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65篇 |
免费 | 128篇 |
国内免费 | 14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8篇 |
综合类 | 97篇 |
化学工业 | 33篇 |
金属工艺 | 28篇 |
机械仪表 | 149篇 |
建筑科学 | 44篇 |
矿业工程 | 12篇 |
能源动力 | 13篇 |
轻工业 | 62篇 |
水利工程 | 10篇 |
石油天然气 | 20篇 |
武器工业 | 17篇 |
无线电 | 18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39篇 |
冶金工业 | 45篇 |
原子能技术 | 165篇 |
自动化技术 | 3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56篇 |
2014年 | 62篇 |
2013年 | 86篇 |
2012年 | 88篇 |
2011年 | 74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67篇 |
2008年 | 89篇 |
2007年 | 65篇 |
2006年 | 69篇 |
2005年 | 50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针对转动拉曼测温激光雷达数据采集系统中光子计数卡各通道阈值及延时之间的误差,结合光子计数卡的工作原理以及方波信号幅值电压的波动性,构建阈值测量系统,以方波信号作为通道的输入,通过调整阈值电压设定值,使计数值达到最大的方法对通道的阈值误差进行了测量,并对其进行了曲线拟合。构建延时测量系统,测量各通道之间的延时差,并提出了对其进行补偿的方案。对阈值误差测量数据及拟合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拟合曲线对各通道阈值电压进行设定,可更快地设置所要求的阈值电压。对延时差的补偿可以使温度分布廓线定位精度提高约10m。 相似文献
32.
对于一些公共场所,人数的统计是安全领域的重要问题。为了获得大视角的监控视频,以得到更多有用的视频信息,同时兼顾实时性和监控成本,本文使用鱼眼镜头对人群进行监控。为了使所有视场范围内景物能够在有限大小的成像面上成像,设计者人为的引入桶形畸变,而且由于实际场景中的景物通过鱼眼镜头后,会产生权重不等的像素点,本文针对鱼眼图像透视加权模型,采用加权特征提取的方法,提取鱼眼图像中人群目标的特征,包括加权面积、加权周长、加权KLT角点数以及加权边缘点数这4个特征,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法估计出了人群中的人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3.
34.
35.
介绍了PHS网呼入成功率和短消息流程,依据短消息模型和性能统计结果分析了群发短信对PHS网呼入成功率的影响,并建议选择合理的时间进行短消息群发以减少对网络负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37.
38.
现有人群计数算法采用多列融合结构来解决单一图像的多尺度问题,但该处理方法不能有效利用低层特征信息,从而导致最终人群计数结果不准确。针对这一缺陷,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残差密集连接与注意力融合的人群计数算法。该算法的前端利用改进VGG16网络提取低级特征信息。算法后端主分支基于残差密集连接结构,利用残差网络和密集网络结合方式捕获层与层间的特征信息,可高效捕获多尺度信息。侧分支通过引入注意力机制,生成对应尺度注意力图,有效区分特征图的背景和前景,降低了背景噪声的影响。采用3个主流公开数据集对该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计数有效且计数准确率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39.
40.
针对光照变化人脸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归一化融合熵加权Gabor特征方法。首先,计算类熵加权向量;然后,对图像进行局部归一化,并且计算输入图像的Borda计数,从而消除低值Gabor jet比较矩阵;最后,利用投票得分策略和k近邻分类器完成人脸识别。在扩展YaleB和AR人脸数据库上进行实验评估,在AR上的识别率可接近100%,相比其它几种较新的局部特征方法,本文方法取得了更高的识别精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计算开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