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2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56篇
化学工业   184篇
金属工艺   39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21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无线电   9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1篇
冶金工业   28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5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通过原位生长制备了锑掺杂二氧化锡/还原氧化石墨烯(Sb-SnO2/RGO)复合材料,再通过水热法生长TiO2制备了TiO2/Sb-SnO2/RGO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光、荧光光谱和光电化学等技术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光吸收特性和电子复合情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与Sb-SnO2形成了异质结构,扩大了复合材料的光响应范围,RGO的引入增强了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区的响应,并提高了电子迁移速率。与TiO2相比,TiO2/Sb-SnO2/RGO复合材料具有更佳的光阴极保护性能。  相似文献   
672.
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不同比例(0,1%,3%,5%,7%,9%(质量分数))异质分层结构的g-C_3N_4/SnO_2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SEM)和透射(TEM)电子显微镜、BET比表面积测试和发致发光光谱(PL)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化学组成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将制备的复合材料应用于气体传感器,对乙醇进行气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5%(质量分数) g-C_3N_4的SnO_2气体传感器的最佳工作温度为270℃,对40×10~(-6)乙醇的灵敏度达到77.5,是纯SnO_2气体传感器的灵敏度的8.4倍。最后,对复合材料g-C_3N_4/SnO_2的气敏性能优化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73.
二氧化锡纳米材料具有毒性小、成本低、可逆容量高等优点,是当前研究最为广泛的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之一。构建与碳复合的二氧化锡基纳米结构是缓解二氧化锡在长时间的嵌/脱锂循环过程中体积膨胀、控制纳米颗粒团聚问题以及增加材料导电性的有效方法。用高效、可控的静电纺丝技术,结合高温煅烧、水热合成、化学沉积等方法,可制备出结构型二氧化锡/碳复合纳米纤维。本文讨论了具有不同碳层分布的均匀型、核壳型及三明治型结构的二氧化锡/碳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以及不同碳层分布对其锂电性能的改善状况及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674.
采用原位方法合成了两种羟苯氮烯基酞菁钴/二氧化锡复合材料,利用UV、IR和XRD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两种羟苯氮烯基酞菁钴/二氧化锡复合材料在紫外光谱中出现了酞菁特征吸收Q带的红移,红外光谱中出现了Co-O的振动吸收峰,并且在XRD谱图中显现出SnO2晶粒变小,这说明羟苯氮烯基酞菁钴与二氧化锡之间形成部分化学键。  相似文献   
675.
676.
锑掺杂的二氧化锡纳米粉粒抗静电性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锑掺杂的二氧化锡纳米粉粒的制备;研究了不同锑掺杂量的二氧化锡纳米粉粒及其不同混合比对制得抗静电剂性能的影响,这种抗静电剂有很好的抗静电性能。  相似文献   
677.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TiO2-SnO2纳米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X射线能谱(EDS)研究了不同原料配比制备的TiO2-SnO2纳米粉体中的元素含量。结果表明:TiO2-SnO2纳米粉体结晶尺寸较小,有明显的团聚现象;TiO2-SnO2纳米粉体中Sn元素的含量高于原料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678.
采用硫酸亚锡作为锡源,加入4种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于低功率紫外光辐照下制备二氧化锡。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比表面测试对其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考察聚乙二醇分子量变化对产物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所制备SnO2的形貌尺寸、比表面积以及其光催化性能与使用PEG的分子量密切相关,分子量越大,所制备SnO2粉体尺寸越小,分布越均匀。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进行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分子量为6000的聚乙二醇诱导制备的二氧化锡在模拟可见光和紫外光照下均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79.
Ag掺杂SnO_2气敏元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油酸钠作用下,以锡粒和浓硝酸为原料,采用硝酸氧化法制备前驱体,再掺杂一定质量分数的Ag,于600℃下灼烧得到Ag掺杂SnO2粉体材料。将合成材料制备成旁热式气敏元件,采用静态配气法对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甲醇和乙醇等进行气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SnO2纳米粉体中掺杂Ag元素可显著提高材料对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甲醇和乙醇等气体的灵敏度,并具有较快的响应和脱附速度。  相似文献   
680.
A nanocomposite material of SnO2-reduced graphene oxide nanoribbons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is composite, the reduced graphene oxide nanoribbons are uniformly coated by nanosized SnO2 that formed a thin layer of SnO2 on the surface. When used as anodes in lithium ion batteries, the composite shows outstanding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with the high reversible discharge capacity of 1,027 mAh/g at 0.1 A/g after 165 cycles and 640 mAh/g at 3.0 A/g after 160 cycles with current rates varying from 0.1 to 3.0 A/g and no capacity decay after 600 cycles compared to the second cycle at a current density of 1.0 A/g. The high reversible capacity, good rate performance and excellent cycling stability of the composite are due to the synergistic combination of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reduced graphene oxide nanoribbons and SnO2, The method developed here is practical for th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