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82篇
  免费   2387篇
  国内免费   1442篇
电工技术   2977篇
综合类   1191篇
化学工业   2093篇
金属工艺   3529篇
机械仪表   1415篇
建筑科学   383篇
矿业工程   337篇
能源动力   262篇
轻工业   1970篇
水利工程   56篇
石油天然气   273篇
武器工业   272篇
无线电   288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05篇
冶金工业   1676篇
原子能技术   1361篇
自动化技术   326篇
  2024年   210篇
  2023年   732篇
  2022年   785篇
  2021年   786篇
  2020年   612篇
  2019年   762篇
  2018年   465篇
  2017年   569篇
  2016年   611篇
  2015年   644篇
  2014年   1236篇
  2013年   896篇
  2012年   1050篇
  2011年   1042篇
  2010年   993篇
  2009年   1041篇
  2008年   1139篇
  2007年   1081篇
  2006年   969篇
  2005年   970篇
  2004年   948篇
  2003年   894篇
  2002年   682篇
  2001年   626篇
  2000年   490篇
  1999年   475篇
  1998年   383篇
  1997年   419篇
  1996年   348篇
  1995年   301篇
  1994年   255篇
  1993年   240篇
  1992年   232篇
  1991年   221篇
  1990年   187篇
  1989年   184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等离子体法去除甲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去除甲醛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分析了等离子体技术去除甲醛气体的机理,包括电子与污染物分子的直接碰撞和电场产生的活性粒子与污染物分子间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2部分,以陶瓷环为钛酸钡和亚硝酸钠铁电体材料为载体实验研究了用高频交流电晕放电等离子体处理甲醛气体的技术。实验参数为高频交流电压8-12 kV,气流速度35-70 mm/s。实验结果表明,高频交流电晕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可去除甲醛气体;增加电压,减小气体流速都能提高甲醛的去除率,钛酸钡填料的处理效果好于亚硝酸钠填料,且都优于无填料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12.
基于反射光强度检测的棱镜SPR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基于Kretschmann结构的新型棱镜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SPR)传感方法.基于常规SPR角度检测系统,固定入射光角度,检测不同待测液体介质所对应的光强反射率,实现对液体相关性质的检测.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考察棱镜基体类型、金属薄膜介电常数和厚度、入射光波长等参数对SPR光强反射率的影响,进而提出耦合系数η用以衡量SPR效应强弱和变化趋势.此检测方法可省去常规角度调制系统中精密角度旋转装置,无需实时调整光探测器接收角度,并可根据需要动态调整检测范围.  相似文献   
913.
采用等离子电解氧化(PEO)技术对黄铜进行表面处理,研究其在铝酸盐电解液中分别加入NaH2PO4 (S1)和Na2SiO3(S2)添加剂对涂层形成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在S1电解液中进行PEO处理的初始阶段,黄铜表面形成AlPO4和Al2O3的混合涂层,导致快速产生等离子体火花放电现象并形成由Al2O3、CuO、Cu2O和ZnO组成的黑色涂层。然而,在S2电解液中,等离子体火花放电行为延迟产生。由于产生较多的Cu2O,S2涂层显示为深红棕色。Mott-Schottky测试表明,S1涂层为p型半导体;S2涂层具有n型和p型半导体可调性。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表明,PEO处理能显著提高黄铜的耐腐蚀性,腐蚀防护效率可达91.50%,S1涂层电荷转移电阻最大可达59.95 kΩ·cm2。  相似文献   
914.
研究了等离子体引发聚合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 C)。测定了不同放电时间与放电功率时反应室温度的变化方程,发现反应室温度变化是影响聚合产物P(DM C)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反应室温度低于130℃,P(DM C)为线性,最高特性黏数为420.2 cm3/g;反应室温度为130℃~200℃,P(DM C)为交联性吸水树脂,吸水率为15 g/g。优化了线性产物的反应条件:放电时间60 s,放电功率60W,此时反应室温度为80℃。并经计算验证了等离子体引发聚合DM C理论可行。  相似文献   
915.
块体非晶合金及其涂层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了直径为2mm的Fe58Cr12Mo7C15B6Y2和直径为4mm的Fe55Cr12Mo10Cu2C13B6Y2两种块体非晶合金.利用电弧喷涂方法将相同成分的粉芯丝材喷涂在Q235基板上.对涂层进行的结构分析表明,涂层由非晶相和晶化相共同组成,涂层中含有<2%的孔隙.涂层和块体非晶合金电化学腐蚀研究结果表明,块体非晶合金在极化过程中发生了多次钝化现象,涂层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钝化现象比较短暂.非晶样品和涂层之间电化学性能的差异与涂层成分和结构的不均匀性有关.  相似文献   
916.
随着采矿和城市基建等行业的发展,对硬质合金的耐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添加金刚石增强硬质合金的耐磨性是一种可行的新思路。本研究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SPS)制备了金刚石体积分数为0~15%金刚石增强硬质合金,分析了合金中金刚石石墨化程度并采用砂轮法研究了材料的磨损性能。结果表明:该条件制备的硬质合金中金刚石均未转变为石墨;金刚石可以增强硬质合金的韧性;硬质合金的磨损系数K随着金刚石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金刚石颗粒之间的距离减小会导致基体对金刚石颗粒的把持力降低,使金刚石颗粒易脱落且金刚石脱落形成的脱落坑也将作为缺陷降低合金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917.
918.
由于激光等离子X射线源的光子通量显著低于同步辐射源的光子通量且射线为所有方向的各向同性辐射,所以,很需要具有大的集光立体角和高的积分反射率的光学元件,用热解石墨(PG)晶体作色散和聚焦元件可满足上述要求。由于PG晶体为嵌镶结构,所以可给出很高的积分反射率,而PG薄膜还可安装在任意形状的模具上构成任意形状的光学元件。此外,特殊形状的嵌镶聚焦使这些晶体甚至在弯曲的情况下,也可作为高分辨率X射线光学元件。基于上述元件特性,可以设计出有高集光效率的色散光学元件,用于激光等离子体源超快X射线光谱检测。文中描述了PG弯晶在一台改型的von HAMOS光谱仪中的应用,使用这台光谱仪,测量了飞秒激光器产生等离子体发射的X射线的光谱分布。讨论了产生的X射线在时间分辨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分析中的应用。实验表明,通过优化晶体特性和光谱仪几何设置,可以实现对过渡金属K边的高分辨率EXAFS测量。  相似文献   
919.
化工园区危险废物产生量大集中,种类较多且成分复杂,若处置利用不当会危及生态环境安全。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危险废物处置方法,经综合比较,等离子体技术因高热通量和高温特性处理废物更彻底,更具环保性,产物更稳定并可资源化,理论上适用所有种类危险废物,优于传统高温焚烧。  相似文献   
920.
以40CrNi2MoA钢作为基体,通过阴极电弧等离子体沉积(CPAD)技术制备了TiN、TiAlN和TiN/TiAlN薄膜。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纳米压痕仪、原子力显微镜、摩擦磨损试验、洛氏硬度计和电化学分析,对比了3种薄膜的组织结构、纳米硬度、表面粗糙度、耐磨性、附着力和耐蚀性。结果表明,TiN/TiAlN双层膜的综合性能最佳,其附着力为HF1级,摩擦因数为0.455,纳米硬度为36.59GPa,表面粗糙度(Ra)为0.09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