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54篇
  免费   1330篇
  国内免费   1833篇
电工技术   408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483篇
化学工业   853篇
金属工艺   42篇
机械仪表   159篇
建筑科学   570篇
矿业工程   606篇
能源动力   582篇
轻工业   158篇
水利工程   3370篇
石油天然气   16150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36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1篇
冶金工业   78篇
原子能技术   51篇
自动化技术   265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512篇
  2021年   624篇
  2020年   656篇
  2019年   563篇
  2018年   513篇
  2017年   667篇
  2016年   852篇
  2015年   740篇
  2014年   1132篇
  2013年   1159篇
  2012年   1510篇
  2011年   1814篇
  2010年   1199篇
  2009年   1136篇
  2008年   1042篇
  2007年   1282篇
  2006年   1517篇
  2005年   1335篇
  2004年   1208篇
  2003年   1190篇
  2002年   973篇
  2001年   745篇
  2000年   594篇
  1999年   454篇
  1998年   347篇
  1997年   311篇
  1996年   238篇
  1995年   219篇
  1994年   221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沉积和成岩是碎屑岩储层物性的2个主控因素。沉积物粒度、结构、沉积相及搬运介质的流态制约着储层原生孔隙的发育,并影响着后续成岩作用的路径。然而,由于沉积之后长期的成岩作用影响,沉积对储层物性控制的定量表征难以实施。为此,提出了将物性数据校正至相同成岩作用水平--成岩作用拉平处理的思路。通过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32口钻井分析化验资料的研究,分析了孔隙度、渗透率交会图及其随埋深的变化规律,识别了异常热演化、浅层钙质胶结和深部次生溶蚀等局部异常成岩作用,剔除了受影响的样品数据。根据拟合地温、埋深与物性的相关性,校正了区域差异成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沉积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控制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储层物性与沉积物粒度和分选性呈正相关,与成分成熟度无关,最有利的储层沉积微相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深水扇重力流水道。开展沉积作用对储层物性控制的定量化分析,并形成了完整的控制分析流程,对其他地区的类似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南海西部海域东方某气田Y平台采取浅层大位移水平井模式开发莺歌海组二段浅部气藏,储层埋深在井深1300m左右,最大水平位移为3783 m,最高水垂比为2.73。该气田经过十几年的开采,储层存在一定程度压力衰竭。同时,Y平台水平段穿过断层,钻进期间漏失风险高。在前期的一些开发井作业中,储层段钻进时曾多次发生井漏等复杂情况。因此,针对以往开发难题和结合Y平台的地层特点,进一步改良屏蔽暂堵无固相钻井液体系,配套环空ECD实时监测与精细控制工艺,成功解决了该区域储层漏失难题。Y平台实施的5口井提效显著,φ215.9 mm水平井段平均机械钻速为77.27 m/h,创造了东方区域类似浅部气藏大位移水平井的作业纪录。储层保护效果好,测试产量超油藏配产25%。   相似文献   
993.
超深层碎屑岩储层物性一般极差,单井油气产能低,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新近钻探的博孜9井却在7 600 m以深的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仍然钻遇了优质厚层储层,并获得了高产工业气流。为了揭示该储层的特征和成因、降低超深层油气勘探的风险,基于岩心、测井和实验分析等资料,结合区域温压条件和储层埋藏演化史,探讨了巴什基奇克组储层的特征、形成机制及其油气勘探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巴什基奇克组超深层储层岩石类型为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颗粒呈点—线接触,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现今仍处于中成岩演化阶段;②与其他超深层裂缝性低孔砂岩储层不同,该套超深层储层为孔隙型储层,孔隙度介于4%~13%,渗透率介于0.1~50.0 mD,孔渗相关性较好;③巴什基奇克组沉积期广泛发育三角洲前缘厚层砂体,中、细砂岩占比超过85%,颗粒抗压能力强,此后储层经历了早—中期长时间浅埋藏,晚期快速深埋,埋藏压实效应较弱,晚期上覆古近系巨厚膏盐岩层受冲断挤压形成顶蓬构造,进一步抑制垂向压实,同时研究区远离造山带和构造转换带,侧向挤压应力弱,原生粒间孔得以大量保存。结论认为:粗岩性、弱压实和低构造应力是该套超深层优...  相似文献   
994.
2020年,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西南部)平探1井在中二叠统栖霞组钻遇台缘带孔隙型白云岩储层并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实现了该区中二叠统天然气勘探的新突破。为了深化对栖霞组的地质认识,指导该区带天然气勘探,在分析平探1井钻探成果的基础上,对该区的烃源条件、储层特征、保存条件等油气成藏要素开展了研究,探讨了该区栖霞组天然气的勘探潜力及下一步的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川西南部栖霞组储层以中、细晶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洞、晶间孔、粒间孔和裂缝,为低孔、中—低渗透裂缝—孔隙型储层,局部发育高孔高渗储层;储层横向展布受台缘滩控制,主要沿邛西—平落坝—名山—汉王场一带大面积分布;②该区栖霞组天然气的来源与双鱼石构造类似,由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页岩和中二叠统泥灰岩混源构成,主要来源于前者;③该区纵向上不仅具有"双层构造"特征,而且三叠系盐膏层具有区域封盖条件,二叠系的构造圈闭及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形态完整、保存条件良好,为栖霞组天然气聚集成藏提供了有利的场所。结论认为,川西南部中二叠统具有较好的天然气成藏条件,平探1井的突破展示了该区栖霞组台缘带白云岩储层良好的天然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995.
超深层大气田一般都具有高压超高压、基质致密、裂缝发育等特点,其动态储量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为了准确评价该类型气藏的动态储量,首先基于高压超高压气藏物质平衡方程,深入分析了岩石有效压缩系数与岩石累积有效压缩系数的相关关系,优选出适合于高压超高压气藏动态储量评价的物质平衡分析方法 ;然后,基于非线性回归法确定了动态储量评价的起算条件,针对未达到起算条件的情形建立了半对数典型曲线拟合法,并采用该方法计算了3个超高压气田(藏)的动态储量,进而验证其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1)高压超高压气藏物质平衡方程中的气藏累积有效压缩系数是影响该类气藏动态储量评价结果的关键参数,该参数是原始地层压力和当前平均地层压力的函数,而其数值难以通过岩心实验测得;(2)针对高压超高压气藏,推荐采用不需要压缩系数的非线性回归法进行动态储量评价;(3)采用非线性回归法计算动态储量的起算点(无量纲视地层压力与累计产气量关系曲线偏离直线的起点)无法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基于图解法的统计结果得到不同无量纲线性系数(ωD)情形下起算点对应的无量纲视地层压力衰竭程度介于0.06~0.38,基于实例气藏数据统计得到的起算点也在此范围内;(4)未达到起算条件时可采用半对数典型曲线拟合法估算动态储量,动态储量与视地质储量的比值(G/G_(app))是ωD的函数,ωD越大,(G/G_(app))越小;(5)处于试采阶段的高压超高压气藏,应尽可能延长试采时间,以提高动态储量评价的可靠性;对处于开发中后期的高压超高压气藏,则应以动态储量为基础制订气藏综合治理措施,进而不断改善气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996.
为了搞清研究区不同区块油井产能差异,针对研究区属于低孔 ̄特低渗储层的特点,将表征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平均孔喉半径作为参数引入储层分类评价中,建立了基于测井曲线的平均孔喉半径解释模型。选取孔隙度、渗透率、平均孔喉半径及有效厚度作为储层评价参数,在单因素储层分类评价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研究区储层进行综合分类。将研究区各单元储层分为Ⅰ,Ⅱ,Ⅲ类,利用单井产能情况对储层分类结果进行检验。1类井初期日产油量为3.06 t,2类井初期日产油量为1.71 t,3类井初期日产油量仅为0.36 t。初期日产油量是由不同类型单井Ⅰ,Ⅱ类储层所占比例决定的,Ⅰ,Ⅱ类储层所占比例越大,油井初期产油能力越强。该储层分类方法为研究区后期各区块开发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7.
渤海海域L油田是存在气云区的典型油田,气云区占其圈闭面积的30%左右,气云区范围内地震资料品质较低,在地震剖面上整体表现为弱振幅、弱连续性的特点,断层解释的难度大。为进一步认识油田气云区内1N区块的断层分布,提高区块的开发效果,该文通过分析1N区块潜在断层的地质油藏响应,利用精细地层对比、注采井相关性分析等手段识别出了气云区内两条潜在断层的位置和延伸方向,降低了该区块地质不确定性,有效指导油田完善注采井网,确保注水安全。  相似文献   
998.
进入21世纪,全球非常规油气发现进入活跃期,致密油/页岩油产量快速增长,页岩气产量持续增长,致密气、煤层气产量稳定,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取得突破。近年来,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显著进展,页岩气、致密油、致密气产量快速增长,页岩油勘探开发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矿权区内致密油、页岩油资源丰富,近期在11个区块相继获得勘探发现和突破,初步建成了多个规模产能区;在鄂尔多斯盆地开展了中低成熟度页岩油原位转化现场先导试验,陆相页岩油革命正在积极组织推进。鉴于中国当前油气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需求旺盛的实际情况和陆相沉积复杂的地质条件,非常规油气的规模效益开发仍面临地质评价、"甜点"预测、钻完井与采油气工艺技术、经济评价和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挑战。为实现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资源效益勘探开发,需重点关注和处理好全生命周期管理、一体化运作、大数据应用、合理的配产政策、技术与成本、市场化等关键问题,以期推动非常规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999.
建立了吹扫捕集气质联用法测定水中吡啶的方法,优化了吹扫条件,用自动进标样的方法绘制工作曲线,方法的检出限为0.08μg/L,相对标准偏差在1.5%~5.1%之间,方法用于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化工废水中吡啶的测定,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82.5%~102.5%之间。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氮气吹扫/捕集-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嗅闻仪联用法对一种粉蒸肉产品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以确定最佳蒸制时间。结果显示:未加热和分别蒸制30、60、90?min?4?个粉蒸肉样品中共检测到7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各阶段分别为69、43、50?种和56?种,共有物质33?种。在加工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总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由加热前的1?646.39?μg/kg增加至2?657.10?μg/kg,且3?个加热时间样品中挥发性物质种类也逐渐增多。但是通过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对风味具有贡献的化合物(OAV>0.1)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加热60?min时OAV最大。其中壬醛、癸醛和肉桂酸甲酯对粉蒸肉产品特征风味的形成贡献最大,构成了粉蒸肉的特征风味。主成分分析显示加热60?min样品与其他样品区分明显并且在第1、2主成分上贡献较高。总体来说蒸制60?min能使产品获得较好的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