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33篇
电工技术   118篇
综合类   50篇
化学工业   259篇
金属工艺   57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44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18篇
石油天然气   19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6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61篇
  2025年   18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1.
可降解自愈合水凝胶在生物医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其设计仍面临很大的挑战。用高碘酸钠氧化瓜尔胶(GG)得到醛基化瓜尔胶(AGG)。将AGG与壳聚糖(CS)混合,AGG链上的醛基与CS链上的氨基进行席夫碱(Schiff base)反应形成动态亚胺键,从而得到壳聚糖/醛基化瓜尔胶(CS/AGG)水凝胶。该水凝胶拥有较好的自愈合性和可降解性。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AGG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GG成功被氧化成AGG。利用动态流变性能测试对水凝胶进行模量表征,频率扫描结果表明当CS和AGG的体积比在1∶5时水凝胶储能模量最高为400 Pa;动态交替时间扫描结果表明该水凝胶能在5 min内实现快速自愈合。降解性能测试表明CS/AGG水凝胶在pH=6.8和pH=7.4的环境下7 d内降解率可达65%。所制备的CS/AGG水凝胶的自愈合性和可降解性为其在可降解医用伤口敷料和药物释放等方面的应用提供能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812.
往复压缩机气量调节控制失稳自愈调控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往复压缩机无级气量调节常见的调控失稳故障,构建包含压缩机、管道、缓冲罐、执行机构等部件的无级气量调节多系统耦合控制模型,仿真往复压缩机无级气量调节动态特性.以控制系统输出的脉宽调制控制信号作为输入,以压缩机各级排气压力作为输出,研究执行机构动态响应和控制系统调控参数对气量调节结果影响的规律;进一步针对执行机构性能参...  相似文献   
813.
为了实现涂层破损的高效自修复,将纳米氮化钛与热塑性聚氨酯混合,制备了不同氮化钛含量的复合涂层。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 射线衍射仪(XRD)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分析了氮化钛的结构和光谱吸收特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电偶、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交流阻抗谱(EIS)等对复合涂层的热力学性能、光热转换性能、自修复性能及防腐性能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基于纳米氮化钛的表面等离激元特性,在热塑性聚氨酯中添加质量分数为 2%的氮化钛后,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光热转换性能,在近红外激光照射后其表面温度高于聚氨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当涂层表面有划口时,通过激光照射可以提高涂层的局部温度,使聚合物分子链运动并流向划痕界面,复合涂层的结构和防腐性能均得到恢复,并且修复后涂层中氮化钛仍分布均匀。 此外,氮化钛纳米颗粒还有助于填补涂层的微观孔隙,使复合涂层的防腐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814.
雷瑜  田蒙蒙  张心亚  蒋翔 《化工进展》2021,40(5):2624-2633
超疏水表面因具有诸多优异特性而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受到外界机械力损坏或化学侵蚀,赋予超疏水表面自修复性能可以较好地改善表面耐久性,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文针对修复构成超疏水表面的微观结构与低表面能物质展开论述,介绍了在湿度、温度、光等外界因素的引发下超疏水表面对低表面能物质的修复行为与特点,以及以形状记忆聚合物为主制备的超疏水表面对微观结构进行修复的过程。此外,介绍了具有自修复性能的超疏水表面在防腐蚀、油水分离、防覆冰等领域的应用。最后,讨论了通过优化表面结构和化学组成开发自修复超疏水表面的挑战和前景,环保型且无需外界刺激即可迅速对微观结构与低表面能物质进行双重修复的超疏水表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815.
未来智能电网的显著特点是其良好的互动性以及完备的自愈能力,体现了整个电网的技术水平及智能化程度,侧面反映了国家电力系统的发展状况;而智能配电网却是未来智能电网的核心部分,它与用户进行直接的双向互动,这其中涉及到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问题,完备的自愈能力则体现在配电网故障恢复的这一重要环节,是一个多目标、多时段、多维度的非线性的组态优化问题,关系到对用户的供电质量;多Agent技术在计算机网络自愈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研究;将多Agent免疫算法引入到智能配电网自愈系统的研究中,作为配电网人工智能的故障恢复策略,搭建了基于多Agent免疫算法的配电网自愈架构,并通过仿真平台上的实验证明了将多Agent免疫算法应用到未来智能配电网自愈系统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16.
在机电装备信号调理系统的故障自愈研究中,通过对信号调理系统的结构特点、参数特性及典型故障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建立健康因子群,对系统抗衰性能进行评估.在深入分析生物免疫机理的基础上,建立自愈系统与免疫系统映射关系,构建基于免疫原理的故障自愈系统结构模型,并给出模型中主要模块结构和实现算法.根据系统故障自愈模型建立的方法,建立信号调理系统的模型,分析系统的故障,并对此模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故障自愈系统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经仿真实验证明,基于免疫原理构建的信号调理故障自愈系统可以实现其主要故障的自愈.  相似文献   
817.
智能配电网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配电网是未来智能电网建设的重点,将会对电力系统运行保护控制产生深刻影响。智能化后的配电网中不但有各种智能电气设备,而且允许分布式电源和微网广泛接入,这进一步提升了对电网的供配电智能化要求。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智能配电网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研究重点,以自愈为研究的最终目标,阐述了了分布式与可再生能源接入、供配电与需求侧管理、自愈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指出了智能配电网中尚未解决和下一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18.
全业务竞争压力使得运营商迫切需要实现网络的FMC(固移融合)。中国联通在ITU-T推动G.metro建议,以应对接入域FMC面临的带宽、生存性和成本等挑战。针对G.metro需求,提出一种具有自愈功能的新型WDM(波分复用)接入环,并进行了性能和生存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接入环成本低、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819.
通过改进的Hummers方法成功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以Fe3+为交联剂、丙烯酸(AA)为单体、GO为增强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酸(PAA)/GO自修复水凝胶。考查了不同GO含量下,PAA/GO自修复水凝胶的溶胀性能,并探讨了GO含量、Fe3+含量和H2O含量对PAA/GO自修复水凝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PAA/GO自修复水凝胶的自修复性能。结果表明,Fe3+含量、GO含量和H2O单体含量分别为0.5 %(摩尔分数)、0.5 %(质量分数,下同)、80 %时,具有最佳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为743.5 kPa,断裂伸长率为2940.5 %);GO含量为0.25 %时,PAA/GO自修复水凝胶的吸水性能最大;PAA/GO自修复水凝胶具有优异的自修复性能。  相似文献   
820.
回顾了微胶囊型自修复高分子材料中双环戊二烯-Grubbs催化剂、聚二甲基硅氧烷-锡(铂)催化剂、环氧树脂-固化剂和异氰酸酯等自修复体系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异氰酸酯胶囊型自修复材料的修复机理和研究新进展。异氰酸酯胶囊型自修复是通过异氰酸酯修复剂(主要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及其三聚体等)潮固化来实现,并简要探讨了影响微胶囊自修复高分子材料自修复效果的主要因素(微胶囊的芯材、力学性能以及微胶囊与基材的相容性)。最后指出了微胶囊型自修复高分子材料今后的研究方向(建立自修复过程的模型,将微胶囊应用到存在一些如晶界、气孔等微结构的材料中)及其应用前景(提高航空航天和民用高铁等高速高风险项目的可靠性,开发自修复涂料、胶黏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