of the CO and CO2 hydrogenation indicate roughly first order dependence on hydrogen pressure (1.5 and 0.9), negative first order on CO (–0.75) and zero order on CO2 (–0.05). Post reaction spectroscopy revealed carbon deposition from CO and oxygen deposition from CO2 on the surface above 540 K. The reduction of cobalt oxide formed after dissociation of C-O bonds on the surface is proposed to be the rate limiting step in CO and CO2 hydrogenation.  相似文献   
92.
乐长高  胡燚 《化工时刊》2002,16(10):18-21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具有C2对称性的手性双磷杂环戊烷配体DuPHOS,此配体在烯酰胺类、2-烷基琥珀酸类、α-羟基醌类、开链烯醇酯类、酮类等众多类型底物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中显示出了极高的对映体选择性,本文对此配体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3.
采用XPS等分析手段证实了2-乙烯基吡啶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双醋的交联共聚物小球可作为配体与钌形成配合物,该配合经硼氢化钠还原后生成加氢催化剂PVMRu*,其对苯环(苯、苯酚)催化剂加氢的性能良好,所生成产物的选择性高.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压力及搅拌速度的提高均有利于提高反应的活性.  相似文献   
94.
胡长员  李凤仪  华丽  张荣斌 《稀土》2006,27(4):15-20
采用超声辅助的浸渍-还原法制备了N i-B/CNT s及L a改性的N i-B/CNT s非晶态合金催化剂,运用ICP、XPS、TPR、H2-TPD、CO化学吸附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催化剂的乙炔选择加氢性能。与N i-B/CNT s相比,添加适量L a提高了活性N i表面积,增强了N i的富电子性,促进了催化剂还原、氢脱附性能,并具有更好的加氢活性,L a的适宜添加量为5%~8%(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95.
采用引入钼组分的办法,调变NiO-TiO2-Al2O3体系的性能。TPR结果发现,含Mo催化剂产生了还原性能不同的多 种镍原子位。当n(Ni):n(Mo)=3.04时,形成了3个还原峰:峰Ⅰ为362.5℃,与纯NiO的最高还原峰接近;峰Ⅱ位于 482.1-491.6℃之间,与NiO-TiO2-Al2O3催化剂tm为483.4℃接近,峰形都比较宽;在430.2℃还存在1个还原态(峰 Ⅲ),说明骨架内作用的复杂性。可以推测,催化剂中加入Mo后,减弱了Ni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生成了容易被还原的, 类似于纯NiO样品的Ni原子位。同时,Mo的引入增加了NiO-TiO2-Al2O3催化剂的氢化学吸附量。在Mo含量较低时,即 当n(Ni):n(Mo)=5.22和9.47时,表面镍原子浓度不高,耗氢量也低于粉状纯NiO催化剂的。随着Mo含量的增加,当 n(Ni):n(Mo)=3.69和3.04时,表面镍原子浓度高,单位质量金属镍的耗氢量远高于其它样品。证明Mo的突出作用是 提高了催化剂中活性组分镍的分散度。高钼的NiO-MoO3-TiO2-Al2O3型催化剂的选择性加氢脱芳烃精制煤油的芳烃含量 平均低于200 μg/g,所用的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180℃,压力1.2 MPa,LHSV2.0 h-1,氢油体积比500: 1。表明n(Ni) :n(Mo)=3.04-5.22的NiO-MoO3-TiO3-Al2O3型催化剂的加氢脱芳烃性能满足煤油脱芳烃和除味的要求。  相似文献   
96.
SinceCoeyandSun[1]discoveredtheinterstitial compoundSm2Fe17Nx,ithasattractedmanyresearch ers′attention.Asakindofpermanentmagneticmate rial,Sm2Fe17Nxexhibitsfairlyhighsaturationmagneti zation(1.54T)[2],highanisotropyfield(14T)under roomtemperatureandhighC…  相似文献   
97.
DSD酸的清洁生产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氧化硫磺化对硝基甲苯(PNT)制取2-甲基-5-硝基苯磺酸(NTS)并副产98%硫酸,解决了老工艺的废酸污染问题;采用非水溶剂氧化法替代传统的氧化缩合工艺,使产品苄基物含量大幅度降低,无有害废水排放;以Pd/C为催化剂的催化加氢还原法生产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DSD酸),彻底革除了盐酸铁粉还原法的废渣废水,产品质量好,收率高。按照该工艺进行小试,产品总收率达到85.6%,实现了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98.
采用从头计算方法(HF)对几种膦铑络合物[Rh(R,R)-DIPAMP]^ ,[Rh(S,S)-CHIRAPHOS]^ ,[Rh(DIPHOS)]^ 及它们与乙基-α-乙酰胺基肉桂酸(MAC)结合形成的中间体[Rh(R,R-DIPAMP)(MAC)]^ ,[Rh(S,S-CHIRAPHOS)(MAC)]^ ,[Rh(DIPHOS)(MAC)]^ 的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显示:(1)采用从头计算方法对含有膦铑络合物的较大催化体系的全优化计算是可行的;(2)分子构型不同的双膦配体及其所形成的膦铑络合物中大部分主要原子间的键长、键角数据相差不大,但手性的不同对膦铑络合物的部分键长、键角数据有所影响;(3)在与(MAC)形成络合物前后,双膦配体上主要原子的电荷分布变化并不显著,但金属铑原子上的电荷则显著增加,可能是MAC在与膦铑配体络合过程中有电荷向铑原子上进行了转移.  相似文献   
99.
采用正交实验、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等方法,找到了玉米油加氢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即沉淀温度318K、干燥温度383K、载体与活性物配比2∶1、老化平衡时间1h)和最佳氢化工艺参数(氢化温度458K、氢气压力101.33kPa、催化剂用量为0.250g/kg),初步建立了玉米油氢化的选择性指数(SI)与催化剂主要制备条件(沉淀温度、载体与活性物配比)及氢化工艺参数(T、P、C)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00.
加氢反应器接管裂纹的疲劳扩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预测焊接构件在中温环境下的疲劳裂纹扩展寿命,提出了一组新的疲劳裂纹扩展方程.采用紧
凑拉伸(CT)试样,对2.25Cr1Mo钢在室温和420℃时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进行了测试研究,通过速率试验
值的回归分析,推导了两种温度下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方程,并利用该方程计算了一台加氢反应器接管焊缝
部位浅长表面裂纹的疲劳扩展量和表面裂纹临界长度,对扩展后的裂纹进行了安全评估.研究结果表明,
420℃时2.25Cr1Mo钢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高于室温,反应器接管焊缝处的裂纹疲劳扩展不会威胁其使用安
全性,该扩展方程的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靠度,可用于该钢种的裂纹疲劳扩展预测和安全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