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452篇 |
免费 | 1603篇 |
国内免费 | 82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203篇 |
综合类 | 1978篇 |
化学工业 | 807篇 |
金属工艺 | 1353篇 |
机械仪表 | 3679篇 |
建筑科学 | 1641篇 |
矿业工程 | 1947篇 |
能源动力 | 912篇 |
轻工业 | 915篇 |
水利工程 | 546篇 |
石油天然气 | 397篇 |
武器工业 | 752篇 |
无线电 | 255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449篇 |
冶金工业 | 712篇 |
原子能技术 | 144篇 |
自动化技术 | 18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5篇 |
2023年 | 619篇 |
2022年 | 699篇 |
2021年 | 914篇 |
2020年 | 705篇 |
2019年 | 745篇 |
2018年 | 372篇 |
2017年 | 613篇 |
2016年 | 663篇 |
2015年 | 860篇 |
2014年 | 1347篇 |
2013年 | 1041篇 |
2012年 | 1163篇 |
2011年 | 1243篇 |
2010年 | 1158篇 |
2009年 | 1151篇 |
2008年 | 1264篇 |
2007年 | 1025篇 |
2006年 | 939篇 |
2005年 | 871篇 |
2004年 | 791篇 |
2003年 | 661篇 |
2002年 | 608篇 |
2001年 | 571篇 |
2000年 | 460篇 |
1999年 | 409篇 |
1998年 | 395篇 |
1997年 | 350篇 |
1996年 | 333篇 |
1995年 | 291篇 |
1994年 | 299篇 |
1993年 | 221篇 |
1992年 | 196篇 |
1991年 | 213篇 |
1990年 | 207篇 |
1989年 | 173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本文根据国家现行规范和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分析.提出了砌体结构房屋底层墙体开洞宽度的计算方法,供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62.
63.
黎和昌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1991,13(4):1
本文提出了用边界元方法计算辐射角系数。从角系数的定义式出发,运用stokes公式及边界元理论,导出了计算的基本公式。并用Basic算法语言写出计算机程序,通过四个典型算例的计算以及与精确解和其他方法计算结果加以对比,得出本法计算可靠,具有输入数据少,精度高等优点。同时指出 相似文献
64.
以仅能获取角度信息的全捷联导引头为研究对象,针对采用直接微分提取惯性视线角速率时存在的噪声放大问题,基于跟踪微分器设计了一种全捷联制导信息提取算法。结合导引头的性能指标要求,对3种不同形式跟踪微分器的提取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非线性微分器进行惯性视线角速率提取,可以减小延迟时间,避免噪声放大,有效提高制导精度,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
66.
非同步采样时,基于谐波分析理论的介质损失角计算结果会有较大误差。为减小该误差,提出一种基于Blackman自卷积窗及三谱线插值修正的介质损失角计算方法。利用旁瓣性能优越的Blackman自卷积窗抑制信号频谱泄漏效应,同时提出利用幅值最大的谱线及其相邻的2根谱线进行三谱线插值以进行频谱校正,进一步提高介质损失角计算精度。在基波频率波动、介质损失角真值变化、谐波比例变化、白噪声影响、采样频率变化的情况下,将所提介质损失角计算方法和基于双谱线插值修正的介质损失角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搭建了介质损失角模拟测量实验平台,在平台上运用所提方法计算介质损失角,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67.
透水丁坝是基于传统丁坝而创新的一种新型河工建筑物,在河道和航道整治方面效果显著。通过分析透水丁坝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不足,提出一种可改变挑流角度和透水率的矩形丁坝设计方法。根据不同季节的来水条件,改变挑角及坝体的透水率,达到洪水期快速行洪、枯水期束窄河道以满足通航要求等目标,实现透水丁坝的优化布置及灵活运用;此外,由于该透水丁坝具有若干透水结构,在满足河道基本整治需要的同时,还能营造多种水流形态,有利于鱼类索饵、产卵和避难,且其结构本身也能成为其他众多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68.
型材挤压的流动均匀性关系到制品尺寸的稳定性,目前常用的控制流动的方法是调整挤压模工作带的大小,采用先导模,扁挤压筒,开促流角,障碍角等措施。开障碍角的办法由于其自身的可操作性问题和增加阻力机理不明确,并没有广泛地应用。作者针对这一情况对障碍角的作用从模拟实验和理论角度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指出了障碍角作用的误区。 相似文献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