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2篇 |
免费 | 68篇 |
国内免费 | 5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2篇 |
综合类 | 67篇 |
化学工业 | 77篇 |
金属工艺 | 51篇 |
机械仪表 | 35篇 |
建筑科学 | 61篇 |
矿业工程 | 39篇 |
能源动力 | 22篇 |
轻工业 | 39篇 |
水利工程 | 20篇 |
石油天然气 | 562篇 |
武器工业 | 49篇 |
无线电 | 2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19篇 |
冶金工业 | 31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51篇 |
2016年 | 40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46篇 |
2013年 | 66篇 |
2012年 | 99篇 |
2011年 | 98篇 |
2010年 | 56篇 |
2009年 | 60篇 |
2008年 | 61篇 |
2007年 | 79篇 |
2006年 | 64篇 |
2005年 | 86篇 |
2004年 | 62篇 |
2003年 | 55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从射孔孔道形成、射孔孔道启裂、射孔孔道扩展、岩石裂缝贯通、岩石裂缝支撑、岩石裂缝止裂6个方面就石油复合射孔的破岩机理及其作用过程进行了论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2.
为研究单双射孔下的水力劈裂规律,基于Abaqus的黏聚力单元损伤本构,建立了含单双射孔裂隙的有限元模型,对不同水力压裂因子D下的裂纹扩展过程,位移矢量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单裂隙情况下,裂纹扩展产生于裂缝尖端,随着水压的不断增大,D值较小的工况裂缝沿着最大主应力的方向发展,对于D值较大的情况而言,裂缝将呈现45... 相似文献
23.
以草菇为研究对象,采用纳米聚乙烯包装袋、普通聚乙烯包装袋结合打孔的方式贮藏草菇,以无包装作为对照,研究薄膜包装结合打孔气调对草菇采后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在(15±1)℃、相对湿度(85±5)%贮藏6 d期间,跟踪测定贮藏过程中草菇的质量损失率、褐变度、呼吸强度、丙二醛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多酚氧化酶(PPO)活力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等指标。结果表明:两种打孔薄膜包装组的贮藏期较对照组延长2 d,其中纳米聚乙烯包装结合打孔处理的草菇品质最好。贮藏6 d后,纳米聚乙烯包装打孔处理的草菇质量损失率(4.47%)、褐变度(3.29)、呼吸强度(988.26 mg/(kg·h))、丙二醛含量(8.17 mmol/g)、PPO活力(246.67 U/g)、POD活力(8.02 U/g)均低于普通聚乙烯包装,而CAT活力(43.20 U/mg)高于普通聚乙烯包装。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13.15、6.21 mg/g,分别高出普通聚乙烯包装组的13.85%、6.5%。纳米聚乙烯包装与普通聚乙烯包装相比,能够有效抑制贮藏期间草菇感官品质的劣变,维持较高的营养价值,提高综合贮藏品质,延长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24.
25.
通过对PROTOS1-8高速卷烟机在线激光打孔参数的组合试验和数据回归分析,得出了烟支稀释率与脉冲、脉冲与能量的乘积、能量、打孔数量等参数的线性相关方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各线性方程可计算出能保证LASER 300S激光打孔系统正常运行的参数组合,与实际在线打孔的烟支稀释率值具有较好的符合性和稳定性,能够提高在线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26.
27.
提出了一个描述固体孔隙结构参数随反应进程变化的气-固反应模型,推导出了一级不可逆气-固反应的解析解。在模型中,用实验可测的"扩散因子"建立起有效扩散系数与固体反应进程的关系,表示固体孔隙的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从傅里叶变换理论和随机过程理论出发,导出描述数字滤波器性质的两个公式,称之为滤波器的频谱窗和滤波器的嗓声压缩程度,并应用这两个公式对工程技术领城中常用的二项式滤波和最小二乘滤波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9.
30.
上一世纪90年代以前被石油工业认可和普遍采用的是负压射孔,作业时井底压力低于地层的压力,射孔时井筒液体进入地层容易造成污染。国内自90年代以后,多个油田采用高能气体压裂作为处理近井带堵塞的一种方法,在油田现场实际的应用中证明有一定的增产效果,然而受地层物性影响,作用时间较短。随着时间的演变,慢慢的形成了射孔与高能气体压裂联作措施,射孔后再加压的方式,火药量少,不能充分利用火药产生的能量,但增产效果均比常规射孔明显,这就形成可目前的超正压射孔技术。2009年在陕北某低渗透油田对31口油井进行了试验,有效增产率75%以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