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3篇 |
免费 | 93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38篇 |
综合类 | 39篇 |
化学工业 | 2篇 |
金属工艺 | 2篇 |
机械仪表 | 14篇 |
建筑科学 | 4篇 |
矿业工程 | 7篇 |
能源动力 | 10篇 |
轻工业 | 2篇 |
无线电 | 7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原子能技术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多变换器系统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舰船电源以及新能源发电中。随着应用条件的变化,多变换器系统的工作点大幅改变,其大信号稳定性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关键。由于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复杂性,多变换器系统大信号详细建模往往面临阶数过高、工作模式过多等问题。首先以平均电流控制的Buck变换器为例,分析了变换器不同工作模式的特征;然后,基于变换器平均模型给出一种大信号非线性模型,该大信号模型在DCM和CCM模式下具有统一的数学表达,并实现了系统的降阶;最后,通过逐周期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2.
In this paper, two control methods are proposed to control mismatched dc–dc buck converters. In the first method, called Method I, a multiple surface sliding mode control is proposed to handle mismatched load uncertainty. A major problem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surface sliding mode control viz. ‘explosion of terms’ is handled by a disturbance observer. Another method, Method II, based on simultaneous state and disturbance observer is proposed as a further improvement over Method I in terms of sensor requirement. The practical stability of the proposed schemes is proved. The performance of both the methods are assessed for regulation and tracking of output voltage under various uncertainties and is compared with a method based on extended state observer. It is shown by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that the transient and steady state performance of both the controllers are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93.
为了提高传统Buck变换器的降压能力、降低二极管电压应力及减小变换器损耗,将开关电感应用传统Buck变换器中,提出了一种具有开关电感的电感集成Buck变换器。利用开关电感替代传统Buck变换器中的储能电感,并对开关电感进行了耦合集成。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模态,推导得到了变换器电压增益表达式,研究了电感串联等效电阻对变换器电压增益影响,并分析了二极管电压应力与电感电流纹波的大小。与传统Buck变换器相比,具有开关电感的电感集成Buck变换器的电压增益、二极管电压应力和电感电流纹波都减小到传统的1/(2-D)倍。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表明具有开关电感的电感集成Buck变换器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94.
混合动力轻轨车(Hybrid Light Rail Vehicle,HLRV)以锂电池作为主动力源,超级电容作为辅助动力源,具有良好的技术性与经济性。提出锂电池与超级电容分别通过Buck/Boost双向变换器并联于直流母线侧的储能主电路结构,以实现功率的双向调节并提高超级电容器利用率。为了提高系统输出功率以及减小电流纹波,采用三相交错并联结构。针对锂电池响应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超级电容响应负载变化,锂电池响应超级电容低频分量的间接功率控制策略。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系统以及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5.
独立光伏系统中配备由蓄电池与超级电容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可以实现功率平滑、能量平衡以及提高电能质量。在同时考虑蓄电池与超级电容各自的荷电状态以及不同重要等级负荷的情况下,提出了对混合储能的能量管理及对应Buck/Boost双向功率变换器的控制策略。该能量管理方案可以在保证微网的正常运行下维持储能元件在合理的荷电状态;该控制策略可以保证蓄电池的阶段式恒流充电和过充过放保护以及对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快速控制。建立了独立光伏系统的模型,给出了变换器的控制策略,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能量管理方案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
搭建了输出特性测试电路、漏电流测试电路、双脉冲测试电路和Buck电路,对1 200 V SiC MOSFET和Si IGBT的输出特性、漏电流、开关特性和器件损耗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SiC MOSFET的主要优缺点。分析结果表明,SiC MOSFET在高温条件下依然拥有稳定的阻断能力;在同样的工作条件下,SiC MOSFET损耗更小,适合在高频率、大功率场合下使用;SiC MOSFET的跨导低,导通电阻大,所以门极驱动电压需要比较大的摆幅(-5/+20 V);由于开关速度很快,SiC MOSFET对线路杂散参数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97.
针对负载未知情况下Buck型DC-DC变换器系统, 基于有限时间控制技术和自适应控制技术, 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降压控制算法.首先, 基于时间尺度变换, 对系统的平均状态空间方程进行变换; 然后, 利用饱和有限时间控制理论设计出一类新的快速降压控制算法, 以实现输出电压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参考电压.由于控制器设计过程中考虑了饱和约束条件, 使得变换器的占空比函数满足0到1之间的约束条件.对于负载未知情况, 设计了有限时间观测器以估计未知负载, 最终得到自适应式的有限时间控制算法.与PI控制结果进行了仿真对比, 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算法既具有快速的调节性能, 又具有较强的抗负载变化性能. 相似文献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