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84篇 |
免费 | 592篇 |
国内免费 | 30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36篇 |
综合类 | 533篇 |
化学工业 | 270篇 |
金属工艺 | 31篇 |
机械仪表 | 159篇 |
建筑科学 | 1074篇 |
矿业工程 | 62篇 |
能源动力 | 57篇 |
轻工业 | 1305篇 |
水利工程 | 356篇 |
石油天然气 | 44篇 |
武器工业 | 13篇 |
无线电 | 30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04篇 |
冶金工业 | 93篇 |
原子能技术 | 31篇 |
自动化技术 | 131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80篇 |
2023年 | 291篇 |
2022年 | 347篇 |
2021年 | 384篇 |
2020年 | 280篇 |
2019年 | 234篇 |
2018年 | 116篇 |
2017年 | 164篇 |
2016年 | 152篇 |
2015年 | 208篇 |
2014年 | 368篇 |
2013年 | 290篇 |
2012年 | 383篇 |
2011年 | 412篇 |
2010年 | 328篇 |
2009年 | 322篇 |
2008年 | 363篇 |
2007年 | 242篇 |
2006年 | 213篇 |
2005年 | 201篇 |
2004年 | 113篇 |
2003年 | 110篇 |
2002年 | 67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 调查青岛崂山百合科药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为崂山百合科植物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野外考察、标本采集与鉴定、资料收集等方法,在崂山进行为期2年的实地调查研究.结果 青岛崂山有百合科植物26属63种(含3变种),分别占山东省百合科植物资源总属数87%,总种数78%;其中药用植物62种,占比达98%.崂山百合科药用植物药用部位以根茎最多,其次为鳞茎,也有以花及全草入药;药用功能主要有解表、泻下、补虚;药用成分包括多糖、生物碱、甾体皂苷、黄酮等.结论 崂山百合科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应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2.
4月14日,富士施乐启动了针对其生产基地的土地使用和生物形态的调查工作,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该计划将首先在其位于日本(三重县、新泻、富山、神奈川)的五大制造中心实施,随后将推广到海外(中国和泰国)四大生产基地。富士施乐计划于2010年末完成该项调查, 相似文献
63.
64.
研究了冷链和断链流通对冰藏大黄鱼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模拟了冰藏大黄鱼冷链与断链两种流通方式,采用多点温度采集仪实时监测不同流通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以感官评定、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TVC)与嗜冷菌数(PBC)等指标来评价两种流通方式对大黄鱼品质及微生物数量变化的影响,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指纹技术对冰藏大黄鱼冷链与断链流通中的微生物种群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波动加速大黄鱼的品质劣变,流通时间与其感官分值、TVB-N值、微生物数正相关,冷链组与断链组样品分别在347 h与275 h时超出货架期终点,货架期分别为275~347 h与203~275 h。样品经PCR-DGGE割胶回收测序,腐生葡萄球菌、假交替单胞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在大黄鱼流通后期逐渐减少,假单胞菌与嗜冷杆菌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多,同时还有不动杆菌与希瓦氏菌。经综合评价,假单胞菌与嗜冷杆菌为大黄鱼冷链与断链流通过程中贮藏末期的主要优势菌。 相似文献
65.
黑龙江、吉林地区松茸ITS序列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黑龙江省5个不同产地和吉林省汪清地区不同产地松茸子实体的基因组DNA,利用ITS序列分析技术研究其遗传多样性。测序后通过和GenBank中序列比对,采用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MP)、最小进化法(Minimum Evolution,ML)和邻位相接法(Neighbor Joining,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6个样品的ITS序列被分成了两大组,鸡东,汪清,东京城,东宁由于序列比较相似被分为一组,穆棱和海林被分为另一组。每组的ITS序列变化较小,相似度较高。同时,多个位点存在着差异,有转换、颠换和缺失。 相似文献
66.
为了解西藏黄籽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以西藏主要农区采集的16份白菜型黄籽油菜农家品种为材料,采用变异系数、多样性指数、聚类分析等方法对30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除叶柄长度、薹茎叶着生状态、分枝习性外的27个表型性状变异类型多样,平均多样性指数达1.840,高于国内白菜型油菜平均水平1.709。变异系数(3.92%~52.84%)也表明了性状变异的丰富性。基于主成分因子综合得分进行离差平方和法聚类分析,取卡方平均距离0.80为阈值,将16份白菜型黄籽油菜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角果最长,每果粒数最多;第Ⅱ类分枝部位最高,一次分枝数、有效角果数最多;第Ⅲ类分枝部位最低,主轴有效长度最短、有效角果数最少。此外,白菜型黄籽油菜籽粒以极大型和大型为主,种皮色泽丰富。 相似文献
67.
新疆慕萨莱思自然发酵过程中细菌初步分离、鉴定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基分离纯化、形态与理化初步鉴定,将分离于慕萨莱思自然发酵过程中12株细菌初步鉴定为假单孢菌属、乳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微球菌属、醋酸杆菌及葡糖杆菌属,证明慕萨莱思自然发酵过程中细菌存有丰富的多样性。通过对不同发酵期的细菌进行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基计数,得到假单孢菌属为优势菌,但峰期菌落总数为275cfu/mL,其余细菌以少于25cfu/mL的极少数量出现在不同的发酵期,证明慕萨莱思酵液并不是细菌理想的生存化境,但假单孢菌属能够较好适应。 相似文献
68.
为探讨酱香型白酒人工窖底泥中细菌的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4种不同区域人工窖底泥的细菌多样性,并结合理化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窖底泥理化性质及细菌群落结构都存在一定差异,且距离越远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越大。聚类结果显示区域相近的二郎镇、习酒镇和茅台镇的窖底泥细菌群落结构类似,其主要菌群包括Aminicenantes、绿弯菌门和变形菌门;而泸州市的窖底泥与这3个区域的有明显差异,其主要菌群是厚壁菌门。影响窖底泥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主要理化因子有pH值、速效钾和水分,受这3种理化因子影响较为显著的菌群有Aminicenantes、厚壁菌门、放线菌门、装甲菌门。 相似文献
69.
陕西关中地区羊乳中细菌多样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羊乳中细菌多样性,对陕西关中地区杨凌、宝鸡和渭南3个牧场羊乳样品中微生物宏基因组DNA的16S r RNA基因V3-V4区进行扩增、高通量测序。研究共获得225 424条高质量序列,平均每个样品聚成673个OTUs。对不同地区羊乳中细菌群落构成分析显示,所有羊乳样品中细菌门有27种,Proteobacteria为陕西关中地区羊乳中的优势菌群门,在渭南地区所占比例最高,为91.15%,在杨凌和宝鸡地区分别占62.44%和60.33%;细菌属有354种,Enterobacter是关中地区羊乳中的优势细菌属,3个地区所占比例分别为37.41%、33.82%和2.87%;细菌种有826种,P.aeruginosa为陕西关中地区的优势菌株,在3个地区分别占1.17%、0.81%和21.8%,且渭南地区的P.aeruginos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地区。不同地区羊乳样品细菌群体间的多样性分析表明,杨凌和宝鸡这两个地区羊乳中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较高,渭南地区羊乳中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较低。3个地区间羊乳中细菌分布有一定的差别,但样品之间微生物群落结构差距不大,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70.
对平房仓散装小麦堆秋冬降温期间采用取样手工筛检和探管式诱捕器诱集的方法,定点检测观察了嗜虫书虱 Liposcelis entomophila 的种群密度变化。结果表明,嗜虫书虱在小麦堆的种群变化因粮温的降低而减少。在粮温15℃以上时,可以检测到较多的书虱成(若)虫,当粮温降到5~2℃左右时,检测到的书虱密度几乎为0。在粮温25~1℃的散储小麦堆中,采用探管式诱捕器诱集每7d 检测一次的方法与取样手工筛检方法得到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