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56篇 |
免费 | 716篇 |
国内免费 | 10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98篇 |
综合类 | 178篇 |
化学工业 | 1361篇 |
金属工艺 | 579篇 |
机械仪表 | 77篇 |
建筑科学 | 66篇 |
矿业工程 | 272篇 |
能源动力 | 36篇 |
轻工业 | 472篇 |
水利工程 | 9篇 |
石油天然气 | 98篇 |
武器工业 | 15篇 |
无线电 | 36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870篇 |
冶金工业 | 715篇 |
原子能技术 | 42篇 |
自动化技术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95篇 |
2022年 | 137篇 |
2021年 | 166篇 |
2020年 | 174篇 |
2019年 | 206篇 |
2018年 | 167篇 |
2017年 | 229篇 |
2016年 | 253篇 |
2015年 | 231篇 |
2014年 | 261篇 |
2013年 | 338篇 |
2012年 | 310篇 |
2011年 | 270篇 |
2010年 | 219篇 |
2009年 | 227篇 |
2008年 | 171篇 |
2007年 | 214篇 |
2006年 | 205篇 |
2005年 | 194篇 |
2004年 | 163篇 |
2003年 | 146篇 |
2002年 | 127篇 |
2001年 | 113篇 |
2000年 | 115篇 |
1999年 | 83篇 |
1998年 | 73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43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61.
SK-800型原子荧光测金仪在黄金矿山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安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研制的原子荧光测金仪在黄金矿山的应用试验 ,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方法 ,同时还对选矿工艺中的氰化浸金液、活性炭吸附后的贫液、原矿、尾矿及载金炭中金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完全达到和满足了矿山生产的要求。该方法与化学法和其它类型的仪器法比较 ,具有灵敏度高 (DL :3.9× 10 - 3μg/ml)、重现性好 (RSD <2 .0 % )、分析速度快等特点[1] ,同时也成功地进行了银、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962.
963.
加氯化钠焙烧提高含铜金精矿中金、银、铜浸出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提出了一个含铜金精矿加氯化钠焙烧(酸浸铜)-氰化浸出的工艺方法。对其工艺方法的条件和机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加氯化钠焙烧可有效地提高金、银、铜的回收率。经不同类型矿样验证,银的浸出率提高30%以上,金和铜的浸出率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64.
在60%硫酸乙酯催化下TEOS水解,通过控制水解条件,得到担载体纳米SiO2。采用吸附法在其表面负载银,制备无机抗菌材料。用抑菌圈直径和杀菌率表征粉末抗菌性能,研究了吸附时间、硝酸银浓度及吸附温度与负载量的关系,并考查了焙烧温度等因素对抗菌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以离子形式存在的贵金属银的抗菌性能强,焙烧处理温度决定其离子溶出性与可重复使用次数。 相似文献
965.
我国铜阳极泥分银渣综合回收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银渣是铜阳极泥处理工艺的尾渣,其中含有多种有价金属锡、铅、铋、锑等,1 t阳极泥一般产生0.5~0.6 t分银渣。本文综述了国内处理分银渣提取有价金属的工艺流程,对分银渣回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同时为探索一种环保型、高效型处理分银渣的工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66.
银侧吹炉烟灰样品结构较为复杂,硝酸-酒石酸溶解样品-EDTA滴定测定其中的铋时,样品消解不完全,终点不稳定,测定结果偏低。为了准确测定银侧吹炉烟灰中的铋,试验建立了硝酸-盐酸-氢氟酸-高氯酸消解银侧吹炉烟灰,选择Bi190.234 nm为分析线,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银侧吹炉烟灰的铋的方法。试验讨论了溶样方法的选择,介质及加入量的选择,共存元素干扰情况对铋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硝酸-盐酸-氢氟酸-高氯酸消解样品能使样品消解完全,加入25mL王水后进行测定结果稳定,共存元素对铋测定结果无影响。铋在0~15μg/mL的校正曲线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998,方法检出限为0.017μg/mL。取不同银侧吹炉烟灰样品进行精密度考察,铋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2)在0.19%~0.58%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9.49%~100.25%之间。 相似文献
967.
968.
采用净液-置换工艺处理铅银渣氯化浸出液并提取银、铅,重点研究了铅粉置换银、铁粉置换铅的工艺影响条件。结果表明:利用Fe~(3+)易水解的特性,采用中和除铁,石灰调节溶液pH为4.0即可完全除铁,铅粉加入量为6 g/L,pH=1.5~2.5,温度60℃,置换时间40~60 min,在此条件下,银的置换率大于98%,溶液中残银浓度低于1 mg/L;两段逆流可以较完全置换出溶液中的铅,两段综合置换率为87.08%,最终置换产物含铅量90%,满足精炼要求。 相似文献
969.
用[Bmim]HSO4离子液体取代硫酸进行了硫脲浸取银精矿的浸出行为研究。考察了磨矿细度、[Bmim]HSO4浓度、硫脲浓度、Fe3+浓度、液固比、浸出时间等对银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43mm占80%、硫脲浓度0.18mol/L、[Bmim]HSO4浓度0.3mol/L、Fe3+浓度7.5mmol/L、液固比3∶1、浸出时间18h的最优条件下,银浸出率可达到73.96%。在[Bmim]HSO4-硫脲、H2SO4—硫脲和氰化体系中,[Bmim]HSO4—硫脲体系不但银浸出率最高,而且浸出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970.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镜下鉴定及对矿床以往资料的综合研究,对茶洞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组构、矿物成分、成矿期及成矿阶段进行分析总结,并对矿床成矿作用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矿床矿石具浸染状、脉状、网脉状及块状构造,结构以自形-半自形粒状、不规则粒状和交代为主。矿石成分以氧化物和硫化合物为主,矿物组合主要为银(金)-铅锌系列,以硫化物为主,代表矿物有黄铁矿、毒砂、方铅矿及银矿物等。矿物组合表现为中低温矿物组合特征,成矿温度以中低温为主。矿床成矿过程具有多期、多阶段特点,其中气水热液成矿期为主成矿期,可进一步划分为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岩-铅锌硫化物阶段,茶洞银金矿床是在地层、构造及岩浆岩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