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机械仪表   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3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由于有限的IP地址,在现在网络通信中,不可避免会涉及到NAT穿透的问题。基于现在小型网络比较热门的UPNP穿透技术,介绍了UPNP穿透的原理,详细分析了UPNP穿透的实现步骤。经测试,该方案不仅功能完备、性能稳定,而且不需升级现有NAT设备,可扩展性好  相似文献   
42.
提到远程控制,我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远程桌面、Pcanywere、VNC、Damewere等工具,这些工具只能用在直接连接有公网IP的机器或者局域网内机器之间连接,而它们要从外网连接局域网内机器必须在网关上做端口映射或者建立VPN,并且需要在防火墙上打开相应的端口才能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43.
公司内网上组建供水网站服务器并在服务器上挂接供水网站和供水管理系统,并现实从外网随时流畅访问公司的办公系统和网站。  相似文献   
44.
作为不可或缺的传统业务,E1业务信号在新一代智能光传输平台ASON技术中仍将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基于新一代智能光传输平台ASON技术中E1低阶交换的实现原理,较详细的介绍了E1信号在ASON设备中的低阶交换实现.  相似文献   
45.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业对外围设备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为了在IP网络上共享USB接口的外围设备,本文应用了USB Over IP技术.通过客户端驱动程序、服务器端程序和虚拟总线三者结合,使得网络上的USB设备可以跨平台、透明地被访问.在整个方案中,巧妙地利用USB的管道思想实现了端口映射.这种方法实现了基于IP网络的USB集线器功能.  相似文献   
46.
NAT技术是目前在IPV4下解决公网地址短缺的有效方式,该文使用LINUX操作系统,提出了使用虚拟机的方式来模拟以太网和外网的工作环境,实现NAT完全锥形端口映射技术,在此基础上做了相应的安全测试.  相似文献   
47.
本文首先介绍了并行入侵检测系统,其负载均衡器在分配流量时需完成分片报文的端口映射。但分片报文乱序严重影响负载均衡器的分片报文端口映射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缓冲聚类的分片报文乱序处理算法,该算法设置三个缓冲聚类缓冲区:首片、中间片和尾片缓冲区。当分片报文到达时,首先判断其是首片、中间片还是尾片,然后将其放入对应的缓冲区中。当某个缓冲区中的分片数目达到缓冲聚类深度时,分片报文端口映射逻辑按照首片、中间片、尾片的顺序依次处理三个缓冲区中的分片报文,来纠正首片与其他片以及中间片与尾片间的报文乱序。经实验验证该算法大大提高了分片报文端口映射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8.
《计算机与网络》2006,(16):46-46
一直以来内网用户下载BT(Bit-Torrent)、eMule(电骡、电驴)备受速度缓慢困扰。其实大多数情况是因为没有设置好映射端口,在下载BT、eMule时无法畅顺的与外界通讯造成速度缓慢,虽然网络上有很多关于如何设置路由器映射端口来提高下载速度的文章,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非常不方便,而且当你重装系统或有多台电脑时,设置更改每个端口映射将是一件很麻烦工作。  相似文献   
49.
2004年12月29日,江民反病毒中心率先截获首例“隐形病毒”Backdoor/Byshen.a,并将其命名为“隐形大盗”。该病毒运行后,以线程方式插入系统进程中,并立即将自身病毒体删除,以躲避反病毒软件的查杀。病毒还会使用挂接钩子和端口映射等技术手段,使得用户电脑在毫无症兆的情况下即被黑客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50.
沈建飞 《现代导航》2019,10(1):56-59
针对当前数据链端机开发与交付周期不断压缩,后期技术维护保障资源耗费巨大, 考虑端机研发过程中的大量参数测试需求,对比传统手工、半手工测试的缺陷,结合自动测试与总线技术的发展,设计基于 LXI 的数据链端机自动测试系统,达到通用、高效、可靠、自动化的测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