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26篇
电工技术   26篇
综合类   44篇
化学工业   132篇
金属工艺   25篇
机械仪表   51篇
建筑科学   160篇
矿业工程   60篇
能源动力   63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38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4篇
冶金工业   52篇
原子能技术   16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利用超声法制备偏硼酸根离子改性ZnMgAl层状双氢氧化物(B-LDHs),将其添加到聚氨酯弹性体(PUE)中制得PUE复合材料;通过锥形量热及烟密度研究了B-LDHs对PUE复合材料阻燃抑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复合材料的热失重、残炭的拉曼光谱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当B-LDHs的质量分数达到3%时,PUE复合材料的最大热释放速率及最大烟密度值相比于纯PUE的分别降低了59%和39%,表现出良好的阻燃抑烟性;这主要是由于BLDHs片层结构的物理阻隔作用,及其受热分解成的金属氧化物使炭层更加致密;另外,硼酸盐受热分解时能形成玻璃态膨胀层,隔绝氧气与热的传播,抑制可燃气体的扩散,提高复合材料受热分解时的残炭率及石墨化碳的形成,使得残炭的抗热氧化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72.
《工程爆破》2022,(5):72-77
露天矿爆破作业是矿区粉尘排放的最大来源,为探讨深孔台阶爆破水袋封堵降尘效果,进行了现场实验,通过合理设计实验方案,对水袋不同长度、直径、厚度和不同装填位置、比例等条件下的有爆破粉尘的浓度进行对比,依据实测数据分析得到了水袋参数和爆破粉尘浓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水袋爆炸水雾在露天矿山台阶爆破中会显著降低爆破粉尘浓度,双水袋中间隔钻屑比单水袋降尘效果更加明显,水袋填塞长度占填塞总长度的最佳比例为75%。  相似文献   
73.
简述净化除雾器的形式与结构、基本原理及脱硫除雾器的主要性能、特性及设计参数,分析净化除雾器在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4.
电缆隧道灭火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电缆隧道火灾的起因、危险性及特点,比较分析了电缆隧道的灭火技术,提出了一套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解决方案,并结合某钢厂电缆隧道项目对高压细水雾系统工程进行设计,研究成果和实践对计算机房、控制室、油浸变压器、档案库房、高压配电室等重要危险场所细水雾灭火系统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5.
燃机空气进气系统在高湿环境下运行时阻力急剧增长(定义为“湿堵”)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在阐述燃气电厂湿堵案例基础上,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机理,进而从提高过滤器耐湿性能和控制进气温湿度2个角度研究了被动预防和主动干预的应对策略。过滤器耐湿性能和压气机进气加热试验表明,提高过滤器耐湿性能和进气加热可以有效解决进气系统湿堵。  相似文献   
76.
尤良洲  王丰吉  胡妲  朱跃 《中国电力》2018,51(8):162-166,179
脱硫系统协同除尘技术路线在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设备的前提下,实现烟尘超低排放。通过对三级屋脊式除雾器、管式除尘除雾装置及冷凝式除尘除雾装置技术比较可知,三级屋脊式除雾器运行稳定、成熟可靠、应用广泛。同等改造条件下三级屋脊式除雾器改造费用低于其他两种除尘除雾装置。  相似文献   
77.
直射式高压喷嘴雾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直射式雾化喷嘴进行选型及内部尺寸寻优。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额定工况流量qv=16mL/r、压力p=14MPa下,最佳喷嘴出口直径d值约为1.5mm;d小于1.5mm时,p是影响雾滴索太尔平均直径d32的最关键因素,喷嘴喉部长度l/d及收缩角α对d32影响不大;8~9MPa为系统稳定雾化压力。p=9MPa、d=1.1mm时,采用三维多普勒相位粒子测速仪对雾滴d32及速度进行测量,在距喷嘴出口500mm截面处,从中心到边缘,优化结构后的高压直射式喷嘴的雾滴d32及轴向速度ux降幂下降,而径向速度ur呈升幂趋势。  相似文献   
78.
细水雾抑制扩散火焰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细水雾抑制扩散火焰的作用过程,探讨了细水雾抑制扩散火焰的机理和规律。细水雾抑制扩散火焰主要是通过水雾的蒸发潜热吸热、热容吸热、稀释氧气等作用,达到控制和扑灭火灾的目的。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维数值模拟,其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物理趋势基本一致,验证了实验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9.
80.
A series of full-scale explosion suppress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a compartment. The suppression performance of three extinguishing systems with two suppressants for the deflagration-type explosion was studied. The impact of agent discharge direction, the presence of an obstacle and the use of additives on suppression performance were investigated with extensive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The negative aspects and toxicity issue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tection systems are also addressed in the paper. The three extinguishing systems evaluated in this project were a high pressure HFC-227ea (FM-200) extinguisher, a hybrid gas generator with FM-200, and a hybrid gas generator with water, with full-system hardware including optical flame sensors and electronic controller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losion in a compartment originating from a fuel spray was a serious threat to any occupant in the compartment and could cause major damage to equipment, but, the explosion generated in the experiments was controlled or extinguished by appropriate extinguishing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