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522篇 |
免费 | 3000篇 |
国内免费 | 124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1832篇 |
综合类 | 1901篇 |
化学工业 | 693篇 |
金属工艺 | 346篇 |
机械仪表 | 1699篇 |
建筑科学 | 1364篇 |
矿业工程 | 1029篇 |
能源动力 | 595篇 |
轻工业 | 509篇 |
水利工程 | 896篇 |
石油天然气 | 861篇 |
武器工业 | 122篇 |
无线电 | 435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206篇 |
冶金工业 | 710篇 |
原子能技术 | 126篇 |
自动化技术 | 452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543篇 |
2023年 | 799篇 |
2022年 | 928篇 |
2021年 | 1093篇 |
2020年 | 912篇 |
2019年 | 841篇 |
2018年 | 411篇 |
2017年 | 698篇 |
2016年 | 792篇 |
2015年 | 932篇 |
2014年 | 1705篇 |
2013年 | 1493篇 |
2012年 | 1815篇 |
2011年 | 1895篇 |
2010年 | 1789篇 |
2009年 | 2026篇 |
2008年 | 2304篇 |
2007年 | 1691篇 |
2006年 | 1478篇 |
2005年 | 1463篇 |
2004年 | 1194篇 |
2003年 | 951篇 |
2002年 | 748篇 |
2001年 | 652篇 |
2000年 | 557篇 |
1999年 | 498篇 |
1998年 | 347篇 |
1997年 | 337篇 |
1996年 | 349篇 |
1995年 | 276篇 |
1994年 | 252篇 |
1993年 | 224篇 |
1992年 | 200篇 |
1991年 | 201篇 |
1990年 | 145篇 |
1989年 | 168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在搜集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混凝土在多轴应力作用下的徐变与强度关系分析,说明在多轴应力状态下不能简单地采用叠加原理。展示了新的三轴徐变量测仪器及其徐变试验成果以及2组多轴与单轴应力状态下的徐变恢复试验成果,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多轴应力状态下徐变恢复与应力大小以及持荷时间之间的规律,证实了多轴应力状态下的徐变恢复与已经产生的压缩徐变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2.
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是发电机最常见的故障之一,且其他故障大多由定子单相接地引发。传统大型机组基于纵向零序电压三次谐波的100%定子接地保护存在灵敏度较低的缺点。外加电源式定子接地保护灵敏度较高,但随着单机容量越来越大,其灵敏度还是不能满足要求。借助现代的电气控制技术,对其进行改进,在原有的外加电源式定子接地保护中引入反馈量,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保护模式,仿真计算表明它可以有很高的灵敏度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能够满足现代大型机组对接地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953.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提供的交流特高压示范工程二次系统研究用关键参数与边界条件,采用输电线路分布参数法,理论计算晋东南—南阳—荆门交流示范工程充电合闸、不同位置故障的电流谐波分布,了解特高压1000kV交流输电短路的过渡过程可能出现的现象及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对1 000 kV交流示范工程的继电保护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4.
郑翔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7,35(2):45-48,78
利用瞬时无功功率理论进行三相电压不对称谐波电流检测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对此将扇合矢量表示法推广应用于三相不对称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扇合变换向量,使三相系统归一化为单相系统,从而简化了三相系统基波有功分量的提取,即使在电网电压不对称时仍能准确有效检测出谐波电流.接着提出并证明了DFT的基相量循环移位性质,根据该性质得到了从三相电流扇合矢量中提取基波有功分量的递推算法,大大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检测实时性.仿真分析对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证明. 相似文献
955.
针对交直流系统并联运行时二者相互影响的问题,以天广直流输电工程和整流侧交流系统故障的事故为基础,利用Matlab对整流过程做数学仿真,并采用傅立叶变换分析仿真结果,从理论的角度阐明了整流侧交流故障时直流电压和电流出现大量二次谐波的原因,这有利于采取相应的保护和控制措施,减小谐波的影响和危害;对更深入的研究交直流并联系统的运行和控制、更有效地处理交直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56.
对一种新型的多级注入式电压源型变流器进行分析和研究。它可以进一步消除谐波,解决可串接开关技术的动态电压平衡问题,大大提高了高功率变流器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同时它结合了二极管嵌位多级变流器、多级注入式VSC以及软开关的优点。它可以作为一个理想的STATCOM装置使用,在仿真中,使用了EMTDC-PSCAD进行了稳态、动态的详细分析。证实了它能大大减小谐波含量,降低开关损耗。 相似文献
957.
按照谐波源定位理论判断的结果,主要谐波源消失后反而可能加剧公共耦合点(PCC)处的谐波水平.从用户侧谐波源对PCC谐波电压、谐波电流的影响着手,提出了助增/助减谐波源的概念,并定义了区分助增/助减谐波源的综合判据,通过算例和IEEE测试系统进行了计算和仿真.所提出的助增/助减谐波源的概念和综合判据弥补了目前谐波定位理论的不足,对谐波治理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8.
在电力系统中,准确有效地确定信号中的间谐波分量,对于改善电能质量有重要意义。研究了一种间谐波幅值和频率的估计算法--基于互高阶累积量的多信号分类法MUSIC(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非相关噪声和高斯噪声,在混合噪声和低信噪比的条件下,仍具有很高的谱分辨率和谱估计性能。为了证明其有效性,采用一具体的电力系统谐波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色噪声背景下,信噪比为-20dB时,且不需要对分析数据进行整周期采样,仍可以有效地估计出间谐波的频率和幅值,谱估计性能稳定,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9.
滞环电流控制方法具有动态响应速度快和电路跟踪性能好的优点,该方法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从降低开关频率和改善系统输入电流谐波总畸变率THD(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的角度出发,研究和设计了一种具有倍频效果的改进三态正弦电流滞环宽度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开关管功率损耗,降低并网逆变器系统的THD。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进行分析,与传统的固定滞环电流控制方法相比较,在相同电路参数和控制参数条件下,应用改进三态正弦电流滞环宽度控制方法,减小了功率开关管损耗,降低了脉宽调制(PWM)逆变器系统的THD,有利于提高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960.
调查了多种低压民用负荷的谐波情况和典型配电网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线电流和相线电流情况.低压民用负荷会产生大量的谐波和畸变功率,且功率因数较低,是影响配电网无功含量和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配电网中性线电流中的三倍次谐波含量很高,相电流中奇次谐波含量很高,而且配电网的谐波网损很大.利用电磁暂态仿真程序ATP建立了两类主要的低压民用负荷模型,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