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76篇
  免费   2312篇
  国内免费   1036篇
电工技术   7257篇
综合类   2039篇
化学工业   6009篇
金属工艺   2543篇
机械仪表   1440篇
建筑科学   1112篇
矿业工程   831篇
能源动力   6822篇
轻工业   1119篇
水利工程   263篇
石油天然气   3752篇
武器工业   76篇
无线电   78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00篇
冶金工业   1968篇
原子能技术   653篇
自动化技术   1154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93篇
  2022年   564篇
  2021年   779篇
  2020年   779篇
  2019年   574篇
  2018年   506篇
  2017年   672篇
  2016年   786篇
  2015年   836篇
  2014年   2048篇
  2013年   1838篇
  2012年   2572篇
  2011年   2724篇
  2010年   2083篇
  2009年   2113篇
  2008年   1874篇
  2007年   2617篇
  2006年   2457篇
  2005年   2177篇
  2004年   1868篇
  2003年   1710篇
  2002年   1440篇
  2001年   1354篇
  2000年   1094篇
  1999年   814篇
  1998年   504篇
  1997年   475篇
  1996年   369篇
  1995年   264篇
  1994年   209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6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注聚采出水分离用动态水力旋流器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贺杰  陈炳仁 《石油机械》1998,26(7):24-26
原有的地面工艺和设备已不能满足聚合物驱采出水分离的要求。采用自行研制的动态水力旋流器,在增压与不增压两种工艺流程下,分别进行了流量和转数对分离效率的影响、转数与压力降的关系,以及入口压力与处理量的关系等项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静态水力旋流器相比,动态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效率明显提高,一般可提高10%左右;压力损失显著降低,约可减少0.1MPa,足见可在低压下工作,易于实现无泵运行;无泵运行明显比有泵增压运行的分离效率高,但处理量会有所降低。将动态水力旋流器应用于聚合物驱产出水的油-水分离处理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2.
王时泰  刘国文 《石化技术》1998,5(4):224-226
根据克拉贝龙—克劳修斯方程,建立了国内外文献未见报道的测定导热油热分解温度的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测定了大量国内外导热油的热分解温度,数据表明该法具有准确、简单、实用、省时、省力等优点  相似文献   
73.
A 1% Pd catalyst (38% dispersion) was prepared by impregnating a γ-alumina with palladium acetylacetonate dissolved in acetone. The behaviour of this catalyst in oxidation and steam reforming (SR) of propane was investigated.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actions of C3H8 with O2 or with O2 + H2O were carried out with different stoichiometric ratios S(S =[O2]/5[C3H8]). The conversion profiles of C3H8 for the reaction carried out in substoichiometry of O2 (S < 1) showed two discrete domains of conversion: oxidation at temperatures below 350°C and SR at temperatures above 350°C. The presence of steam in the inlet gases is not necessary for SR to occur: there is sufficient water produced in the oxidation to form H2 and carbon oxides by this reaction. Contrary to what was observed with Pt, an apparent deactivation between 310 and 385°C could be observed with Pd in oxidation. This is due to a reduction of PdOx into Pd0, which is much less active than the oxide in propane oxidation. Steam added to the reactants inhibits oxidation while it prevents the reduction of PdOx into Pd0. Compared to Pt and to Rh, Pd has a higher thermal resistance: no deactivation occurred after treatment up to 700°C and limited deactivation after treatment up to 900°C, provided that the catalyst is maintained in an oxygen-rich atmosphere during the cooling.  相似文献   
74.
火烧油层技术在庙5块低渗透稠油油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法在物理模拟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方法,对影响火烧油层的技术参数进行了优选研究,并对影响火驱成败的油藏地质参数、注气参数进行了分析。目的寻找适合庙5块低渗透稠油油藏的开采方法。结果提出了庙5块火驱的最佳开采方式、点火参数及注气参数;庙5块火驱生产后,平均单井日产液由01t上升到56t,平均单井日产油由01t上升到35t,生产26d后由于压风机供风不足被迫停止火驱注气;从数模结果看:火驱最终采收率可达398%。结论火烧油层是一种潜力很大的稠油开采方法,但其物理、化学反应机理复杂,火烧前缘难以控制;庙5块火驱初期虽然见到了一定的生产效果,但没有取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5.
提出鼓风式射式燃气燃烧器的基本计算公式与计算结果,并进行结构尺寸与工况分析,确定各种因素对其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76.
从分析石油焦原料着手,考察了其热解特性、孔隙率和石墨化程度。由于石油焦结构致密,属易石墨化碳,因此用水蒸气法直接活化得到的炭质材料吸附性能差,其碘吸附值小于350mg/g。不同来源的石油焦由于组成不同,其活化性能也有差异。通过成型法,以金山石油焦为原料轻预炭化、预氧化和炭化,得到炭化料,再用水蒸气活化得到的活性炭的碘吸附值达800.40mg/g、亚甲蓝值达120.40mg/g。以独山子石油焦为主要原料制得的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与亚甲蓝值分别达871.58mg/g、100..67mg/g。  相似文献   
77.
介绍燕山石化公司为扩大1Mt/a中压加氢改质装置的原料来源,改用大庆减二线油和重油催化裂化柴油组成的混合料开工投产的经验以及装置初期的运行条件。中压加氢改质技术可以生产优质柴油和蒸汽裂解制乙烯的原料,还可增产喷气燃料。  相似文献   
78.
立式平管板U形管束的压水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安装至瞬变工况期间,管板上表面的铁基金属残余物的堆积和外来物的存在,以及商业运行后管板、传热管、管子支撑板等的低流速区域里沉积物的堆积要求进行蒸汽发生器的清洁度检查。介绍了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清洁度的视频检查技术。该技术适用于蒸汽发生器安装至瞬变工况和投入商业运行后可能发生污染的各阶段的清洁度检查。  相似文献   
79.
用试井方法确定注水后地层渗透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港油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高含水油田占73%,开发初期的一些参数已不适合现在开发的需要。研究出一套用试井方法确定注水以后地层渗透率变化的方法,对大港油田的增储上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0.
针对锅炉飞灰含碳置影响因素复杂.实时测量难度大.精度低,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并用于某电厂,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