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39篇
  免费   3229篇
  国内免费   1783篇
电工技术   2336篇
综合类   3332篇
化学工业   6069篇
金属工艺   1855篇
机械仪表   1516篇
建筑科学   10810篇
矿业工程   1263篇
能源动力   471篇
轻工业   3431篇
水利工程   2703篇
石油天然气   2488篇
武器工业   486篇
无线电   462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21篇
冶金工业   861篇
原子能技术   225篇
自动化技术   2457篇
  2024年   416篇
  2023年   1630篇
  2022年   1614篇
  2021年   1650篇
  2020年   1431篇
  2019年   1512篇
  2018年   886篇
  2017年   1124篇
  2016年   1339篇
  2015年   1435篇
  2014年   2565篇
  2013年   2153篇
  2012年   2495篇
  2011年   2374篇
  2010年   2268篇
  2009年   2326篇
  2008年   2661篇
  2007年   2298篇
  2006年   1985篇
  2005年   2053篇
  2004年   1719篇
  2003年   1639篇
  2002年   1248篇
  2001年   1084篇
  2000年   859篇
  1999年   677篇
  1998年   607篇
  1997年   595篇
  1996年   495篇
  1995年   433篇
  1994年   378篇
  1993年   353篇
  1992年   330篇
  1991年   320篇
  1990年   265篇
  1989年   263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3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中线圈偏移导致功率及效率波动问题,提出基于双边LCC(DS-LCC)拓扑WPT系统的改进模型。首先,对该模型进行传输特性分析,推导出不同横向偏移条件下线圈互感与传输特性间对应的函数式。其次,引入归一化方法并确定偏移后线圈匝数与耦合强度及线圈内阻的线性关系。在上述基础上通过对系统进行参数优化设计,实现特定横向偏移范围内系统输出功率和传输效率抗偏移性的提升。最后,搭建一台100 W的实验样机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0~20 cm的横向偏移范围内系统的输出功率始终高于80 W,传输效率始终高于70%。  相似文献   
992.
状态估计作为保障电网监测数据质量的关键一环,为能量管理系统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考虑到有源配电网量测误差大、易遭受网络攻击等问题,本文研究计及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的有源配电网分布式状态估计方法。首先,各子区域根据自身量测进行状态估计,并利用平均一致性算法获取全局信息对内部状态量进行修正,实现完全分布式状态估计;其次,在子区域状态估计中引入权函数动态修正目标极值函数的权重矩阵,增强状态估计的抗差性能;然后,在边界节点和易受到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的节点配置同步相量测量单元,提高辨识虚假数据攻击的能力;最后,利用IEEE 118节点配电网系统进行算例仿真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状态估计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减小估计误差,还能准确辨识虚假数据注入攻击,提高了状态估计的精度和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的辨识能力。  相似文献   
993.
制备超疏水表面是一种新型的抗冰方法。为提高硅橡胶复合绝缘子表面的抗冰性能,采用D80M多功能激光雕刻机进行加工,得到不同类型、不同尺寸参数的复合织构绝缘子伞裙表面。通过测试不同织构表面绝缘子的接触角,得到疏水性能最佳的表面织构类型及尺寸参数。同时,以延缓水滴在试样表面发生结冰的时间为评价标准,利用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机设定环境温度为-10℃,测试水滴在不同织构化试样表面的凝结时间。结果表明:表面织构化明显提升了复合绝缘子伞裙表面的疏水性,使其达到超疏水性;尺寸和间距均为350μm的正方形+圆形织构的疏水性和抗覆冰性能最优,且抗冰耐久性良好。  相似文献   
994.
阵列信号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面临噪声的干扰,低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 SNR)时波束形成器性能会急剧下降. 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互耦系数估计的抗互耦算法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即研究信号在不同输入SNR以及不同干扰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误差下的互耦系数估计误差;并通过误差分析修正原算法不同SNR下参与估计信号的数目. 改进算法改进了导向矢量和期望信号,提高了低SNR下互耦系数估计的准确度,对比分析验证了其在低SNR情况下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对互耦现象有着更好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995.
文中提出了一种结构型多尺度超材料吸波体。微观层面,该吸波体的结构单元采用微米级羰基铁粉 (CIPs)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二者可有效提升吸波体的介电损耗及磁损耗特性;宏观层面,吸波体结构单元 顶部为平台型结构,可提升吸波体对电磁波的阻抗匹配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该超材料吸波体的反射损耗最小值为 -18. 15 dB,吸收率峰值可达0. 98,吸收率超过0. 9 的频带宽度为5. 5 GHz。通过CIPs、MWCNTs 以及吸波体宏观结 构的协同作用,该吸波体可实现高效宽带吸收特性。  相似文献   
996.
主动式微波成像技术是以电磁波为媒介观察被测目标散射场并形成图像的手段。传统微波成像算法忽略了电磁波在目标内部结构中的耦合,导致包含多次散射的凹腔结构成像结果中往往伴随着十分严重的成像伪影。本文基于射线追踪原理,推导了圆柱扫描下二面角目标电磁波的传播规律。依据弹跳射线(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s, SBR)法中的相关思想,建立了典型凹腔结构的正向和逆向三维散射模型,并设计了完整的数据处理流程。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为解决更复杂腔体的精准成像问题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7.
范珍珍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10):20220068-1-20220068-6
为了解决在敏感环境中位置测试容易受到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射式光纤传感防盗系统。该系统采用T型光纤探头作为无源传感探头,反射配件安装于安防外壳表面,通过实时测试位置偏移量提供安防预警。探测模块通过预先测试最佳反射位置的方式,将光纤探头与反射配件固定于安防位置上。在获取激光回波信号的基础上,计算了关于位置的场强分布函数。在标定实验中,测试位置由0递增至5.0 mm,响应光功率最大值为18.76 μW,方差最大值0.124。当超过3.0 mm后的曲线单调性良好,符合系统设计要求。在不同干扰类型对比实验中,分别对比了湿度、温度、振动对系统测试结果的影响程度。实验结果显示,干扰项的光功率波动无论是线性还是非线性的,其波动范围小于4 μW,而真实人为打开条件下,其波动程度大于18 μW。与此同时,系统反演计算的位移偏移量也发生显著改变,相比干扰项的位移偏差均值大8倍以上。系统具有传感端无源、灵敏度高、实时性好等优势,可有效应用于敏感环境中的安防监测。  相似文献   
998.
刘学  顾宏  陈皓辉  张勇  杨振  张建隆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11):20220090-1-20220090-8
在云雾影响下,脉冲激光引信存在着虚警概率高、测距精度差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制约激光引信全天候工作的主要问题。为了降低云雾对于全波形采样激光引信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高斯分解的回波脉冲处理方法,采用高斯模型将回波信号分解成单独高斯脉冲的形式,根据波形特征分辨出真实目标回波与云雾后向散射回波。从理论仿真和实验上对比了该方法与数字互相关方法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在能见度小于4 m的云雾条件下,数字互相关法测距精度恶化到1.6 m,而高斯分解法能够实现0.18 m的测距精度,优于互相关处理方式。该方法为激光引信在云雾环境下高精度测距提供了新的数据处理思路。  相似文献   
999.
为了减少窃听者对合法接收者的信息接收影响和窃听者的有用信息接收量,该文研究利用智能反射表面(IRS)来实现无线供电通信网络(WPCN) 中窃听端处的波束抵消。首先在传输能量的同时进行窃听检测,IRS根据合法用户的能量状态选择是否采取防窃听模式,然后在存在窃听的情况下,研究了窃听信道完美和不完美状态下系统的保密率最大化问题。分析表明,这一最大化问题是相移、功率分配、时间分配的多变量耦合非凸问题,可以采用分步优化、变量替换和S-Lemma等方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与基准算法相比,所提算法提升了保密率,当智能反射表面元件数为80时保密率提升了44%,发射功率为40 dBm时保密率提升了34%。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调查行走前后地板抗滑性主观评量的影响因素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设计了4因子实验。实验因子包含地板粗糙度、地板表面情况、鞋底材质和照明情况。被试在步道待试区对地板感知抗滑性给出1(非常滑)-5(不滑)的评分;待走过实验步道后,再次对地板感知抗滑性给出评分,并对自觉滑动感(PSOS)做出评分。运用SAS分析软件对得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地板粗糙度、地板表面情况和照明水平对实验前主观抗滑性存在显着的影响(P0.0001);鞋底材质、地板粗糙度和地板表面情况对实验后主观抗滑性及自觉滑动感(PSOS)存在显着的影响;地板粗糙度与实验前(r=0.38,P0.0001)与实验后(r=0.52,P0.0001)的主观抗滑性均为正相关;实验后的主观抗滑性与自觉滑动感为高度负相关(r=-0.84,P0.0001)。结论行走前地板主观抗滑性显著的受地板粗糙度、地板表面情况、照明水平的影响;行走后地板主观抗滑性显著的受鞋底材质、地板粗糙度和地板表面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