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104篇 |
免费 | 3963篇 |
国内免费 | 110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7253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2170篇 |
化学工业 | 662篇 |
金属工艺 | 1137篇 |
机械仪表 | 3195篇 |
建筑科学 | 254篇 |
矿业工程 | 1030篇 |
能源动力 | 699篇 |
轻工业 | 398篇 |
水利工程 | 162篇 |
石油天然气 | 380篇 |
武器工业 | 383篇 |
无线电 | 242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961篇 |
冶金工业 | 1098篇 |
原子能技术 | 127篇 |
自动化技术 | 284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578篇 |
2023年 | 572篇 |
2022年 | 800篇 |
2021年 | 1071篇 |
2020年 | 1107篇 |
2019年 | 802篇 |
2018年 | 721篇 |
2017年 | 1094篇 |
2016年 | 1025篇 |
2015年 | 1113篇 |
2014年 | 1834篇 |
2013年 | 1508篇 |
2012年 | 2312篇 |
2011年 | 2530篇 |
2010年 | 1760篇 |
2009年 | 1712篇 |
2008年 | 1778篇 |
2007年 | 2297篇 |
2006年 | 2008篇 |
2005年 | 1765篇 |
2004年 | 1258篇 |
2003年 | 1069篇 |
2002年 | 848篇 |
2001年 | 794篇 |
2000年 | 671篇 |
1999年 | 504篇 |
1998年 | 334篇 |
1997年 | 312篇 |
1996年 | 248篇 |
1995年 | 189篇 |
1994年 | 161篇 |
1993年 | 86篇 |
1992年 | 63篇 |
1991年 | 63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3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4篇 |
1964年 | 5篇 |
1963年 | 4篇 |
1961年 | 6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4篇 |
1956年 | 5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直流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的危险影响、影响机理和计算方法,国内外资料及文献中尚无系统的介绍,我国也尚无统一的计算、设计标准。为便于工程设计,可以采用理论计算与实测对比相结合的方法推导出的简化公式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62.
磁性齿轮复合电机无论是机械结构还是磁路结构,均比普通永磁同步电机复杂,如何高效准确地计算出铁损耗,对该类电机的设计与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设计制造了一台磁性齿轮复合电机样机,并采用有限元时步法进行了详细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每一个铁心单元的磁密变化进行分析,计算了该复合电机的铁损耗计算。在计算磁滞损耗时,应用通常用于机械应力应变迟滞计算的雨流计数法,快速统计出构成局部磁滞回环的峰谷点,从而计算出局部磁滞损耗。最后通过两个试验步骤,把电机的铁损耗从空载损耗中分离出来,所得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3.
64.
65.
双定子感应电动机等效电路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首先引入旋转等效的概念,将双定子感应电机两个定子之间的相对旋转,看成定子不动,而转子对应部分扭转了一个角度α,又通过引入“相拉折算”的概念,将两个定子之间旋转角的变化,等效为转子相绕组有效匝数的变化,于是能够进行绕组折算,得到折算后的基本方程式,进而导出与常规感应电机相似的“T”形和“Г”形等效电路。 相似文献
66.
针对目前煤层气抽采现场用电不合理现状,构建一种新型煤层气抽采直流微网供电系统,并对该直流微网系统稳定性及控制策略进行研究。煤层气抽采直流微网供电系统分三层结构:第一层由光伏和蓄电池组成能量供给层;第二层由双向Buck/Boost变换器构成能量传输和分配层;第三层由煤层气抽采机构成负荷层。基于此架构推导了第一、二层输出阻抗Zo(s),并建立第三层煤层气抽采机电动机输入阻抗Zin(s)与受控源K??m串联的小信号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系统全局小信号模型。考虑到呈现负阻抗特性的煤层气抽采机电动机周期性动态交变负荷引起的系统不稳定,在能量传输和分配层分析并讨论了一种基于虚拟阻抗的直流微网稳定性控制策略,以及利用下垂控制实现负荷功率动态平衡分配的方法。进一步利用阻抗匹配原则求解多项式1/(1+Zo(s)/Zin(s))主导极点,比较采取该稳定性控制策略前后的主导极点位置并分析直流微网系统稳定性。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由光伏阵列、储能单元和煤层气抽采机组成的煤层气抽采直流微网系统模型,系统仿真证明了稳定性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7.
68.
综述和分析了人工神经网络在交流传动控制中的应用 ,提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 ,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9.
推挽正激变换器是低压大电流输入场合的理想拓扑之一,但其输出整流二极管上由于反向恢复产生很高的电压尖峰。这将导致整流二极管选取困难,并影响其使用寿命。研究了一种加无源无损缓冲吸收的推挽正激变换器,整流二极管上尖峰电压小,可靠性高。并给出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缓冲电容的参数设计,还通过1kW实验样机给出了加缓冲吸收电路前后的实验波形。样机取得了高效率和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70.
本文简要介绍了大型铸造起重机结构形式和工艺特点,以及交流变频技术目前发展特点,针对铸造起重机的工艺特点和各机构的负载特点,分析了交流变频技术在大型铸造起重机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