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44篇
电工技术   62篇
综合类   73篇
化学工业   27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159篇
矿业工程   33篇
能源动力   28篇
轻工业   68篇
水利工程   96篇
石油天然气   69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篇
冶金工业   1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我院郭进京教授主持的项目“青藏高原东北缘岷县-武都地区主要断裂带新生代以来构造变形分析”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地球科学部主任专项基金资助批准(批准号为:40642011)。[第一段]  相似文献   
782.
青藏高原东南缘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侧向汇聚部位,是检验碰撞造山动力学模型的理想场所。尽可能全面收集该区已有地球物理和新生代岩浆岩数据,探讨这些资料对碰撞造山带结构和物质组成的指示。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南缘不同部位的壳幔结构和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兰坪—思茅地块、保山地块和腾冲地块等的中地壳(15~30 km深度)普遍发育低速层,表明富水层或者部分熔融物质的存在,为青藏高原物质向东南流动提供了可能。部分熔融产物以大型剪切带内具有高Sr、低Nd同位素特征的淡色花岗岩脉为代表。但是,扬子板块同等深度下却发育高速层,其组成很可能是峨眉山玄武岩,它的存在阻隔了碰撞带物质向东流动。扬子板块和兰坪—思茅地块下地壳底部均出现呈条带状展布的高速体。根据新生代具有高Sr、低Y的岩石显示的下地壳源区特征,结合该区地质演化历史,将上述两套呈条带状展布的高速体分别解释为新元古代铁镁质弧岩浆岩和二叠纪—三叠纪铁镁质弧岩浆岩。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幔各向异性存在明显南、北分区特征,在26°N以北表现为SN向,在26°N以南表现为近EW向。这一差异跟俯冲的印度板片撕裂有密切关系。该撕裂在综合地球物理剖面上显示为突变的印度板片俯冲角度,在地表表现为苦橄岩、煌斑岩、埃达克岩以及淡色花岗岩等的集中出露。这一新模型明显区别于前人的岩石圈拆沉和对流减薄等作用。  相似文献   
783.
郑文俊        张博譞        袁道阳  陈干        张逸鹏        俞晶星  张冬丽        毕海芸  刘炳旭        杨敬钧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224-236
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的方式及最新扩展边界的位置,是目前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研究的热点。基于近年来对阿拉善地块南缘及邻区活动构造运动特征调查和定量研究结果,重点总结了阿拉善地块南缘活动断裂几何图像及运动特征,指出以前普遍认为的稳定阿拉善地块内部在新生代晚期发育了一系列规模不等、运动性质各异的活动断裂,这些活动断裂是青藏高原向外扩展过程中新生或先存断裂复活的结果,断裂对区域地貌的控制作用形成了阿拉善地块南缘的地貌和构造边界。综合新生代变形、构造地貌、低温年代学、大地测量与现代地震活动等资料和研究结果,认为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中晚期以来发生了有序的向外扩展,形成了两个有重要意义的扩展边界:一是在10 Ma左右形成的以祁连山北缘断裂为主要边界控制构造的、完整清晰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貌及构造边界; 二是在新生代晚期3~2 Ma形成的阿拉善地块南缘与祁连山北缘断裂近平行展布的、主要由逆冲断裂所组成的青藏高原扩展最新边界。在现今构造、地貌格局中,阿拉善地块南缘已成为青藏高原东北缘最新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84.
这是《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西部之行。决定做得有些仓促,多亏了青海蓝野环境装饰工程设计公司以及室内学会兰州专业委员会的鼎力支持与帮助,让这支由西安、兰州、西宁、上海以及苏州的十多位设计师组成的旅队顺利成行。心中无法压抑的对青藏高原的渴望引领我们克服困难到达目的地。那些难忘的感受与经历慢慢沉淀,积聚在心底,成为记忆,而文字则汇聚在这里,集成关于西行的散装日记。  相似文献   
785.
李彦平 《山西建筑》2002,28(2):27-28
通过对青藏铁路清水河试验段桩基施工,分析了覆盖土的岩性及冻土特征,提出了几种适宜于冻土的桩基类型。通过钻孔取样,并参考设计规范中有关条文,确定了采用钻孔打和桩效果最佳。介绍了钻孔打入桩的施工情况,并对多年冻土地区钻孔打入桩施工作了进一步的总结。  相似文献   
786.
机步54旅坦克营近几年,西藏军区的装备大发展,装备了96式主战坦克,有了较先进的弹炮合一的自行火炮与新式装甲车,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这一切,都与20多年前装甲兵技术研究所组织试验大队带装甲车和坦克上高原做试验的成果分不开。据装甲兵史料大事记里记载:1956年,根据西藏军区的要求,总参谋部批复,组建西藏军区装甲车连,该连(共12辆装甲车)于6月1日在吉林四平市组  相似文献   
787.
CO2和CH4渗漏在地球表面是一种普遍的地质现象,这些释放的温室气体不仅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可以示踪其来源及构造活动信息。对青藏公路沿线地表渗漏气体的组分、CO2和CH4碳同位素以及He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区渗漏气体主要有N2型和CO2型2类。N2型渗漏气体主要分布在北麓河、布查湖和沱沱河东侧,N2含量均超过75%,CO2和CH4含量分别为3.45%~20.91%和0~3.58%。CO2型渗漏气体主要分布于二道沟南侧、沱沱河支流和唐古拉山兵站附近,CO2含量均超过96%。所分析的渗漏气体的CO2/3 He值、CH4/3 He值、δ13CCO2值和δ13C1值显示布查湖渗漏CO2和CH4均为生物成因,无幔源CO2和He;北麓河和沱沱河东侧渗漏CO2和CH4可能均为非生物成因,幔源CO2含量超过50%;二道沟南侧、沱沱河支流和唐古拉山兵站附近的CO2型气体中CO2主要为幔源无机成因,其中唐古拉山兵站渗漏气体中还伴有幔源CO2还原形成的微量非生物成因CH4。所有渗漏气体中He均是以壳源为主,幔源He仅占2.15%~5.66%。以上的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量幔源无机CO2的释放,可能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和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这2条深大断裂带以及藏北新生代火山活动有关,但有限的幔源He输入可能与断裂带深部的开放性程度较低有关,反映了该区处于挤压的构造环境和地壳增厚的地质背景,或者是由于较高壳源放射性成因He的混入而"稀释"了幔源He所致。  相似文献   
788.
青藏高原乌丽冻土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查明青藏高原乌丽冻土区是否存在天然气水合物以及弄清天然气水合物气源,在对该区可能的烃源岩样品有机碳含量、岩石热解、镜质体反射率测定等分析基础上,结合分子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技术,对乌丽地区二叠系和三叠系泥岩、炭质泥岩和煤进行了有机质来源、沉积环境以及热演化程度等方面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烃源岩发育于还原的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有机质母质为低等水生生物输入与陆源高等植物的混合生源输入,部分样品低等水生生物来源占优势;除个别样品外,甾烷异构化参数和升藿烷异构化参数达到平衡点。上二叠统那义雄组部分泥岩层段有机碳含量较高且含煤层段较厚,处于过成熟热演化阶段,其可能为研究区内较好的气源岩;而上三叠统巴贡组仅在八十五道班西为含煤地层,分布范围有限,可能仅为局部气源。  相似文献   
789.
在生态环境脆弱的青藏高原使用LNG替代传统能源,是目前改变青藏地区能源结构的有效方案,而开放LNG铁路灌装运输是促进LNG快速、经济推广的现实解决方案;LNG铁路罐装运输设备及技术国外已有多年安全运行经验可以借鉴,我国的罐装设备及技术已满足LNG铁路灌装运输的安全和运输需要。  相似文献   
790.
多年冻土区斜坡段路基由于受到环境、冻土条件、地貌特点及工程条件的影响,其稳定性对线路的安全运营存在潜在的危害,本文通过现场实地调研,选取典型斜坡路基断面并进行现场取样,针对试验段典型土样,开展了室内静三轴及振动三轴压缩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冻土强度随温度的降低而线性增大,随含水量的增大而降低,而围压变化(0.5~2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