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800篇 |
免费 | 4755篇 |
国内免费 | 298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090篇 |
综合类 | 4901篇 |
化学工业 | 6060篇 |
金属工艺 | 1953篇 |
机械仪表 | 3140篇 |
建筑科学 | 3541篇 |
矿业工程 | 3110篇 |
能源动力 | 1016篇 |
轻工业 | 5597篇 |
水利工程 | 1504篇 |
石油天然气 | 3038篇 |
武器工业 | 426篇 |
无线电 | 688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222篇 |
冶金工业 | 1551篇 |
原子能技术 | 475篇 |
自动化技术 | 702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783篇 |
2023年 | 1416篇 |
2022年 | 1682篇 |
2021年 | 1957篇 |
2020年 | 1754篇 |
2019年 | 1627篇 |
2018年 | 896篇 |
2017年 | 1256篇 |
2016年 | 1465篇 |
2015年 | 1730篇 |
2014年 | 2986篇 |
2013年 | 2402篇 |
2012年 | 2850篇 |
2011年 | 2899篇 |
2010年 | 2869篇 |
2009年 | 3039篇 |
2008年 | 3351篇 |
2007年 | 2743篇 |
2006年 | 2471篇 |
2005年 | 2534篇 |
2004年 | 2274篇 |
2003年 | 1869篇 |
2002年 | 1460篇 |
2001年 | 1394篇 |
2000年 | 1232篇 |
1999年 | 988篇 |
1998年 | 960篇 |
1997年 | 920篇 |
1996年 | 811篇 |
1995年 | 820篇 |
1994年 | 784篇 |
1993年 | 605篇 |
1992年 | 618篇 |
1991年 | 600篇 |
1990年 | 505篇 |
1989年 | 507篇 |
1988年 | 108篇 |
1987年 | 72篇 |
1986年 | 50篇 |
1985年 | 66篇 |
1984年 | 50篇 |
1983年 | 52篇 |
1982年 | 31篇 |
1981年 | 25篇 |
1980年 | 14篇 |
1979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1959年 | 3篇 |
195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日常信息化办公过程中,常用到OCE技术识别文本图像中有效信息,为此,能否短时间内准确识别文本图像里的光学字符信息对人们办公效率存在直接影响.提出一种基于OCR技术的二值文本光学字符信息翻译识别方法,使用基于直方图分析和OTSU算法的文本图像二值化方法,将文本图像实施二值化,分割文本图像中光学字符信息的前景与背景;在分割... 相似文献
142.
143.
为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研究砂岩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劣化特征,选取内蒙古新乌苏矿区的青砂岩作为试验材料,并对3组试件分别进行10次、30次、40次冻融循环试验,采用图像二值化和核磁共振的方法对试件的外观、质量变化率、孔隙变化率、核磁共振T2谱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从10次增加到40次,试件外观劣化程度也随之加深;冻融循环次数越多,试件吸水量、质量变化率和孔隙变化率也随之增大,孔隙变化率最终趋于稳定;青砂岩孔隙是一种大小孔隙并存的状态,且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青砂岩小孔隙数量减少,大孔隙数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44.
145.
146.
本文研究了切削状态中刀具角度的变化,通过分析动态切削角度对Ra值的影响,从刀具角度方面提出了降低Ra值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7.
148.
本文主要分析近年来国内外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树脂及薄膜的专利概况,介绍近年来学术研究中出现的聚酰亚胺低介电常数改性方法及在电子元器件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9.
研究了载体助剂、染色温度、染色保温时间、pH值、缓染剂染色因素对对位芳纶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用量30g/L,染色温度140℃,染色保温时间60 min,pH值为3~4为最佳工艺条件.选择氯化钠作为缓染剂对织物染色后色深值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0.
综采工作面的高精度煤层地理信息是实现智能无人开采的关键,但现阶段所构建的煤层三维模型垂向精度较低,无法满足智能开采的实际需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综采工作面煤层三维模型动态修正方法。将得到的初始煤层三维模型静态数据及开采过程中采煤机截割产生的动态数据融合,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预测算法及其改进算法(基于空间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Conv LSTM)、编码-解码长短期记忆网络(EncoderDecoder LSTM)的预测算法),根据上一回采阶段的煤层数据,动态预测下一阶段未开采区的煤层底板曲面和煤层厚度。采用双层循环嵌套的网格搜索方法对上述3种预测算法进行参数调优,获取未开采区煤层底板曲面和煤层厚度的高精度垂向分布数据,作为煤层三维模型修正值,动态修正下一阶段未开采区的煤层三维模型;随着工作面不断开采,利用新获取的修正数据持续动态修正并更新初始煤层三维模型,从而提升初始煤层三维模型精度,使动态修正后的煤层三维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综采工作面实际煤层分布。以山西吕梁市某煤矿18201工作面煤层三维模型为例,采用提出的动态修正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修正,在工作面推进方向16~23.2 m范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