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25篇 |
免费 | 100篇 |
国内免费 | 16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1篇 |
综合类 | 186篇 |
化学工业 | 377篇 |
金属工艺 | 86篇 |
机械仪表 | 12篇 |
建筑科学 | 39篇 |
矿业工程 | 92篇 |
能源动力 | 114篇 |
轻工业 | 5篇 |
水利工程 | 5篇 |
石油天然气 | 3878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1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1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4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79篇 |
2021年 | 116篇 |
2020年 | 129篇 |
2019年 | 110篇 |
2018年 | 49篇 |
2017年 | 121篇 |
2016年 | 122篇 |
2015年 | 134篇 |
2014年 | 227篇 |
2013年 | 209篇 |
2012年 | 333篇 |
2011年 | 356篇 |
2010年 | 232篇 |
2009年 | 162篇 |
2008年 | 175篇 |
2007年 | 201篇 |
2006年 | 289篇 |
2005年 | 322篇 |
2004年 | 297篇 |
2003年 | 307篇 |
2002年 | 198篇 |
2001年 | 164篇 |
2000年 | 109篇 |
1999年 | 88篇 |
1998年 | 95篇 |
1997年 | 55篇 |
1996年 | 54篇 |
1995年 | 66篇 |
1994年 | 52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西峰油田延长组长8段储层流体作用期次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采用显微荧光技术以及包裹体显微测温技术,结合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埋藏史及地热史演化过程模拟,确定了该区油气运移主要分两期,第一期发生于中、晚侏罗世,第二期发生于早白垩世末期,该期是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中生代油气运聚的重要时刻。油气运聚的第一期和第二期分别对应于早成岩B期和晚成岩A期成岩阶段。由于该区盐水包裹体以石英裂缝中形成的为主,包裹体的保存条件相对较差,使得均一温度具有一定的多解性,因此制定了裂缝中流体包裹体测温数据应用的筛选原则,为类似情况流体包裹体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2.
应用遗传神经网络研究低渗透储层成岩储集相—以胜利渤南油田三区沙河街组为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渤南油田三区沙河街组为例,应用遗传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开展了低渗透储层成岩储集相的研究。该工作是在储集层沉积相、成岩作用研究的基础上,选用流动层带指标、孔隙度、渗透率、粒度中值、泥质含量、孔喉半径均值和变异系数等7项参数,采用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通过建立遗传神经网络的学习及预测模型,对渤南油田三区沙河街组进行了成岩储集相识别,识别出4类成岩储集相:不稳定组分强溶解次生孔隙成岩储集相、碳酸盐胶结物溶解次生孔隙成岩储集相、强压实强胶结残余粒间孔成岩储集相和极强压实强胶结致密成岩储集相。Ⅰ类储集相的储集性能最好,Ⅳ类最差,为非储层或差储层。 相似文献
63.
辽河油田坨32井区中生界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坨32井区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有流纹岩、粗安岩、安山岩,流纹质火山角砾岩,流纹质凝灰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安山质凝灰岩。火山岩的喷发时代为(97.37±1.41)Ma和(79.52±1.25)Ma,喷发为两期5次,第1期为早白垩世晚期,第2期为晚白垩世中期。火山的喷发具有“反序”现象,利用岩浆流体动力学理论论证了这种“反序”现象是因为存在带状岩浆房,并建立了带状岩浆房和地表火山岩分布的模型。 相似文献
64.
碳氧比能谱、脉冲中子衰减-能谱、注硼中子寿命以及氧活化测井均属于脉冲中子测井方法.简单介绍了这些测井技术各自的测量原理及应用.针对胜利油田地质情况的复杂性、多解性,阐述了应用组合测井方法可以更好地解决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等问题.使用脉冲中子衰减-能谱测井仪(PND)进行PND和硼中子寿命测井的组合测井方法,利用PND获得的俘获截面曲线作为注硼中子寿命测井的基线.该方法既可缩短施工时间,又可解决单一测井方法无法解决的某些特殊测井问题.介绍了应用这种组合测井在正确识别低压储层、确定储层窜通情况、获得剩余油饱和度、确定储层水淹程度等方面的测井实例. 相似文献
65.
66.
67.
大平房油田曲流河储层沉积微相特征及注水调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杂断块大平房油田东营组储层为陆上曲流河相沉积类型,其中曲流河点坝相储集层为主要产油层,而该油田此相带储集层规模较小,表现为储层物性较差,连通性差,开采过程中生产动态复杂,造成注采体系不完善,水驱效果差,水驱采收率较低,通过以岩心分析资料和大量的测井、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对各种沉积相标志的分析,研究了曲流河储集层微相组成及主要沉积微相特征,综合评价出Ⅱ、Ⅲ类储层,找出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各类因素,有针对性地对注采系统进行调整研究,提高水驱控制程度。 相似文献
68.
针对现场实际问题,研制了一种以碱木素为主要成分的堵剂,考查了碱木素浓度、温度、pH值、矿化度等因素对堵剂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了L25(56)正交表优化了配方组成,以成胶强度为指标,得到的优化配方为:碱木素(浓度6%)+CH1(浓度2%)+CH2(浓度1.2%),最佳适用的pH值为7,矿化度为2×104mg/L。该堵剂溶液初始粘度为1.45mPa.s,泵入性能好,成胶时间在10~35h内可调,最高能适应200℃的高温及5×104mg/L的矿化度,可用于高温高盐低渗透油田的调剖堵水作业。 相似文献
69.
胜坨油田两期成藏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东营凹陷胜坨油田的成藏期次和成藏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具有两期成藏的地质条件,例如北部胜坨油田就经历了早期(东营组末期)的油气聚集、破坏和晚期(明化镇组时期)的油气再聚集、调整的过程;胜坨地区各含油层系中原油物性、生标特征及油源对比结果为该两期成藏提供了直接的地球化学证据。认为胜坨油田两期成藏对油气储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