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965篇 |
免费 | 1293篇 |
国内免费 | 71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23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1957篇 |
化学工业 | 188篇 |
金属工艺 | 20篇 |
机械仪表 | 86篇 |
建筑科学 | 5594篇 |
矿业工程 | 602篇 |
能源动力 | 144篇 |
轻工业 | 5篇 |
水利工程 | 497篇 |
石油天然气 | 5242篇 |
武器工业 | 15篇 |
无线电 | 4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041篇 |
冶金工业 | 100篇 |
原子能技术 | 102篇 |
自动化技术 | 2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3篇 |
2023年 | 138篇 |
2022年 | 384篇 |
2021年 | 442篇 |
2020年 | 563篇 |
2019年 | 444篇 |
2018年 | 454篇 |
2017年 | 403篇 |
2016年 | 491篇 |
2015年 | 496篇 |
2014年 | 906篇 |
2013年 | 790篇 |
2012年 | 1149篇 |
2011年 | 1274篇 |
2010年 | 851篇 |
2009年 | 882篇 |
2008年 | 781篇 |
2007年 | 821篇 |
2006年 | 767篇 |
2005年 | 716篇 |
2004年 | 549篇 |
2003年 | 503篇 |
2002年 | 370篇 |
2001年 | 330篇 |
2000年 | 253篇 |
1999年 | 219篇 |
1998年 | 182篇 |
1997年 | 140篇 |
1996年 | 96篇 |
1995年 | 86篇 |
1994年 | 113篇 |
1993年 | 62篇 |
1992年 | 64篇 |
1991年 | 54篇 |
1990年 | 54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8篇 |
1979年 | 9篇 |
195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四川盆地东北部的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是重要的油气储层,其储集岩体主要为经晚期白云岩化改造的鲕滩坝沉积的致密鲕粒白云岩、鲕粒灰岩.铁山坡地区位于开江-梁平海槽的东北边缘,具备发育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条件.但是,复杂多变的围岩和严重的非均质性增加了储层预测的难度,为此,在储层预测中采用了基于信息融合理论的地质模型约束地震反演,把地质、测井、地震等多元地学信息统一到同一个模型上,将各类信息在模型空间进行有机融合,提高了反演的信息使用量、信息匹配精度和反演结果的置信度.同时,利用空间地质约束相干识别技术对储层的含气、含水及气水关系等进行了检测和识别,检测结果与钻井资料吻合. 相似文献
992.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香溪组二段和四段砂岩沉积模式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香溪组二、四段砂岩是盆地内主要天然气储层之一,近年来勘探形势喜人。香二和香四段砂岩分布面积约为10×104km2,厚度稳定,矿物和结构成熟度高,较厚砂岩层大多呈逆粒序构造,常发育冲洗层理和互成180°交角的楔形或板状斜层理,风暴岩频繁发育,伽马曲线成箱形,夹5%~10%的炭质泥岩或含薄煤层炭质泥岩。结合全川的资料,对川中4×104km2内数十条地面和岩心剖面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香二和香四时周边各山系为构造活动期,经冲积扇、河流搬运入湖的碎屑物质经波浪和湖流反复簸洗、改造和再分配,形成了沿岸和近岸的滩坝相砂体,滩坝相砂体后发育为滨岸含煤沼泽。随湖盆脉动式的升降、岸线的迁移,滩坝砂体也将垂直或沿岸线迁移,最终形成遍布盆地内的砂岩体。提出了香二、香四段滩坝砂体及所夹炭质泥岩的发育、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993.
苏里格气田储层的新型辫状河沉积模式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二叠纪下石盒子组盒8段和山西组山1段表现出明显的岩石学、沉积学和古气候特征:①碎屑颗粒粒度粗,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②反映强水动力条件的交错层理和块状构造发育,垂向粒序变化大;③砂体侧向叠置普遍;④存在暴露标志;⑤在沉积期,古气候为季节性干旱气候。这些特征表明苏里格气田储层属辫状河沉积。根据这些特征以及目的层与其他相似的古代和现代沉积的沉积学类比结果,建立了新的苏里格气田储层的沉积模式。与传统的辫状河沉积模式相比,新建立的沉积模式强调:气田盒8、山1沉积时期发育了废弃河道、决口扇以及泛滥平原沉积,使得储层砂体的隔层、夹层发育。不稳定试井数据揭示的有效砂体规模以及有效砂体的岩石相构成研究表明,苏里格气田储层骨架砂体连片性好,但有效砂体仅呈透镜状分布在骨架砂体中。 相似文献
994.
海相不同类型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热演化规律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烃源岩加水热压模拟实验和自然演化剖面实测都表明,海相不同类型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热演化可分为3段:未成熟-低成熟阶段(R0小于0.8%)随成熟度的增加有机碳含量及生烃潜量变化不明显;在成熟阶段中晚期(R0为0.8%~1.3%)有机碳含量和生烃潜量随成熟度增加逐渐降低,其根本原因是油气不断大量生成和排出;在高成熟-过成熟阶段随成熟度的增加有机碳含量变化又不明显。未成熟-低成熟阶段到高成熟阶段,有机质丰度明显降低,需要进行原始有机碳含量的恢复。经不同类型源岩对比,恢复系数与生排烃潜力、干酪根类型、成熟度和有机质含量等因素有关,而与岩性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95.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气田遥感综合勘探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柴达木盆地东部天然气藏的圈闭为低幅度构造圈闭。该区含气层、表层气、地表盐沼等均可造成地震剖面上的低速效应,因而构造形态在常规地震剖面上得不到真正反映。该区第四系构造圈闭多为同沉积成因,对遥感数据增强处理识别出多个局部构造。选择已知的涩北1号气田和新发现的达南4号等目标进行地面化探、地磁测量等野外工作。结果表明达南4号与涩北1号具有较相似的地球化学异常。地磁异常揭示达南4号为一继承性局部构造。达南4号在常规地震剖面有小幅度构造显示,并且多组同相轴有下拉特征。综合分析得出达南4号应为受长轴方向为北西西的构造控制的天然气藏。 相似文献
996.
针对东濮凹陷前8地区油气藏勘探程度高,断块小、埋藏深、储层薄的特点,在综合分析地震、测井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了适合本地区的储层预测方法。该方法的工作原理是,①在目的层附近提取子波,调整井旁地震层位和测井分层,制作合成记录,进行层位标定;②对地震层位进行加密,追踪出砂层组,然后利用这些层位和断层数据体建立地震框架地质模型;③利用测井资料和地震数据体进行波阻抗反演,建立砂岩厚度与波阻抗的统计关系,将地震属性转换为储层参数。将储层预测成果应用于井位部署,实际钻探结果与储层预测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997.
998.
层状介质时移时差属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油藏特征主要是薄层和薄互层,而且大多采用水驱开采,叠后时移时差属性较弱.难以识别。为此,就影响层状介质中叠前时移时差属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设计了一个双层水平层状模型,探讨了叠前时移时差随炮检距的变化规律以及地层结构(储层厚度,储层速度,储层埋深,上覆地层速度等)对叠前时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储层埋深较浅,且上覆地层速度低于储层速度时,只要储层厚度以及速度的变化足够大.利用叠前大炮检距时移时差来揭示储层动态变化是可能的;对于埋深很大、上覆地层速度接近或高于储层速度的情形,叠前时移时差往往很小,实用性较差。 相似文献
999.
1000.
大地电磁与地震联合反演技术在西亚某区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亚某区山前复杂带勘探程度低,且地震勘探难度大,反射品质差。为此,开展了大地电磁与地震联合反演技术的研究。对反演所采用的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了探讨和改进,给出了联合反演的处理流程;讨论了反演的约束条件类型以及建立速度模型和电性模型的方法;利用实际采集的大地电磁连续阵列剖面法(CEMP)资料和地震数据进行了模拟退火约束同步联合反演处理,确定了各地层的电阻率和速度,并根据研究区的物性研究结果建立了基本物理一地质模型;利用重磁资料进行了顺序联合反演,确定了各地层的密度和磁化率,并得到了磁性体的位置;利用各种物探资料反演的结果进行了综合解释,划分了有利构造区带。在该区某构造带上钻探的一口井获得了高产油气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