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308篇 |
免费 | 1576篇 |
国内免费 | 68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91篇 |
综合类 | 2070篇 |
化学工业 | 5813篇 |
金属工艺 | 1124篇 |
机械仪表 | 885篇 |
建筑科学 | 1541篇 |
矿业工程 | 1215篇 |
能源动力 | 238篇 |
轻工业 | 2080篇 |
水利工程 | 328篇 |
石油天然气 | 833篇 |
武器工业 | 154篇 |
无线电 | 66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500篇 |
冶金工业 | 1904篇 |
原子能技术 | 143篇 |
自动化技术 | 14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2篇 |
2023年 | 230篇 |
2022年 | 417篇 |
2021年 | 517篇 |
2020年 | 511篇 |
2019年 | 390篇 |
2018年 | 369篇 |
2017年 | 442篇 |
2016年 | 551篇 |
2015年 | 569篇 |
2014年 | 1033篇 |
2013年 | 1040篇 |
2012年 | 1531篇 |
2011年 | 1487篇 |
2010年 | 1176篇 |
2009年 | 1242篇 |
2008年 | 1063篇 |
2007年 | 1556篇 |
2006年 | 1412篇 |
2005年 | 1291篇 |
2004年 | 1088篇 |
2003年 | 1067篇 |
2002年 | 900篇 |
2001年 | 713篇 |
2000年 | 552篇 |
1999年 | 463篇 |
1998年 | 323篇 |
1997年 | 271篇 |
1996年 | 232篇 |
1995年 | 170篇 |
1994年 | 147篇 |
1993年 | 97篇 |
1992年 | 86篇 |
1991年 | 60篇 |
1990年 | 33篇 |
1989年 | 45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21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24篇 |
1980年 | 8篇 |
1965年 | 7篇 |
1964年 | 6篇 |
1963年 | 7篇 |
1957年 | 8篇 |
1955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石灰石为原料,利用管式气体分散式反应器新工艺制备出了粒径30~70nm的碳酸钙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粒度分布仪及红外光谱仪(Fr-IR)等测试手段,对产品的物相、形貌和粒度分布进行了表征。X射线衍射表明产物为六方晶系方解石型碳酸钙并且产品结晶性能良好;扫描电镜及粒度分析表明粒度大小均匀、分散性良好;红外光谱表明改性后硬脂酸钠已吸附在碳酸钙表面,碳酸钙颗粒基本呈单分散状态。管式气体分散式反应器制备纳米碳酸钙粉体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操作容易,原料易得,生产的产品粒径小,粒度分布窄,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2.
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丁脂为先驱体、无水乙醇为溶剂、二乙醇胺为络合剂,以载玻片为基体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提升法制备纳米TiO2薄膜。探讨制备过程中影响薄膜质量的因素,用NDJ-8S数字显示粘度计测定溶胶在溶胶.凝胶过程中的粘度随存放时间的变化;差热分析仪分析有机物的热分解行为和晶型转变;红外光谱仪对干凝胶相组成进行分析;扫描电镜对薄膜的表面形貌、颗粒的均匀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可在玻璃基体上镀上纳米TiO2薄膜;粘度随着陈化时间成正比关系;薄膜表面光滑,颗粒较均匀且达到纳米级颗粒。 相似文献
93.
定向凝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向凝固技术可使材料凝固组织按特定方向排列,获得定向及单晶组织结构,从而大大改善材料的力学和物理性能。综述了传统定向凝固技术的发展,对几种新型定向凝固技术以及连续定向凝固技术进行了评述。从定向凝固技术的演化过程看,是温度梯度不断提高,冷却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介绍了定向凝固技术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4.
A new design technique for the long life hot forging die has been proposed. B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he reason for the failure of hot forging die was analyzed and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rmal stress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failure of hot forging die. Based on this conclusion, the whole hot forging die was divided into the substrate part and the heat-resistant part according to the thermal stress distribution. Moreover, the heat-resistant part was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more zones and the material of each zone was reasonably selected to ensure that the hot forging die can work in an elastic state. When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iques, this design can greatly increase the service life because the use of multi-materials can alleviate the thermal stress in hot forging die. 相似文献
95.
96.
超临界流体以其粘度低、密度大、较好的传质、传热和溶解性等特性,在许多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纳米微粒材料在磁性材料、电子材料、光学材料等方面极具应用价值.故其制备技术已成为化学工程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本文主要介绍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97.
Benzoylation of benzene to benzophenone over zeolite catalys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liquid phase benzoylation of benzene with benzoyl chloride (BOC) to benzophenone is catalyzed by various zeolites at 353 K. Zeolite H-beta is found to be more active than the other zeolites. The conversion of benzoyl chloride to benzophenone over H-beta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e in the reaction time, temperature, catalyst/BOC (wt/wt) and benzene/BOC (mole) ratios. The yield of benzophenone decreases with increase in SiO2/Al2O3 ratio and isomorphous substitution of Al-by Ga- and Fe-in zeolite H-Al-beta in the following order: Al-> Ga-> Fe-H-beta suggesting that high density of acidic centers along with strong acid sites are required for the reaction. 相似文献
98.
干混合对硬质合金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扫描电镜,通过对WC原料粉末、脱蜡压坯断口与表面、合金抗弯强度样品断口与合金烧结体表面微观形貌以及合金金相组织的观察,研究了干混合对硬质合金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混合只对压坯成形过程中粉末颗粒的压制行为与烧结过程中合金的致密化行为产生影响,不会对烧结过程中的合金化行为产生影响。压坯中的大孔洞与未压好等压制缺陷以及显著的元素分布不均匀现象难以通过液相烧结得到有效消除,会继续保留至合金中。采用干混合工艺制备合金,合金晶粒均匀、粗大,接近原料粉末的电镜观测粒度。 相似文献
99.
以氢氧化铜为前驱体,在超声和微波作用下制备纳米氧化铜。借助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粒度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超声、分散剂、微波等制备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该法可以制备粒径小(15nm)、分散良好的纳米氧化铜粉体;超声可使前驱体Cu(OH)2转变为CuO,并粉碎颗粒间形成的团聚;分散剂通过表面修饰抑制颗粒的团聚;微波加热促进了前驱体的转化,并抑制颗粒的长大。 相似文献
100.
采用共混法制备聚乙烯/镁铝水滑石纳米复合材料。XRD、SEM、TEM和性能测试表明:镁铝水滑石纳米晶体分散在聚乙烯基体中,且有少部分发生插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水滑石的处理效果要优于偶联剂;pH值对处理效果有一定影响;镁铝水滑石阻燃剂填充聚乙烯体系阻燃效果,要优于填充A1(OH)3阻燃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