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31篇 |
免费 | 1170篇 |
国内免费 | 67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32篇 |
综合类 | 1037篇 |
化学工业 | 386篇 |
金属工艺 | 177篇 |
机械仪表 | 582篇 |
建筑科学 | 542篇 |
矿业工程 | 220篇 |
能源动力 | 146篇 |
轻工业 | 1372篇 |
水利工程 | 323篇 |
石油天然气 | 267篇 |
武器工业 | 41篇 |
无线电 | 54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63篇 |
冶金工业 | 142篇 |
原子能技术 | 17篇 |
自动化技术 | 16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0篇 |
2023年 | 143篇 |
2022年 | 307篇 |
2021年 | 350篇 |
2020年 | 353篇 |
2019年 | 333篇 |
2018年 | 366篇 |
2017年 | 331篇 |
2016年 | 367篇 |
2015年 | 398篇 |
2014年 | 465篇 |
2013年 | 434篇 |
2012年 | 532篇 |
2011年 | 501篇 |
2010年 | 394篇 |
2009年 | 360篇 |
2008年 | 387篇 |
2007年 | 430篇 |
2006年 | 330篇 |
2005年 | 287篇 |
2004年 | 214篇 |
2003年 | 185篇 |
2002年 | 140篇 |
2001年 | 129篇 |
2000年 | 93篇 |
1999年 | 70篇 |
1998年 | 59篇 |
1997年 | 62篇 |
1996年 | 52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46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Mohammad H. Mahoor Author Vitae Author Vitae 《Pattern recognition》2009,42(3):445-536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approach for 3D face recognition from frontal range data based on the ridge lin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face. We use the principal curvature, kmax, to represent the face image as a 3D binary image called ridge image. The ridge image shows the locations of the ridge points around the important facial regions on the face (i.e., the eyes, the nose, and the mouth). We utilized the robust Hausdorff distance and the iterative closest points (ICP) for matching the ridge image of a given probe image to the ridge images of the facial images in the gallery.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our approach for 3D face recognition, we performed experiments on GavabDB face database (a small size database) and Face Recognition Grand Challenge V2.0 (a large size database).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ridge lines have great capability for 3D face recognition. In addition, we found that as long as the size of the database is small,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CP-based matching and the robust Hausdorff matching are comparable. But, when the size of the database increases, ICP-based matching outperforms the robust Hausdorff matching technique.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血管介入手术中介入器械与血管壁之间的接触力对手术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缺乏直接测量器械前端与血管壁接触力的传感器和有效手段。为解决这一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图像观察器械前端变形程度从而估计器械与血管壁接触力的方法。方法 通过模拟血管介入手术过程来获取介入器械导丝的变形量和与之相对应的力,从而对介入器械前端接触力与变形量关系进行建模。将介入器械前的端接触力分为垂直于接触面方向的力和沿着接触面方向的力并分别加以处理;使用介入器械前端变形段的最大曲率变化量描述器械变形量,通过图像观察导丝变形来计算导丝的最大曲率。为求解最大曲率,使用器械上3个点构成的三角形并求其外接圆曲率来表示这3点所在段的曲率,在介入器械前端进行依次遍历求取最大值以获得最大曲率。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介入器械受力与最大曲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实验表明介入器械前端的接触力与器械前端最大曲率变化率之间存在着映射关系,且这种关系能用函数表达式准确地表达出来,通过函数式来预测受力的平均误差在10%以内。结论 研究表明,通过图像分析导丝前端的变形量、估计导丝前端接触力,进而判断血管手术过程中介入器械与血管壁的接触状态的方法是可行... 相似文献
993.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tracking algorithm which integrates two complementary trackers. Firstly, an improved Bayesian tracker(B-tracker) with adaptive learning rate is presented. The classification score of B-tracker reflects tracking reliability, and a low score usually results from large appearance change. Therefore, if the score is low, we decrease the learning rate to update the classifier fast so that B-tracker can adapt to the variation and vice versa. In this way, B-tracker is more suitable than its traditional version to solve appearance change problem. Secondly, we present an improved incremental subspace learning method tracker(Stracker). We propose to calculate projected coordinates using maximum posterior probability, which results in a more accurate reconstruction error than traditional subspace learning tracker. Instead of updating at every time, we present a stopstrategy to deal with occlusion problem. Finally, we present an integrated framework(BAST), in which the pair of trackers run in parallel and return two candidate target states separately. For each candidate state, we define a tracking reliability metrics to measure whether the candidate state is reliable or not, and the reliable candidate state will be chosen as the target state at the end of each frame.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challenging sequence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very robust and effective in comparison to the state-of-the-art trackers. 相似文献
994.
提出了基于2D-PCA、2D-LDA两种特征采用融合分类器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提取人脸图像的2D-PCA和2D-LDA特征,对不同特征在决策层对分类器进行融合.在ORL人脸库上的试验结果表明,分类器决策层融合方法在识别性能上优于2D-PCA和2D-LDA,更具有鲁棒性. 相似文献
995.
本文主要讨论了由给定的主子阵和两个缺损特征对构造一类特殊矩阵的问题.这类矩阵是对称阵,除第一行,第一列及对角元外其它元素都为零,并且第一行的元素从第二个开始都大于零.文中给出了问题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并给出了算法及数值例子. 相似文献
996.
提出一种新的3D掌纹识别方法,利用掌纹曲面的3D曲率信息提高当前2D掌纹识别算法的精确度和鲁棒性。首先因曲率是3维物体的重要表征,能够与视点无关地表现曲面的局部形状,不管手掌发生旋转或者平移,曲率信息都是稳定的,因此提取3D掌纹的均值曲面曲率特征来刻画3D掌纹的曲面特征;继而获得3D掌纹映射到2D空间上的灰度图像——均值曲率图像(MCI);然后在获得的MCI上采用正则化的LDA(RLDA)方法来进行二次特征抽取,以消除传统线性判别分析(LDA)应用于识别时存在的小样本问题和优化准则函数并不直接与识别率相关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相比与传统的LDA、PCA、ICA、LPP等方法有更高的精度和速度。 相似文献
997.
基于流形距离的半监督判别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量无类别标签的数据具有对分类有用的信息,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来提高分类精确度,是半监督分类研究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一种基于流形距离的半监督判别分析(semi-supervised discriminant analysis based on manifold distance,简称SSDA)算法,通过定义的流形距离,能够选择位于流形上的数据点的同类近邻点、异类近邻点以及全局近邻点,并依据流形距离定义数据点与其各近邻点之间的相似度,利用这种相似度度量构造算法的目标函数.通过在ORL,YALE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数据集通过该算法降维后,能够使基于距离的识别算法具有更高的分类精确度.同时,为了解决非线性降维问题,提出了Kernel SSDA,同样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8.
提出了一种重叠细胞检测的新方法,该方法针对细胞图像处理中因细胞重叠而引起的过分割与欠分割现象这一难点,引入基于Mumford-Shah模型的水平集方法得到细胞的初始轮廓,采用EP(erosion-propagation)和PL主曲线相结合的图像分析方法得到目标的精确轮廓线。使用基于目标形状的图像配准方法和基于目标轮廓的分段特征分类器完成重叠细胞的检测。应用该方法对600张随机抽取的细胞图像中9374个细胞进行检测,实验正确率为91.83%,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判断细胞是否重叠和重叠类型,为后续分割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9.
针对现有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方法存在计算过程较复杂、预测主观性强、预测精度较低等问题,构建了主成分-费歇尔判别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某煤矿的煤与瓦斯突出等级预测。从瓦斯因素、煤体结构及地质构造方面分析得出了影响该矿煤与瓦斯突出的因素包括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及瓦斯放散初速度等指标。以影响该矿煤与瓦斯突出的23组实测数据为基础,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影响该矿的煤与瓦斯突出因素进行降维,提取与指标相关度较高的5个主成分,然后将5个主成分输入费歇尔判别模型,并根据判别函数对样本进行煤与瓦斯突出等级预测。应用结果表明:主成分-费歇尔判别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性,能对煤与瓦斯突出等级进行准确预测,训练样本的正确率为100%,待测样本的预测结果也与该矿煤与瓦斯突出的实际情况相符,误判率为0,为准确预测煤与瓦斯突出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人体运动的函数数据分析与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许多虚拟现实的应用中,虚拟人作为人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是提高其交互能力和沉浸感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对于虚拟人建模而言,合成逼真、可控的虚拟人运动仍然是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函数数据分析的人体运动合成方法.通过对一组样本运动进行函数主成分分析,构建出一个由特征运动构成的低维函数子空间.该低维子空间不仅能够有效地刻画样本序列内在的变化规律,而且也为有目的的运动合成提供了方法.在该空间中,通过控制各特征运动的系数即可合成出逼真、平滑的运动序列.该合成过程没有耗时的计算,因此能够满足各种实时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