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22篇
化学工业   17篇
金属工艺   38篇
机械仪表   30篇
建筑科学   35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4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17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Artificial roughness has been found to enhance the heat transfer from the collector plate to the air in a solar air heater. However, it would result in increase in frictional losses and hence, power required by fan or blower.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rmohydraulic performance of roughened solar air heaters with metal rib grits. The range of variation of system and operating parameters is investigated within the limits of, e/Dh: 0.035-0.044, p/e: 15-17.5 and l/s as 1.72, against variation of Reynolds number, Re: 3600-17000. The study shows substantial enhancement in thermal efficiency (10-35%), over solar air heater with smooth collector plate. The thermal efficiency enhancement is also accompanied by a considerable increase in the pumping power requirement due to the increase in the friction factor (80-250%). The optimum design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have been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thermohydraulic consideration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systems operating in a specified range of Reynolds number show better thermohydraulic performance depending upon the insolation.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ystem and operating parameters that combine to yield optimum performance has been developed.  相似文献   
42.
曝气沉砂池产生的浮渣具有产量大、含固率高、粘稠、纤维多的特点,采取常规的泵送加机械脱水的方法,不仅投资高,而且不能有效地实现浮渣的处理,这是很多污水处理厂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青岛市某污水处理厂针对浮渣的特点,对除渣系统进行了改造,采取直接撇除浮渣的方法,在浮渣坑内设计了水平安装角度为45°的不锈钢滑槽,浮渣被撇至滑槽后滑入皮带机,然后输送到特制垃圾箱内进行静沉脱水,再外运处置。该方案不仅除渣效果好,而且管理简单、投资省,改造费用较原处理系统节省20万元左右。该厂的浮渣处理系统改造经验对老厂改造及新厂设计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3.
章兼植 《珠宝科技》2004,16(5):30-35
对于孕镶工具,有诸多因素对其性能的发挥起着作用。诸多因素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应存在着一个作用的关联点——“吃入深度”。文章介绍了和评论了一些吃入深度的计算公式,导出了新的算式。  相似文献   
44.
对粗砂岩进行单轴试验测得其力学参数,然后采用颗粒流和fish程序获得粗砂岩的细观力学参数进行不同围压下的压缩试验,分析粗砂岩的变形和强度特性以及在变形破坏过程中的能量演化规律。获得主要结论:随着围压增加粗砂岩屈服阶段明显增加,峰值强度提高,峰后由明显软化逐渐向塑性流动过渡,表明随着围压增加粗砂岩脆性降低而延性提高,主应力表示的二次型强度准则比直线型更加贴近试验结果。粗砂岩在变形破坏过程中,弹性阶段吸收的能量主要以弹性应变能的形式存储,屈服阶段弹性应变能增速减缓而耗散能增速加快,围压越高峰值处对应的耗散能越大表明高围压下破坏时岩石内部损伤严重,峰后阶段弹性应变能在低围压下急剧减小而高围压下缓慢减小。弹性储能极限随围压增加呈现线性增大趋势,弹性应变能与岩石吸收总能量之比先减小而后趋于常值。  相似文献   
45.
尚凌虹 《山西建筑》2007,33(5):157-158
对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的制作工艺及其优点进行了介绍,从材料验收、砂浆饱满度、砌体接槎、留置构造柱、砂浆强度等方面阐述了该新型墙体材料的施工技术措施,通过与传统粘土砖的比较,表明了其优越性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6.
为了解污水构筑物中H2S排放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与影响因子,选取恶臭污染较重的8月—10月,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对苏州某污水处理厂曝气沉砂池内H2S浓度进行了实时在线监测(采样间隔为30 s)。结果表明,污水厂的H2S排放浓度波动较大,具有明显的变化特征,一天中11:00—14:00、17:00—19:00、22:00—02:00是H2S排放的3个高峰期,05:00—09:00、15:00—16:00是H2S排放的低谷期。进一步考察了污水流量、污水中硫化物浓度、pH值和水温的变化对H2S排放浓度的影响,发现H2S排放浓度与污水流量(1180~2360 m^3/h)、污水中硫化物浓度(0.36~0.71 mg/L)和水温(26.8~27.1℃)呈显著正相关性,其中污水中硫化物浓度和水温与H2S排放浓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4和0.62。在一天的变化范围内,pH值波动范围(7.07~7.23)小,与H2S排放浓度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7.
普通底阀无防砂和定压开启功能,对出砂严重的井况常出现层窜、返砂等问题。研制的新型调压底阀具有启闭压力可调、依靠液力启闭、液力缓7中和定压开启功能,能够及时开启定压开启机构,完成反洗井作业,保证洗井效果,有效防止了关井后地层返吐造成的出砂现象,保证了分层注水质量。  相似文献   
48.
从设计、施工的角度来探讨厨房、卫生间渗漏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磨削参数对电化学加工氧化膜去除质量的影响规律,以及各参数对氧化膜去除质量影响的稳定性和敏感性。方法在试件表面形成均匀一致,无缺陷电化学加工氧化膜的前提下,借助自主搭建的机械磨削实验平台,分别研究磨粒尺寸、工件速度、磨削压强和加工时间对氧化膜去除质量的影响,使用精密电子天平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实验前后的试件进行测量,结合稳定性与敏感性分析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的加工参数对氧化膜去除程度的影响不尽相同,氧化膜既存在不完全去除的现象,也存在完全去除的现象。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也显示,不同尺寸的磨粒对氧化膜的破坏程度不同,其表面氧化膜的沟槽深浅不同。结论受氧化膜硬度低、容易去除和基体金属硬度高、不容易去除的影响,氧化膜去除质量随着工件速度和加工时间的增加呈现三次曲线的规律增加,随磨削压强和磨粒尺寸的增大呈线性增加趋势。磨削参数对氧化膜去除质量影响的稳定性与敏感性不同,而且在电化学机械加工生产应用中不改变磨削工具,所以在磨削参数相对值较低的区间,其对去除质量影响的稳定性由大到小(敏感性由小到大)为:磨粒尺寸、加工时间、磨削压强、工件速度。在磨削参数相对值较高的区间,稳定性由大到小(敏感性由小到大)为:磨粒尺寸、磨削压强、工件速度、加工时间。加工中优先选择稳定性高(敏感性低)的参数作为调整电化学机械加工效果的主要因素,可在提升经济性的同时,提高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50.
通过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与《建筑用砂》(GB/T 14684—2001)进行对比分析,列出了砂的定义、术语、符号、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方面的主要差别,指出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有必要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