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259篇 |
免费 | 6554篇 |
国内免费 | 304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861篇 |
技术理论 | 38篇 |
综合类 | 8262篇 |
化学工业 | 12087篇 |
金属工艺 | 4302篇 |
机械仪表 | 5669篇 |
建筑科学 | 12426篇 |
矿业工程 | 5793篇 |
能源动力 | 2492篇 |
轻工业 | 10055篇 |
水利工程 | 2514篇 |
石油天然气 | 4891篇 |
武器工业 | 2312篇 |
无线电 | 946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554篇 |
冶金工业 | 5766篇 |
原子能技术 | 475篇 |
自动化技术 | 1090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4篇 |
2024年 | 1379篇 |
2023年 | 1179篇 |
2022年 | 2105篇 |
2021年 | 2722篇 |
2020年 | 2903篇 |
2019年 | 1718篇 |
2018年 | 1476篇 |
2017年 | 2295篇 |
2016年 | 2661篇 |
2015年 | 2926篇 |
2014年 | 7561篇 |
2013年 | 5289篇 |
2012年 | 7226篇 |
2011年 | 7593篇 |
2010年 | 5872篇 |
2009年 | 6025篇 |
2008年 | 5357篇 |
2007年 | 6577篇 |
2006年 | 6093篇 |
2005年 | 5209篇 |
2004年 | 4467篇 |
2003年 | 4092篇 |
2002年 | 3331篇 |
2001年 | 2776篇 |
2000年 | 2107篇 |
1999年 | 1628篇 |
1998年 | 1119篇 |
1997年 | 803篇 |
1996年 | 693篇 |
1995年 | 549篇 |
1994年 | 402篇 |
1993年 | 293篇 |
1992年 | 227篇 |
1991年 | 154篇 |
1990年 | 163篇 |
1989年 | 116篇 |
1988年 | 99篇 |
1987年 | 63篇 |
1986年 | 64篇 |
1985年 | 37篇 |
1984年 | 63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25篇 |
1981年 | 22篇 |
1966年 | 24篇 |
1963年 | 19篇 |
1959年 | 30篇 |
1955年 | 21篇 |
1954年 | 1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建筑领域,其大跨度钢结构的发展与实际应用已经成为国家建经济发展的核心。本文以我国大连市的中心体育场为例,重点分析了该项技术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62.
建筑是人类生活繁衍的载体,科学技术地运用不断促使建筑设计向更加规范化、高效化、合理化发展。本文针对数字技术对建筑设计创新带来的革命性变革,浅析了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应用中的几个特点和具体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63.
64.
在建筑施工中,外墙渗漏问题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会对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从而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本文主要研究了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以供相关部门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5.
在大量阅读国内外建筑安全管理领域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其精华进行了总结整理,并对项目参与各方的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管理技术、安全绩效考核等内容作了论述,对提高我国建筑安全管理水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6.
对总承包项目接口管理的重要性、原则、程序以及内容进行了简要论述,重点分析了接口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包括合同控制、系统思维、动态管理三个方面,以提高项目实施的效率,保证建设项目的质量。 相似文献
67.
建筑学的基本问题可通过一个坐标系作为起点来解读,即由"需求一条件"和"技术一文化"两条轴线构成的坐标系这四个要素从基础层面界定了建筑与建筑学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中,"从技术到文化"作为建筑学发展的必由路径须得到更深入的剖析。技术并非独立存在.而是有其明确的功能指向,即提升建筑满足需求的能力..建筑并不因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而实现绝对的自由,可持续发展观念便是对建筑的合理限制:面对不同的背景条件,必须从基础实情出发,切实运用恰当的技术.解决符合建筑时空坐标的诸多问题,最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精神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8.
69.
提出了再生混凝土改性方案,通过掺加粉煤灰、硅灰、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等矿物掺合料,提高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了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改性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粉煤灰、硅灰、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等矿物掺合料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给出了各类矿物掺合料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0.
针对武汉市轨道交通6号线地质情况,详细介绍了在该地区采用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工艺,并对地下连续墙施工时应注意事项及技术要求进行了论述,指出采用地下连续墙基础可减少对地基的扰动,施工噪声小,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