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0篇
电工技术   358篇
综合类   56篇
化学工业   43篇
金属工艺   143篇
机械仪表   104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4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9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58篇
一般工业技术   97篇
冶金工业   102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2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针对油气管道特殊部件的结构特点,分析了管道磁化后产生的磁场特征.基于管道漏磁内检测原理及麦克斯韦方程,采用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对管道特殊部件与缺陷进行仿真,以漏磁信号轴向分量B_x所占的通道个数、B_x正负峰值出现的先后顺序、B_x幅值以及轴向长度作为分析判别管道特殊部件与缺陷的依据,对管道特殊部件上存在缺陷的整体漏磁信号B_x分量进行特征分析,缺陷信号B_x在补板信号B_x内侧且极性相反时视为补板缺陷.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判别管道特殊部件存在缺陷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将非晶Pr4.2Tb0.3Fe78B17.5薄带制备成块状纳米晶复合磁体。研究了烧结条件对磁体密度、微观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的升高可使磁体得到高致密度,但同时由于其晶粒长大,结果导致磁性能的恶化。在最佳烧结条件下得到磁体的磁性能为Br=1.02T,JHc=220kA/m。磁体具有较好的微观结构,平均晶粒尺寸为20nm。  相似文献   
13.
永磁伺服电机的设计与开发是目前的热点之一,永磁体嵌入式同步电机(IPMSM),以其独有的特性正日益受到关注。文章对IPMSM的转子构造进行分析,提出最大转矩/电流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铸造/热压 r_(19)Fe_(74.5)B_5Cu_(1.5)永磁体的磁硬化特点.发现磁体反磁化过程受反向畴的形核控制.矫顽力与晶粒尺寸的对数存在线性关系: _iH_c(MA/m)=1.7312—0.4816Ind(μm)根据反向畴形核的随机性和矫顽力的统计特性讨论了该式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永磁体的发展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磁体的性能是依据其最大磁能积的大小来衡量的。在 2 0世纪的 10 0年间 ,永磁体的最大磁能积提高了 10 0倍 ,其发展过程如图 1。2 0世纪初的永磁体是淬火碳素钢的同类钢 ,1917年日本本多光太郎开发了KS钢(KichizaemonSumitomo :住友吉佐卫门磁钢 ) ,使磁能积提高到 8kJ/m3。 1913年Co -铁氧磁体、 193 2年MK磁钢 (MishimaKaiya :三岛养家磁钢 )面世。Co -铁氧磁体作为最早的氧化物系磁体 ,MK作为最早的析出硬化型磁体具有重要意义。氧化物系磁体获得很大发展是在 195 3年荷兰的J .J .Went发明Ba -铁氧磁体以后 ,这种磁体的原料费便…  相似文献   
16.
稀土粘结永磁体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稀土粘结永磁的特点和开发历史。介绍了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采用快淬方法生产的NFF8/96型磁粉及压缩成型NFZ72/96NdFeB粘结磁体情况,对粘结稀土永磁开发应用前景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The research on the sintered Sm2Co17 permanent magnets prepared by metal injection molding is still at the exploratory stage. Carbon and oxygen are two key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In this article, the effects of oxygen and carbon on the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magnets have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oxygen consumes the effective Sm content of the magnets and forms Sm2O3-the non-magnetism phase, which result in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Besides,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decrease in evidence with increasing carbon content. The main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is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magnets. The Sm(Co, Cu)5 phase decreases, whereas the cell siz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arbon content. When the carbon content is above 0.43 wt.%, the Sm(Co, Cu)5 phase is not enough to form a uniform cellular microstructure. Thus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disappear. ZrC is detected in the magnets by XRD when the carbon content is above 0.21 wt.%. ZrC also reduces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gnets.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多层永磁体转子结构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具有较大的凸极比,可以充分利用转子的磁阻转矩,在电动汽车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内置式多层永磁体转子结构的参数较多,组合灵活,其设计和优化是电机设计的一个难题。本文针对某180kW调速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设计,选用"V一"型双层永磁体转子结构,引入田口法,选取合适的磁路参数和目标优化参数,建立田口实验正交表,然后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不同磁路参数组合下的电机性能。在此基础上,评估各磁路参数对各目标优化参数的影响,进而确定了转子结构方案。本方法对双层永磁体转子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乔超  禹健  高晓勤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4,22(11):3518-35203524
针对大型停车场中车位检测装置的能耗问题和可靠性问题,提出了一种主动磁场停车位检测新装置;使用永磁体建立主动磁场,通过设计磁路,使得停车位上车辆的存在会改变通过传感器的磁力线的闭合路径,选用低功耗的磁传感器检测通过其本身的磁通量,以输出的磁感应强度值的大小为依据判断停车位上是否停有车辆;计算与仿真结果表明:该车位检测装置可行且检测结果可靠;其克服了地磁场的干扰,解决了能耗问题,成本低,可靠性高,有利于提高大型停车场的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为了抑制由路面不平引起的车辆振动,结合磁流变阻尼器和空气弹簧的变阻尼/刚度特性,设计了含内置永磁体式磁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空气悬架系统.基于电磁学原理,对内置永磁体式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特性建模.建立了1/4车辆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利用野草入侵算法对常规模糊算法规则进行优化,开发了野草入侵-模糊混合控制策略对内置永磁体磁流变阻尼器的空气悬架进行半主动控制.为验证该控制策略在磁流变空气悬架的半主动控制效果,进行了C级路面随机输入及凸块脉冲输入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可知,野草入侵-模糊控制策略能有效地提高半主动悬架系统的综合性能.并且通过台架试验进一步表明,利用该控制策略能够使车身振动加速度及悬架动挠度分别减小25.87%、35.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