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58篇 |
免费 | 223篇 |
国内免费 | 22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9篇 |
综合类 | 219篇 |
化学工业 | 260篇 |
金属工艺 | 69篇 |
机械仪表 | 17篇 |
建筑科学 | 162篇 |
矿业工程 | 148篇 |
能源动力 | 35篇 |
轻工业 | 131篇 |
水利工程 | 142篇 |
石油天然气 | 1611篇 |
武器工业 | 11篇 |
无线电 | 6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0篇 |
冶金工业 | 1060篇 |
原子能技术 | 12篇 |
自动化技术 | 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112篇 |
2021年 | 121篇 |
2020年 | 90篇 |
2019年 | 55篇 |
2018年 | 67篇 |
2017年 | 69篇 |
2016年 | 68篇 |
2015年 | 92篇 |
2014年 | 120篇 |
2013年 | 122篇 |
2012年 | 166篇 |
2011年 | 291篇 |
2010年 | 248篇 |
2009年 | 230篇 |
2008年 | 212篇 |
2007年 | 268篇 |
2006年 | 295篇 |
2005年 | 253篇 |
2004年 | 202篇 |
2003年 | 249篇 |
2002年 | 173篇 |
2001年 | 150篇 |
2000年 | 71篇 |
1999年 | 53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67年 | 2篇 |
1965年 | 3篇 |
1964年 | 7篇 |
1963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含油气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沉积了 浅海-滨海、湖沼与河流相地层,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组成了以天然气为主的含油气系统。结合盆地模拟技术定量研究了川西坳陷的烃源岩生烃史、储集层致密化史,指出其生烃起始地质年代、生烃高峰、确定油气成藏关键时刻,重塑对应于生烃高峰期的生气量和储集层致密化前的适时古构造,确定油气运移和聚集区,阐述了含油气系统的定量化特征,对指导油气勘探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2.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八面河地区潜山油气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南部斜坡带八面河地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长期出露地表遭受淋滤剥蚀,使碳酸盐岩中溶蚀孔洞发育,加之构造活动产生的裂缝与溶蚀孔洞互相连通,形成了良好的风化壳储层。牛庄和博兴生油洼陷的沙河街组上亚段及沙河街组三段棕褐色油页岩和暗色泥岩具较强的生烃能力,是主要的烃源岩;孔店组二段灰、深灰色泥岩具良好的生烃能力,也是较为可靠的烃源岩。它们生成的油气经过由南部斜坡带的断层、新近系与古近系和古近系与中生界之间的不整合面以及古近系孔店组和沙河街组的砂体输导层组成的运移通道沿斜坡向上运移,到达八面河地区寒武-奥陶系潜山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后,受到馆陶组、沙河街组四段及孔店组的泥岩封盖而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93.
94.
95.
96.
声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与岩石的性质、孔隙度以及孔隙中所充填的流体性质密切相关,因此可以利用声波在断层岩中传播的时差异常来分辨断层的力学性质。通过对东营凹陷的砂泥岩和其间断层岩的声波时差随深度变化特征及其相互间关系研究,进一步揭示张性断层声波时差异常的变化幅度和异常范围与断层埋藏深度有关。在1600m左右以上区段,断层带的声波时差比围岩要大,断层为开启性质,断层对油气不具有封闭作用;在1600m以下区段,断层带的声波时差比围岩要小,为压性断层性质,断层处于封闭性状态,断层对油气具有封闭作用。 相似文献
97.
98.
渤海湾盆地含油气凹陷压力场特征及与油气富集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油气盆地不同类型凹陷地层压力场具有明显差异,压力场与油气富集关系密切。以渤海湾盆地含油气凹陷实测地层压力资料为基础,探讨了含油气凹陷压力场类型及分布特征,以及超压与生烃作用、压力场与油气富集等关系。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含油气凹陷新生界纵向压力场大致可归为3类,即常压型、单超压型、双超压型;不同类型压力场凹陷的分布具有分区性:常压型多分布于盆地外围凹陷,单超压型在盆地广泛分布,双超压型主要分布于环渤海地区。生烃作用对凹陷超压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超压层系与主力生烃层系相对应,凹陷充填演化历史及主力生烃层系的差异可能是形成3类凹陷压力场的主要原因。凹陷生烃层系超压与油气富集关系密切:平面上油气围绕超压中心分布,超压程度影响油气二次运移距离;纵向上油气富集层系受凹陷压力场类型控制,常压型凹陷油气主要富集于生烃层系及紧邻层系,单超压型凹陷油气富集于生烃层系及上下多套层系,而在双超压型凹陷,新近系油气富集程度较高;生烃层系超压程度影响凹陷油气富集程度,富油凹陷均为超压幅度较大的凹陷。 相似文献
99.
根据流动单元划分的基本思路,针对沾化凹陷沙四段的灰质储层特点,结合岩心、铸体薄片以及开发资料等数据,对流动单元内部的岩石物理相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该类储层评价的流动单元划分方法,并结合实际产能资料对该区灰质储层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0.
充分利用已有的地震、钻井、测井、分析化验资料,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晋县凹陷南部古近系沙四段一孔店组地层开展系统的层序地层学研究,建立了凹陷内不同位置的沉积模式,并对沉积相带展布及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明确了下步油气勘探的有利方向。研究表明,晋县凹陷南部沙四段-孔三段为一个二级层序,其间可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8个四级层序;发育有冲积扇、三角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及冲积平原5种沉积相类型;形成岩性类和构造一岩性类2个油气富集区,是下步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