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2篇
机械仪表   17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64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表征典型卫星表面材料的近红外偏振特性,基于微面元模型并综合考虑镜面散射及漫散射来描述目标表面的反射特性,引入镜面系数及漫反射率来明确两种反射对偏振度的影响,并考虑实际粗糙材料表面存在的遮蔽效应,建立一种更完善的多参量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进而推导出适用于粗糙材料表面的光学反射偏振度表达式.对典型卫星表面材料进行近红外偏振实验,采用遗传算法从实验数据中反演卫星表面材料的多参量数值,进而得到偏振信息仿真曲线.结果 表明,该多参量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仿真值与实验测试值能够较好的吻合,不同卫星表面材料的近红外偏振特性有较大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42.
不同含水量的土壤会产生不同的偏振态,其与波长、土壤表面的结构、内部的构成、以及入射的角度密切相关。根据Kodis粗糙表面的散射理论,推导了不同湿度土壤表面的偏振度与入射天顶角和观测天顶角以及等效折射率的关系,并用野外地物偏振辐射计和地面多波段CCD相机实测了红壤的偏振反射数据,并将其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对照,初步总结出不同含水量红壤的偏振特性变化规律。研究土壤偏振度与含水量以及入射天顶角、观测天顶角的关系,对于卫星农业遥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3.
理论推导出准单色光波情况下、输入信号为高斯脉冲时偏振度(DOP)与差分群延时(DGD)关系的简明解析表达式.通过对偏振度公式的理论分析,得出了DOP随DGD变化的关系由分光比以及光源的光谱宽度决定的结论.用不同光谱宽度的10 Gbit/s归零(RZ)伪随机码光源实验研究了DOP与DGD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了理论推导和分析的正确性.理论分析表明 ,除了分光比参数外,只有能够影响光谱宽度的参数才会对DOP-DGD关系式产生影响,如调制码型、调制啁啾和脉冲变换极限宽度等,而其它因素则与DOP-DGD关系式无关,如色散、线路啁啾以及脉冲实际宽度等.  相似文献   
44.
李小路  李昀晔  谢鑫浩  徐立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46(11):1106004-1106004(6)
目标物体的偏振特性是一种固有特性,由目标的外部结构、内部结构以及入射角度等决定,因此利用偏振信息研究植物叶片含水量测量。主要研究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部分:搭建激光偏振成像测量实验系统、计算目标偏振度、测量叶片实际含水量、建立偏振度与叶片含水量间映射模型、验证映射模型。根据目标与环境特性,选择和调整实验器件和实验步骤;基于图像灰度提取方法计算目标偏振度;采用水分梯度处理方法测量叶片实际含水量;基于统计方法建立叶片偏振度与含水量的一到三阶函数映射模型,比较一到三阶模型的稳定性与预测能力分析其适用情况,为利用偏振测定植物叶片含水量的方面提供理论基础。结果发现:在含水量所处15%~75%区间内,偏振度随着水分含量上升呈现一个递增趋势。含水量较高情况下,递增关系较明显;含水量较小情况下,映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45.
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的非线性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具有特殊后续电信号处理系统的双纵模双频激光干涉仪的非线性误差进行了研究。根据理论分析推导出了存在非线性时输出信号的表达式,并据此给出了非线性误差的表现形式是使混频输出信号产生漂移起伏,主要影响因素是偏振分光镜分光偏振度及光路调整理想程度。根据分光偏振度可计算信号最大漂移幅度及其带来的测量误差,计算出的漂移幅度值与实际观测值相近,该值可作为判断光路调整精度的一个标准,也是确定后续信号处理环节(细分辨向计数)中最大细分数的依据。  相似文献   
46.
刁利  王文龙  孔勇  韩华 《激光技术》2015,39(2):220-223
为了更准确地研究温度对光纤Lyot型消偏器消偏性能的影响,根据参考文献中光纤消偏器的结构参量,使用保偏光纤熔接机等制作完成了光纤Lyot消偏器,在全温条件(-40℃~80℃)下,其偏振度P≤0.5%;同时搭建了恒温和变温条件下消偏器输出偏振度测试系统,并分析了偏振度改变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温度恒定在不同值时(-40℃和80℃),消偏器的输出偏振度基本保持不变;当温度按一定梯度升高或者降低时,消偏器的输出偏振度会随之改变。这对于光纤传感应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7.
偏振反射光谱是近年来生物医学光子学中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诊断组织信息技术,能对生物组织微观结构组成进行快捷准确的探测,具有强偏振敏感、非侵入、低成本和快速等特性,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在体生物组织的上皮黏膜检测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综述了偏振反射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测量装置及其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在体生物组织上皮黏膜的光检测等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8.
保偏光纤偏振度测试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主要讨论了高双折射保偏光纤偏振度的测试技术,提出测试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9.
光纤通信系统的偏振模色散(PMD)是限制系统传输容量和距离的关键因素。系统输出信号的偏振度(DOP)反映了系统的偏振模色散。利用光纤通信系统的Jones矩阵模型,在理论上得到了系统的输出光脉冲Stokes矢量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计算了系统的输出脉冲的偏振度特性。结果表明,系统的输出信号的偏振度随入射脉冲偏振态的变化而变化,当入射脉冲偏振态与系统的主偏振态一致时,系统的输出信号的偏振度达到极大;同时,随着系统的偏振模色散幅度的增大而变小。系统的输出信号的偏振度还随着信号原始啁啾系数绝对值的增大而减小,但与啁啾系数的符号无关。  相似文献   
50.
自适应偏振模色散补偿系统中的控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对偏振模色散(PMD)效应所造成系统性能损伤的动态有效补偿,通过对PMD补偿方式的简要分析,给出了一种以电域特定频率分量功率作为控制信号的PMD光域自适应补偿实验系统. 在此基础上,对单纯形算法、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3种常用优化算法的基本思想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分别采用3种算法对一阶PMD及二阶PMD进行补偿,得到了补偿后的信号偏振度(DOP)和信号眼图.实验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更加适合作为PMD光域自适应补偿系统的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