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12篇 |
免费 | 1034篇 |
国内免费 | 37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99篇 |
综合类 | 381篇 |
化学工业 | 3669篇 |
金属工艺 | 576篇 |
机械仪表 | 207篇 |
建筑科学 | 207篇 |
矿业工程 | 277篇 |
能源动力 | 882篇 |
轻工业 | 772篇 |
水利工程 | 38篇 |
石油天然气 | 945篇 |
武器工业 | 20篇 |
无线电 | 63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78篇 |
冶金工业 | 331篇 |
原子能技术 | 70篇 |
自动化技术 | 1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307篇 |
2022年 | 301篇 |
2021年 | 375篇 |
2020年 | 426篇 |
2019年 | 349篇 |
2018年 | 284篇 |
2017年 | 329篇 |
2016年 | 355篇 |
2015年 | 379篇 |
2014年 | 485篇 |
2013年 | 495篇 |
2012年 | 619篇 |
2011年 | 689篇 |
2010年 | 528篇 |
2009年 | 526篇 |
2008年 | 436篇 |
2007年 | 535篇 |
2006年 | 392篇 |
2005年 | 312篇 |
2004年 | 276篇 |
2003年 | 321篇 |
2002年 | 263篇 |
2001年 | 239篇 |
2000年 | 190篇 |
1999年 | 164篇 |
1998年 | 119篇 |
1997年 | 90篇 |
1996年 | 80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60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4年 | 2篇 |
1951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莫北三工河深层低渗非均质强水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较差。为探索更有效提高采收率技术,以莫109区块为目标区,开展了水驱后注CO_2提高采收率可行性研究。首先进行流体相态测试和模拟,分析了地层原油注CO_2相态配伍性和混相程度;然后模拟油藏高温高压条件下注水和注CO_2驱油效率对比长岩心实验;最后在实验基础上运用多组分模型数值模拟技术,在历史拟合基础上对CO_2驱注采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通过5口注水井转注CO_2,10 a内原油阶段采出程度比水驱增加7.15%,目标区注CO_2比注水具有更好的提高采收率潜力和开发可行性。 相似文献
44.
冀东油田高浅北区稠油油藏高含水油井自2010年底实施CO_2吞吐控水增油以来,取得良好效果。但首轮吞吐失效后,面临吞吐增油量逐轮减少、换油率下降、吨油成本不断上升的问题。为了有效提高吞吐措施效果,在明确CO_2吞吐控水增油机理和主要注采参数优化的基础上,以高浅北区某典型底水稠油油藏为例,考虑不同构造位置、水平井轨迹差异及不同采出程度,进行CO_2吞吐合理吞吐轮次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多轮吞吐效果主要受构造位置、井轨迹及含油饱和度的影响,高部位物性好的油井实施5轮次吞吐效果较好;腰部采出程度相对较低的油井可实施4轮吞吐;采出程度相对较高的油井、边部中部位油井可实施3轮次吞吐。矿场实践证实,该方法可减少无效措施工作量,实现多轮吞吐经济效益最优化。 相似文献
45.
采用污染Fe、Ca和浸渍稀土元素La、Ce等方法改变老化剂的化学组成,在500~600℃反应温度下,考察催化裂化催化剂对CO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Fe和CeO_2能够促进CO的氧化,且催化剂中Fe和CeO_2含量越高,对CO氧化过程促进越明显;Ni,V,La_2O_3对CO氧化的影响较小,但CO的转化率随着催化剂上这些组分含量的增加而提高;Ca对CO的氧化略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6.
超临界二氧化碳射流具有破岩速度高、门限压力低等优势,加入磨料颗粒形成超临界二氧化碳磨料射流,将取得更高的冲蚀切割效率。为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磨料射流可行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单个颗粒在超临界二氧化碳等流体射流中的运动特征,揭示了流体温度、磨料粒径对颗粒跟随运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相同条件下在水与压裂液射流中相比,磨料颗粒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射流中运动规律相似,但初始滑脱速度较大、跟随能力较弱,获得的喷射速度与撞击靶件壁面速度较高,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具有良好的颗粒携带能力;流体温度升高、磨料粒径增大均会使颗粒滑脱速度增大、削弱跟随运动效率,但同时也降低了喷嘴外流场中颗粒所受运动阻力,显著提高了喷射速度与撞击壁面速度。由此可知,对于石英、陶粒等常用磨料材质,在常规储层温度(60~140℃)与粒径范围(20~70目)内,超临界二氧化碳磨料射流可有效形成并进行高效冲蚀切割作业。 相似文献
47.
本文基于遗传算法开发了一套多目标协同优化策略,用以优化运行中的常减压原油混炼装置,同步优化了其经济效益、加热炉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三个目标函数,并且研究了三个目标函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次研究通过软件集成实现优化算法的运行,当计算出最大经济效益、最小加热炉能耗和最小二氧化碳排放量时,即获得了Pareto解集,从而解决了炼厂的实际问题。优化结果表明,在维持现有加热炉负荷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基础上,通过调节原油混炼比,经济效益仍有较大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48.
桑托斯盆地Jupiter油气田油气藏中富含CO2,气层与油层流体成分存在明显差异,油气藏相态及形成机理没有取得共识。采用四参数方框图法、流体组分三角图、φ1值、Z1以及Z2等多参数法对Jupiter油气藏相态进行综合判识,认为Jupiter油气藏为带油环凝析气藏。油气藏中凝析油与原油具有相似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Pr/Ph比值为1.58~1.88,C26三环萜烷/C25三环萜烷比值为1.15~1.22,甾烷以C27甾烷占优势,藿烷/甾烷比值大于4, TPP比值大于0.5,全油碳同位素在-25‰左右。地球化学参数说明二者来源于白垩系Upper Barremian-Lower Aptian阶湖湘烃源岩。凝析油与原油具有相似的成熟度,均为生烃高峰的产物。烷烃气来自于Upper Barremian-Lower Aptian阶湖湘烃源岩,为生烃高峰——凝析油前期阶段的产物。CO2为火山幔源型CO2,大量CO2后期注入形成的蒸发分馏作用,对早期形成的油气藏进行改造,形成了现今带油环凝析气藏的面貌。地球化学参数证实了蒸发分馏作用的存在,无机CO2的注入丰富了蒸发分馏作用理论。 相似文献
49.
50.