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24篇
  免费   2558篇
  国内免费   1364篇
电工技术   2135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2322篇
化学工业   1062篇
金属工艺   629篇
机械仪表   1117篇
建筑科学   1425篇
矿业工程   885篇
能源动力   732篇
轻工业   517篇
水利工程   1217篇
石油天然气   2005篇
武器工业   623篇
无线电   427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762篇
冶金工业   345篇
原子能技术   311篇
自动化技术   1584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278篇
  2022年   585篇
  2021年   634篇
  2020年   589篇
  2019年   530篇
  2018年   543篇
  2017年   628篇
  2016年   770篇
  2015年   755篇
  2014年   1158篇
  2013年   1133篇
  2012年   1404篇
  2011年   1570篇
  2010年   1234篇
  2009年   1330篇
  2008年   1140篇
  2007年   1494篇
  2006年   1454篇
  2005年   1127篇
  2004年   963篇
  2003年   911篇
  2002年   657篇
  2001年   581篇
  2000年   590篇
  1999年   496篇
  1998年   420篇
  1997年   330篇
  1996年   309篇
  1995年   255篇
  1994年   215篇
  1993年   202篇
  1992年   154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为了提高目前公路交通中对车辆速度的监测手段,提出一种基于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的新型雷达测速仪,结合多普勒测速原理和信号处理的谱估计法,介绍了由毫米波多普勒收发前端和SamsungS3C2410A处理器构成的雷达测速仪的整体设计,包括其硬件结构的设计和在ARM920T内核中实现基4时间抽取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fastFouriertransform,FFT)。实验结果表明,该雷达测速仪的测速精度可达±1km/h,其优化后的FFT算法具有很高的精度和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52.
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本征型光纤倏逝波传感器.采用有机玻璃板和大半圆弧高抛光PVC管构成光纤支架,将60/125 μm阶跃多模光纤隔一定距离剥除等长度涂覆层后缠绕于光纤支架上,其无涂覆层部分位于上下两PVC管之间,经化学腐蚀后获得裸芯总长度大于0.5m的新型高灵敏本征型光纤倏逝波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亚甲基蓝的探...  相似文献   
153.
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薄膜SAW NO2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聚合物沉积于声表面波(SAW)气体传感器的敏感区,形成敏感薄膜,实现了室温下对不同体积分数NO2的检测.研究表明:这种传感器具有很高的敏感性,良好的重复性和低体积分数检测极限.同时,单一聚苯胺薄膜也做了对比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聚合物敏感膜比单一聚苯胺薄膜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更短的...  相似文献   
154.
针对传统的钢轨断轨检测效率低、无法进行实时检测的不足,对串脉冲超声导波断轨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为了增强发射能量,同时达到脉冲叠加的目的,研发了脉冲个数、脉宽、间隔均可调的高压串脉冲超声导波发射系统;为了保证接收信号的信噪比和空间精度,用匹配滤波的方法对接收信号进行脉冲压缩.采用研制的串脉冲超声导波断轨检测系统,选用SH导波换能器在钢轨上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检测系统性能稳定,经过串脉冲叠加,使接收信号的幅值约为单脉冲接收信号的3倍,经过匹配滤波后,信噪比得到明显提升.该方法的换能器置于轨腰,能够对钢轨实现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55.
156.
在建立基于声发射技术的裂纹产生与拓展检测系统的基础上.以薄钢板为实验对象,研究了Lamb波在薄板中传播的频散及多模态特性,并结合morlet小波时频联合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针对声发射信号在薄板中传播时产生的不同模态进行识别的方法.通过提取不同模态波到达同一传感器的时间差并依据不同模态波对应的波速实现对出现裂纹的位置进行定位.经过实验研究表明,运用该方法不仅能准确地识别A0、S0模态波并实现对声发射源进行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157.
为了准确分析反射型声表面波器件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基于耦合模理论和P矩阵方法建立了器件的耦合模模型,分析得到器件的电反射特性即反射系数S11曲线,并在128°Y-X LiNbO3压电基片试制了频率为90 MHz的多种参数的器件,分析与测试结果表明:单个叉指换能器器件的S11中心频率为91.26 MHz,幅值为-20.58 dB,与理论分析结果91.44 MHz和-19.21 dB相近;带有反射栅的器件比单个叉指换能器件在中心频率处S11幅值增大约8.5 dB,谐振峰增多,时域曲线有明显的反射峰信号,验证了反射栅的反射特性;叉指换能器叉指对数减小使器件中心频率处的S11幅值减小,时域中的回波信号更尖锐,信噪比明显增大,表明对数较多的IDT具有较强的反射特性,对回波信号干扰较大,过小的叉指对数对器件声电转换效率影响很大,会使器件性能下降;较大的反射栅指条数对回波信号影响不大,但过小的指条数会降低反射栅反射系数,使得回波信号信噪比减小,纹波增多.  相似文献   
158.
本文探索了一种声表面波串联谐振器传感系统及其初步应用。该传感器的敏感部件由丝网印刷碳电极和一个433MHz声表面波谐振器串联组成。采用真空包装的声表面波谐振器工作在较高的频率下,这有利于提高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敏度。我们制备了不同浓度的小鼠肠道内分泌肿瘤细胞STC-1悬液用于检测实验,每种样品取100微升滴在丝网印刷碳电极上,实验记录了每种浓度细胞悬液的传感器响应。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以检测不同浓度的细胞悬液,并且具有较好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59.
光纤无线电系统利用光载波携带毫米波信号在中心站和基站之间构成上行和下行传输链路,能够满足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需求.利用光外差的方法产生毫米波信号是光载毫米波最简单和直接的方式.分析了在光纤无线电系统中利用光纤布拉格光栅从可调谐激光器中反射出两束相位近似相等的相干光,采用平衡探测产生了毫米波信号,降低了相位噪声和强度噪声对产生的毫米波信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0.
An underwater object moving at a near-critical speed in a shallow-water domain had been observed to generate a sequence of upstream propagating solitary waves with an elongated depression of water surface and a train of dispersive waves followed in the downstream.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of a two-dimensional stream function–vorticity based viscous fluid model with satisfied nonlinear free-surface conditions to study the generation of solitary waves and the induced vortex motion under the forcing of a moving object. A combined finite analytic and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is adopted to solve the flow field equations and free-surface boundary conditions in a transient curvilinear coordinate system. The model is shown to produce free-surface elevations in fairly good agreements with published results for a test case of a moving smooth bump. Other tests for the generation of recirculation zone behind a body of square shape in a confined fluid domain are also conducted to further verify the model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ing the generation of upstream advancing solitary waves and downstream vortex pattern by a blunt rectangular body moving at a critical speed along the bottom in a domain with free surface are presented. Comparisons of results from potential flow and viscous flow conditions are made to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viscosity to the wave generation. Different from the relatively regular vortex pattern occurred under the case of Re = 3500, the transition of the vortex motion for a larger Reynolds number (e.g. Re = 35,000) evolves without a regular pattern throughout the generation process of the advancing solitons. The effects of the size and bluntness of a moving object on the generated flow field and free-surface elevations are also analyz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