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1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83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48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9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桃红又见一年春”。桃花.自古以来就是象征阳春的娇花名卉。早在三千多年前.《诗经》的《周南·桃夭》篇里就有“桃之夭天.灼灼其华(花)”的描写。历代文人雅士几乎无不有咏桃之佳作.而“桃红柳绿”一直是人们形容明媚春天的常用词。  相似文献   
42.
正暮霭烟岚,登临嵩山之巅。"崧高维岳,峻极于天。"无数次在《诗经》中激荡的意绪,就在目前。远处的天空隐隐传来轰隆隆的雷声,脚下的云团缓缓凝聚升腾,变幻成一缕缕云彩飘向天空。松涛阵阵,旌旗猎猎有声,我知道有一阵狂风即将袭来了。灰蒙蒙的云带,系在峻极峰的黑色颈间,如面纱,似裙裾,更  相似文献   
43.
综合采用地缘分析(周南考证)、史迹分析(河名考证)、物人分析(荇菜与人物考证)方法,证明《诗经·关雎》诞生之地的"河之洲"就是黄河中游今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西滩村。黄河西滩面积万亩有余,四面环水,自古就是人类居住的滩涂绿洲,地近洛邑而民风淳朴,是产生优美情歌的上佳土壤。如今,随着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和西霞院反调节水库的建成,在西滩实施堆岛工程,再造了一个200余亩新西滩。  相似文献   
44.
评介毛振华所著《〈左传〉赋诗研究》。认为研究古代典籍中的赋诗、引诗,有助于深入了解春秋时期各国对《诗》的审美功能、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的评价,有助于全面系统地揭示《诗》学活动特点,有助于解决文学艺术的整体研究问题。《〈左传〉赋诗研究》对《诗经》和《左传》的研究均有所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45.
《氓》是我国古代一篇优秀的叙事诗,古往今来许多学者对此诗有过分析、评价。不同的学者有着不一样的看法,本文概括了几个有典型意义的解析,进行综述。以此来窥见《诗经》变迁。  相似文献   
46.
曹植诗文深受《诗经》影响,其中有很多借鉴于《诗经》的句子,或者直接摘引原句,或者化用诗句,或者运用篇名取其篇旨义。这些既说明了《诗经》对曹植的诗文创作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而且也说明了在魏晋南北朝时代,经学与文学出现了频繁的互动。  相似文献   
47.
文章通过对《魏风》的全面考察发现,《魏风》七篇,用韵七式,构思巧妙,韵脚采用立体表现方式,与主题相得益彰。而这种方式显然也是《诗经》艺术表现的最具标志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48.
蔡俊清 《园林》2008,(12):136-145
花之美,天工所成。插花之美.则是自然与人文的交融结晶,是人类对自然材料的艺术再创作。打开历史的长卷,中国插花艺术曾经走在世界的前列。《诗经》、《南史》、《瓶史》、《瓶花谱》、《花镜》、《浮生六记》、《红楼梦》等等,有关插花的记载更是比比皆是。近年来,随着西方花艺手法的引入、东方花艺强调的线条美和自然美与西方花艺强调的色彩美和图案美互相交流、融合、升华,使插花艺术的创作手法空前丰富,流派百家争鸣,惊艳之作层出不穷,把花之美丽演绎到了一种极致。  相似文献   
49.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渐次成于西周初期(约公元前11世纪)至东周春秋的中叶(约公元前6世纪),这一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女权逐渐失落、男权逐步确立的时代,在《诗》中,我们藉以通过此时女子服饰风尚的描写感受到此时女性审美微妙的转折变化。  相似文献   
50.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诗经>中提到的蔬菜有几十种之多.较全面地记栽和反映了当时人们所食用的多种蔬菜,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