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6篇
石油天然气   203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针对目前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无效能耗较高、炎热季节能耗巨大的现状,从整个系统的运行模式上探讨了无效能耗的成因,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为此开发了一套中央空调系统节能装置。从理论上建立了系统运行的动态数学模型,设定优化运行模式。在智能控制技术的支持下,使中央空调系统按最优模式运行,以达到既保持舒适性要求又节能省电的目的。对装置的节电率进行了比对实测,结果为22.6%,并逐一分析了测试结果。结果表明,装置在南方地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2.
根据双河油田Ⅴ下层系油藏特征建立非均质模型,得到不同模型剩余油分布模式;分析不同地质、开发条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注采井组生产井综合含水率达到95%时,采出程度、剩余油非均质程度与不同因素(提液速度、井距、平面渗透率级差、地层倾角、油层厚度)的关系式。分别应用回归公式和数值模拟对双河油田五点井网的采出程度、剩余油非均质程度进行计算,二者结果误差均小于10%。综合运用回归公式定量描述剩余油及井组剩余油分布模式对今后实际油田注采井组单元后期开发调整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3.
碳酸盐岩油藏储集层非均质性强,注水开发时注入水易沿高渗通道窜进,导致生产井发生水窜或水淹、含水率上升速度加快、开发效率低。基于井间连通性原理,根据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地质特征、开发动态等,可定量表征井间的连通性参数传导率和连通体积,构建碳酸盐岩纵向多层油藏井间连通性模型,进而获取油藏各层注水井平面注水劈分系数、注水利用率等。结合自动历史拟合方法和生产优化算法,实现对油水井生产动态的实时优化和预测。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年增油1.1×104 m3,具有较好的增油效果,对同类型油藏的高效开发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4.
注采比合理性对气驱生产效果影响较大。基于物质平衡原理、达西定律和油气分流理论、气驱增产倍数和气驱油墙描述等概念与成果,考虑并量化了注入气溶解、油藏流体膨胀、注入气成矿固化、储层压敏效应、天然裂缝疏导和干层吸气、注气井组和外部液量交换、气油比构成等因素,分别建立了基于采出油水两相地下体积的气驱注采比计算公式(2P公式)和基于采出油气水三相地下体积的气驱注采比计算公式(3P公式),给出了单井日注气量计算方法。应用新方法,研究代表性特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项目注采比变化情况,连续注气气窜后应按照3P公式计算的气驱注采比进行配注;水气交替注入按照2P公式计算的气驱注采比进行配注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65.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单井注水替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塔河油田在碳酸盐岩油藏能量弱的定容性单井缝洞单元进行了注水替油试验,大幅度提高了原油采收率。通过全面分析塔河油田大量现场注水替油资料,提出了以下注水替油技术:选择通过机采手段无法正常生产的定容性油井进行注水替油,并优先选择溶洞型储集体油井;注水替油前要尽可能利用天然能量,在地层压力难以维持正常机抽生产时进行注水替油;在注水替油的第一个周期,周期注采比应控制在0.25~0.50;溶洞型储集体油井早期注采比应控制在1.0~2.0,中后期控制在0.5~1.0;裂缝性储集体油井早期注采比应控制在0.8~1.5,中后期控制在0.3~0.8;溶洞型储集体油井前期可适当提高注水速度,裂缝性储集体油井的注水速度不宜过高;注水压力应低于井口承压能力和地层破裂压力;注水焖井后开井产液量不能高于注水前正常生产时的产液量。这些技术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单井注水替油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6.
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注采比因素的均质油藏数学模型。用数值方法对其求解。绘制并分析了不稳定压力动态典型曲线。研究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和注采比对压力动态影响较大。对于开井压力降落情况,注采比小于1时,压力及其导数曲线均上翘,生产压差增大;注采比大于1时,压力及其导数曲线均下掉,生产压差减小。对于关井压力恢复情况,启动压力梯度和注采比越大,井底压力恢复得就越高。在低渗透油藏的测试资料分析中,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注采比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7.
高含水后期多层砂岩油田单砂体注采关系完善程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成方  齐春艳  杜庆龙 《石油学报》2006,27(Z1):133-136
针对多井网、多油层非均质砂岩油田油水井数多、井网间开发层系相互交叉、注采关系复杂的特点,如何及时、客观、准确评价单砂体水驱控制程度是高含水后期精细挖潜的技术保证。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单砂体注采关系因素分析,利用近年来大庆油田检查井资料及统计学方法,提出单砂体注采关系完善程度评价方法。该方法具有标准统一、客观性强、准确程度高的特点,为多井网、多油层油田单砂体注采关系完善程度及潜力评价提供了有效途径,在大庆油田区块调整、综合治理、措施井层优选中得到较好应用。  相似文献   
68.
倒装技术目前被应用在CMOS图像传感器当中,用以提高传感器感光层的填充系数.使用成熟的制备工艺,CMOS图像传感器中仍然有少量凸点失效.在高像素,小间距的CMOS图像传感器当中,凸点数目较大,无法逐一检测坏点,因此依靠菊链结构检测点阵.然而,菊链的检测结果与点阵良率之间的数量关系罕有涉及.文章根据菊链结构与特性,从0-...  相似文献   
69.
根据水驱开发油田合理油水井数比和注采比的准确定义,由极值原理,详细推导了油水井地层压力相同和不同时油田合理油水井教比的计算公式.该公式不仅适用于注采平衡条件下油田合理油水井数比的计算,亦适合干非注采平衡条件及低渗透油田合理油水井数比计算.以往采用的算法均存在缺陷:"吸水、产液指数法"建立在注采平衡基础之上,"吸水、产液...  相似文献   
70.
集中供热与分散供热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改造小区低效、分散的锅炉,实行集中联片供热,热、电结合,逐级利用热能,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