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04篇
  免费   2254篇
  国内免费   750篇
电工技术   99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476篇
化学工业   4789篇
金属工艺   4190篇
机械仪表   940篇
建筑科学   986篇
矿业工程   3704篇
能源动力   230篇
轻工业   942篇
水利工程   97篇
石油天然气   355篇
武器工业   154篇
无线电   285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56篇
冶金工业   7270篇
原子能技术   130篇
自动化技术   539篇
  2024年   177篇
  2023年   689篇
  2022年   860篇
  2021年   955篇
  2020年   772篇
  2019年   689篇
  2018年   349篇
  2017年   540篇
  2016年   646篇
  2015年   874篇
  2014年   1634篇
  2013年   1247篇
  2012年   1516篇
  2011年   1669篇
  2010年   1413篇
  2009年   1676篇
  2008年   1715篇
  2007年   1371篇
  2006年   1328篇
  2005年   1241篇
  2004年   1103篇
  2003年   1028篇
  2002年   888篇
  2001年   781篇
  2000年   787篇
  1999年   662篇
  1998年   620篇
  1997年   593篇
  1996年   523篇
  1995年   562篇
  1994年   531篇
  1993年   484篇
  1992年   431篇
  1991年   458篇
  1990年   425篇
  1989年   444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8篇
  1965年   9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以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Br-PADMA)为显色剂,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的新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在p H=3.75~5.75的HAc-Na Ac缓冲溶液中,室温下铜与试剂形成配位比为1∶2的紫红色配合物,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73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89×104L·mol-1·cm-1。铜浓度在0~18μg/10 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所拟方法用于矿样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2.
采用氢气泡模板法制备了多孔铜作为电催化还原CO_2的电极材料。通过控制电镀时间、电镀液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浓度及HCl的加入量实现了电极活性层厚度、孔径、孔隙率以及微观形貌的有效调节,并研究了其对CO_2电催化还原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极层多孔铜厚度、孔径大小以及孔隙率对电极的催化活性有一定的影响,而多孔的形貌不是影响电极催化活性的关键因素。当电沉积时间为20 s、CTAB的加入量为10 mmol/L时,得到的孔隙率为60.261%的多孔铜电极具有最佳的CO_2电催化还原活性;将得到的多孔铜电极用于合成碳酸二甲酯(DMC),优化了DMC的合成反应温度及电还原电位。DMC产率在最优条件下可达到84%。  相似文献   
993.
铜催化剂表面铜活性物种的性质与分散度是影响CO_2加氢性能的关键因素。以硅溶胶为载体、铜氨络合物为铜源采用蒸氨法制备了Cu/SiO_2催化剂考察了氨铜比对Cu/SiO_2催化剂表面铜活性物种的形成和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性能的影响。通过N_2-physisorption、TEM、XRD、IR和BET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铜氨溶液中适当的氨浓度,有利于铜氨配体的形成和蒸氨过程中铜活性组分的均匀分布,有利于层状硅酸铜和氧化铜双活性组分的形成。在反应温度523 K,反应压力2.5 MPa,进气比V(CO_2):V(H_2):V(N_2)=10:30:4,反应空速1800 mL_(STP)/(g·h)的条件下,氨铜比为4的Cu/SiO_2-N4催化剂获得较优CO_2加氢催化性能,CO_2的转化率31%,CH_3OH的选择性54.8%,CH_3OH的收率17%。  相似文献   
994.
分别用碱、酸、高温、超声波和助溶剂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对每种改性粉煤灰吸附处理含铜废水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其中碱、高温、助熔剂都可改性粉煤灰,碳酸钠助熔剂改性效果最好,其最佳反应时间是30min,最适宜反应温度是20℃,最适宜p H值是10。吸附过程符合Temkin和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995.
以亚铁氰化铜(Cu FC)为吸附剂并与微滤耦合处理模拟含铯废水。结果表明:对104.50μg/L的含铯废水,投加0.08 g/L的Cu FC,周期吸附时间为20 min时,平均去污因数为1 319,浓缩倍数为638。受H+竞争吸附的影响,出水的p H高于进水;微滤膜可完全截留反应器内的Cu FC,出水浊度始终小于0.08 NTU;反应器内悬浮固体的实测值低于计算值,且随时间的延长二者的差值变大;通过物理清洗,膜比通量能恢复至初始值的85%以上。  相似文献   
996.
通过热压缩实验研究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纯铜热变形行为的影响,确定了应变硬化率、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力、饱和应力、动态回复体积分数和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的表达式。结合热加工图,得到纯铜的失稳区域主要位于400~450℃、0.001~0.05 s~(-1)和450~750℃、0.05~1 s~(-1)区间,稳态区域的变形机制主要为动态再结晶。对流变应力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97.
文中报道了一种借助多巴胺在PEEK表面化学镀铜的方法。首先通过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对PEEK表面进行粗化,形成网络状孔洞,然后借助多巴胺的自身氧化聚合在PEEK表面包覆聚多巴胺层,利用聚多巴胺对银离子的吸附和原位还原作用在PEEK表面沉积纳米银颗粒,纳米银颗粒作为催化中心催化化学镀铜反应的进行,从而在PEEK表面镀覆金属铜层。通过SEM、EDS、接触角测试、XRD表征复合材料的形貌、化学组成、润湿性和结晶形态,通过胶带剥离实验评估镀层结合力,使用四探针测试仪测量镀层的方块电阻。结果表明,纳米银可以有效地催化PEEK表面的化学镀铜反应,且镀液稳定,铜层与PEEK的结合力达到5B级;施镀时间为60 min时,由断面图测得的镀层厚度约为3.5μm,方块电阻低至19 mΩ/□。  相似文献   
998.
利用壳聚糖的轴向配位作用固定化杂大环Cu(Ⅱ)配合物,并利用红外光谱(FT IR)和扫描电镜(SEM)等现代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和组成表征。对关键中间体L进行了常规合成法和微波合成法考察。结果表明:微波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条件温和、产率高及副反应少等优点,并探讨了微波合成法合成杂大环中间体L的最佳合成条件:以甲醇做溶剂,在m(二乙撑三胺)∶m(2,2′-(乙基氧)-双苯甲醛)为1∶1、微波功率为400 W、60℃下微波反应0.5h。并在模拟生理条件(pH=7.40,37℃)下,利用Gress试剂法考察了目标配合物催化S-亚硝基硫醇释放NO性能。结果表明:目标配合物具有稳定催化释放一氧化氮性能。  相似文献   
999.
陈健  吉祥  王璇  许腾飞 《焊接学报》2016,37(12):101-106
文中对比研究了CuNiCoBe合金与CuCrZr合金电极点焊镀锌钢板的性能,并利用超景深显微镜,光谱仪、XRD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电极表面的剥落、端部塑性变形的程度及表面合金层的成分和物相等,分析了电极失效机理.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点焊工艺参数下,CuNiCoBe电极点焊寿命达到3 500点,为CuCrZr电极寿命1 500点的2.3倍.CuCrZr电极寿命低于CuNiCoBe电极的原因在于CuCrZr合金强度硬度低,易形成剥落孔洞、塑性变形大,电极端部尺寸增大明显.表面合金层的成分和产物和CuNiCoBe电极的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异步轧制工艺进行了铜铝薄带的复合,并对复合带进行了退火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机进行了复合带组织的观察和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异步轧制相比同步轧制的界面波浪状形貌明显减少,界面更加平整;在相同的压下率下,异步轧制的轧制力要小于同步轧制的轧制力,使轧制的稳定性和精度得到了提高,有益于提高界面剥离强度;异步速比与复合带界面的剥离强度呈抛物线关系,异速比为1.25界面的剥离强度最大;异步速比增加,铜/铝复合带Cu/Al厚度比增加.所得结果在铜铝薄带轧制复合领域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