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综合类   5篇
能源动力   2篇
石油天然气   1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无测试资料条件下气井合理产能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气藏开发方案设计中,气井合理产能是气藏经济开采的重要决策依据。垦东34块馆上段气顶油藏位于胜利油气区极浅海海域,矿场无稳定试井资料。为确定气井合理产能,采用经济极限初始产量、临界携液产量、绝对无阻流量和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气井合理产能控制在1.5×104m3/d时,可实现气井在不出砂条件下长期稳产,并可提高气顶油藏开发效果。投产后气井生产效果理想,从而为无稳定试井资料条件下确定气井合理产能提供了一套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2.
含油气盆地古构造恢复方法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油气盆地古构造与油气的成烃、成藏关系密切,但目前已有的古构造恢复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 限性,制约了油气的勘探开发。该文分析总结了古构造恢复方法发展至今形成的“宝塔图”法、厚度图法、 平衡剖面法、地震属性恢复古构造法、三维空间古构造恢复法、同一变形体古构造恢复法等诸多方法,并 分别指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剥蚀量恢复、去断层、去褶皱、去压实校正 及古水深校正等是古构造恢复中的关键技术,能否合理运用这些技术将直接影响到古构造恢复的准确 性。文中对这些关键技术作了详细分析,此外还归纳了古构造恢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了古构造恢 复方法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3.
中国含油气盆地地温-地压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地温-地压系统作为盆地流体动力场的耦合,直接控制着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在中国不同类型含油气盆地中,地温-地压系统特征存在很大差异,依据含油气盆地深部和浅部温压系统的斜率关系,划分出3大类地温-地压系统模式: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模式(浅部地层压力为静水压力、深度地层压力表现为高压异常)、低压型复式温压系统模式(浅部地层压力为静水压力、深度地层压力表现为低压异常)和单一型温压系统模式(浅部与深部地层压力均为静水压力)。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内,浅层系统的斜率分布范围较窄,地区差异小;深层系统的斜率分布范围很宽,地区差异较大。低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内,浅层系统的斜率分布范围较宽,地区差异很大;深层系统的斜率分布范围较窄,地区差异相对较小。单一型温压系统深、浅层系统的斜率一致且分布比较集中,地区差异不明显。地温-地压系统特征分析表明,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内深浅部地层连通性很差,在垂向断裂附近,深层流体向上运移动力很强;低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内深浅部地层连通性较差,在垂向断裂附近,浅层流体具有向下运移的趋势;单一型温压系统内深浅部地层连通性很好,流体垂向运移动力不足。在中国3大类含油气盆地中,伸展型盆地主要发育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低压型复式温压系统次之;挤压型盆地以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为主,也有低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发育;克拉通盆地发育低压型复式温压系统或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  相似文献   
114.
环太平洋已发现17个含油气盆地,它们都处于活动大陆边缘,在盆地成因方面有类似之处,可以归类进行分析。虽然盆地都属于聚敛的应力场,但在太平洋东西两岸还有区别。东岸较简单,西岸较复杂。已知的含油气盆地都是以新生界含油气层系为主,而且无论是盆地的形成还是油气聚集带的形成都和断层有关系。环太平洋含油气带各盆地勘探程度差别较大,油气资源潜力不小,值得整体进行研究,为今后全面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5.
北方型含油气域大致相当于翁文波当年建立的北方体系,此外还包括翁文波的太平洋系的北部。北方型含油气域又可分为亚洲、欧洲和北美3 个含油气域。3个含油气域中,各有一个面积较大的陆核,从东到西为阿纳巴尔、波罗的和加拿大。在陆核外围环绕着古生界带、中生界带和新生界带;这种环带形态主要呈半环形,并且各带之间重合不多,但在北美落基山西麓有较大面积的重合。在各含油气域的含油气盆地中,含油气岩层比较单一;盆地类型有内克拉通、前陆及褶皱带、活动大陆边缘、离散大陆边缘和内裂谷。在沉积速率分析曲线上,往往是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呈单峰状态。在油气田(藏)形成过程中,罕见油气再次运移现象,即罕见复式石油系统。  相似文献   
116.
成盆成烃成藏理论思维与有限空间生烃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目前生烃量计算模型的剖析,指出利用残余有机碳计算生烃量的方法在成烃、成藏定量研究方面可能存在问题。此外,从中国东部中、新生代陆相含油气盆地演化规律着手,分析了盆地持续沉降、整体上升以及全面萎缩3个阶段的演化特征及其对成烃、成藏过程的控制作用,探索了盆地中烃源物质演化与孔隙成岩演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有限空间生烃的定量研究新模型。  相似文献   
117.
潜山型碳酸盐岩储集空间成因模式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潜山型碳酸盐岩已经成为胜利油区重要的油气勘探和开发目标。该文针对其储集空间存在的成因和分布规律问题,通过广泛研究,提出了岸边渗流和潜流带、岛状潜山渗流和潜流带、溶蚀孔洞和存在不渗透隔层等四种碳酸盐岩储集空间发育模式。认为目前潜山型碳酸盐岩发育的储集空间以溶蚀缝、孔、洞为主,构造成因的裂缝被溶蚀作用改造。碳酸盐岩溶蚀模式与传统的潜山构造分析相结合,有助于潜山型碳酸盐岩有效储集空间的预测和该类油藏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18.
基于全球53个海相碳酸盐岩含油气盆地199个大中型油气田的最新资料,根据油气成藏体系理论的分析原则,将成藏体系的“源-位”分类方案应用于海相碳酸盐岩大中型油气田,统计分析了这些油气田中单源一位、单源二位、单源三位、二源二位、二源三位和三源三位6类成藏体系类型油气田的分布和储量特征,厘定海相碳酸盐岩盆地油气富集的主要成藏体系类型,揭示其对海相碳酸盐岩盆地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海相碳酸盐岩大中型油气田中最主要、最普遍的成藏体系类型为单源三位,这类成藏体系富集的油气储量最多,其次为单源二位和二源三位,而归属于其它成藏体系类型的油气田储量不大,个数亦相对较少,分布也较为分散。单源二位是最优越的成藏体系,具有规模性的成藏效应,但后期需较好的保存条件。此外,单源一位更多地表现为非常规性质,成藏体系的三大要素集于同一套岩层,但这种成藏体系在海相碳酸盐岩层系中发现的最少。  相似文献   
119.
张恺 《新疆石油地质》1991,12(2):91-106
中国大陆板块的演化经历了三次板块构造旋回的叠加。在元古代板块构造旋回末期曾联合为一个元古大陆,并与全球元古联合古陆聚敛在一起。在古生代板块构造旋回初期,中国元古大陆与全球元古联合古陆一起,同步发生裂解、漂移和海底扩张作用。中国元古大陆裂解为新疆古陆、华北古陆、华南古陆、柴达未古陆、华东古陆,它们之间为窄大洋所隔,在古生代时期各陆块在赤道附近,向北半球低纬度带漂移,羌塘—印支古陆于晚泥盆—早石炭世时从冈瓦纳大陆裂解出来,随古特提斯洋的扩张自南半球向赤道漂移,经加里东、海西和印支运动,在古生代扳块构造旋回末期(T),中国大陆主体又联合在一起,并使欧亚大陆形成。中、新生代板块构造旋回早期藏南—印度古陆从冈瓦纳大陆裂解出来,从南半球向赤道漂移;华东古陆此时期演化为菲律宾海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一起向中国大陆板块发生俯冲、消减作用;在上白垩—中新世时期藏南—印度古陆与中国大陆西南部发生强烈的碰撞、挤压与收敛活动;由于北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扩张作用,使中国大陆向北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漂移,仅第四纪就向北漂移达数百千米。 中国大陆板块在三次板块构造旋回活动中受大陆裂解、漂移、碰撞和收敛作用的影响,控制着中国含油气盆地岩相古地理的演化和中国含油气盆地类型世代沿革的演化。  相似文献   
120.
勘探实践表明,阿尔及利亚的油气产量主要来自撒哈拉地台东部的含油气盆地区,而西部含油气盆地区勘探程度较低,勘探前景广阔。东西部盆地两者从盆地沉积充填、烃源岩、储层、圈闭、油气性质和油气成藏模式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勘探潜力分析认为,西部盆地区油气勘探程度低,应以天然气为主攻方向,瞄准断裂带附近发育的大型背斜构造圈闭;东部盆地区油气勘探程度相对较高,油气勘探应以找油为主,寻找中小型的构造圈闭或岩性—构造复合圈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